-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記憶里的一碗牛肉面的散文
在我的腦海里,曾經(jīng)有一家穆斯林的牛肉面店。
店的位置坐落在一條深深的巷子里,門口的牌匾依稀記得是某某牛肉面。不同于滿大街的蘭州拉面,這家店在我出生的時候就有了。孩童時代,爺爺很喜歡帶我去這家店吃飯,牛肉面配高莊饅頭吃特別香。這家店的老板是穆斯林,在門口豎立著這樣一個牌匾:清真店面,謝絕外來食物。
聽爺爺說,曾經(jīng)有一個不守規(guī)矩的人帶了豬肉進來了,被老板娘破口大罵,自此以后,大家都規(guī)矩了。我見過這個老板娘,她眉眼清秀,用一根皮筋將頭發(fā)攏起來,扎成一把。這家店的桌子是白色塑料的面,房間大概二十平方米都不到,灶臺就在旁邊。這里給我的印象就兩個字——干凈。無論何時擺放的.桌椅都是整潔大方。當熱氣騰騰的牛肉面端過來的時候,碗是藍白花紋的瓷碗樸實無華。
湯底是金光閃閃的,牛肉片是切的四方的薄片,上面撒上香菜和蔥。湯底是由牛骨頭熬成的,在鮮美之余,不會越喝嘴巴越干,料是實實在在的。老板娘定的價格很親民,來這里的大都是住在附近的鄰居,口口相傳,迎來了好評如潮,客人如織。由于地方很小,高峰時期,這里沒有座位。人就必須站在旁邊等位子,因為這家老板娘很好客,牛肉面口味好,來這里的人大都守秩序地站在旁邊等候。
我喜歡這家牛肉面,因為這里滿載著童年的味道。我喜歡這里的牛肉面,也許因為這深深的巷子。我知道我喜歡這家牛肉面是我家搬遷以后的事。等我們家搬遷以后,我開始懷念起這個深深的巷子以及這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牛肉館。我是小學(xué)三年級搬到了離新家近的小學(xué)。
初中的時候,我爸爸托關(guān)系又回到了我老家附近的初中。在校期間的伙食是規(guī)定的,沒有什么可選擇的。直到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不供應(yīng)午飯。這個時候,我會偷空走到這家牛肉面館吃飯。這樣的機會有很多,但是我實際踏進這家牛肉館就一次。為什么只有一次呢?
因為這家面館變味了。
是的,這里附近的鄰居大都搬走了,我們原來住的老房子被擴寬成了馬路。這家牛肉面館生意已經(jīng)今時不同往日,最要命的是這家牛肉面館的牛肉面味道也變了。我不知道為什么原本實實在在的牛肉面變成了一些牛肉粒和一些咸菜的混合物,咸不咸,甜不甜的怪味道。
當我吃上第一口的時候,我的眼淚差點流出來。我記憶里的牛肉面已經(jīng)不在了。唯獨這老板娘還是老樣子,臉上偶有歲月的褶皺。她驚異地看著我,我也看著她,但是我們都不多說一句話。當她招呼一碗牛肉面后,一位外地打工的人端了上來,面還是熱騰騰的,味道早已面目全非了。
這是我最后一次進入這家牛肉面館,我明白了一點——記憶里的東西是最好的,千萬不要因為懷念而走近,起碼還有一些溫存的回憶。現(xiàn)如今的社會,尋一碗牛肉面是極其容易的事,但是要尋回當年的滋味,恕我直言,難于上青天!人早就不是當年的人了,哪里找得到當年的感覺,縱使現(xiàn)在有無數(shù)碗牛肉面,但是只有記憶里的牛肉面才能讓人淚流滿面。
這讓我想到朱元璋在落魄的時候喝了一碗翡翠白玉湯,等他當上皇帝后,再去民間尋覓,結(jié)果徒勞無功。
人不似當年了,更何況一碗湯呢
【記憶里的一碗牛肉面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記憶里的燈火闌珊散文11-07
對面的那個我散文11-18
如何遇見了外面的世界散文12-05
記憶里的老屋作文08-19
一碗“鮮”水餃03-07
心相約卻沒有會面的地點散文欣賞04-29
一碗飯的奔跑的勵志故事11-09
留在記憶里的芬芳作文900字04-13
局面的近義詞01-17
《一碗陽春面》讀后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