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天韻散文
今年入夏后的頻繁降雨,氣溫與往年同比低出不少。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一部央視巨制的異常熱映與火爆。《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精雕細琢的七集紀錄片,渲染了一種不太遙遠卻似乎不在身邊的美好,令人在沉醉之余不免有些悵然若失。
好在這種“未完成情結”很快得到舒緩。一個周末,同樣是陰雨綿綿,市散文協會組織到天韻農莊采風。天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本地頗具影響力的民營企業,旗下的休閑酒店經常光顧,而為之供應食材的農莊倒是從未見識過。從餐桌回歸大地,《舌尖上的中國》最后那集“我們的田野”,能否在現實生活中重現呢?內心充滿了憧憬和向往。
說實話,筆者是吃貨里典型的隨便客,對于飲食向來不太講究,干凈、可口即可。然而,畢竟是“民以食為天”,舌尖上有我們最原始的欲望,味蕾中的故鄉是生活的延展啊!
盡管道路蜿蜒、崎嶇,位于市轄羅江縣慧覺鎮三井村的天韻農莊,還是被我們快捷地趕到了。穿過大大小小的菜地、魚池、荷塘,首先來到500余畝規模的大型養雞場。滿地泥濘的緣故,只能在莊內一隅遠遠地觀望,水霧朦朧中,仿佛是欣賞《舌尖上的中國》里所演繹出的田園牧歌。
而那里的演繹者是陣仗宏大、氣勢磅礴的只只小生靈,它們被冠以一個非常奇特的名字——“本草土飛雞”。顧名思義,所謂“本草”,就是喂養飼料用中草藥調制、拌合而成,既防瘟疫又助肉質生長安全、衛生;所謂“土飛雞”,就是那里雜交優種雞體態矯健、行動敏捷,一般人不借助工具是根本無法捕捉的。
看著那些連人都可以放心食用的飼料,看著那些在果樹下、巖壁中、山坡上活蹦亂跳的“本草土飛雞”,真是百感交集哦!即便是弱肉強食的自然界,食物鏈都是良性循環的。《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就是“懷著對食物的敬畏”來完成該片的`,并“深入美食背后,探討當今社會中人類該如何善待食物,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而天韻農莊同樣是暗合了這種“敬畏”吧?!據說以天韻農莊為核心區,加上帶動區、輻射區等部分組成的天韻現代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之中,值得我們期待!
雨越下越大,沒有停住的跡象,我們便回到村部歇息。隨意圍坐一圈,品嘗著剛剛從樹上采摘到的水果,聽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講那些過去的事情,聽十多年前從省城專程而來發展的農莊主講那些現在的事情。外面,泥土的氣息和炊煙的熏香不時飄來,蟬鳴、牛咩、犬吠等聲響不時傳來。有滋有味,無限愜意,恍惚之間時光穿梭到了童年……
小時候,幸福是很簡單的事;長大了,簡單卻是很幸福的事,哪怕是滿足最起碼的口腹之欲都會成為一種奢望。事實上,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質并不多,超乎于此的,在提供享樂的同時反而變成奴役。何況,還有那些利欲熏心發酵而導致的異味,因為忘卻天性而人為地設置無窮恐懼。現代人是活得愈來愈復雜,結果得到許多享樂,卻并不幸福。因此,與其錦衣玉食地憂心忡忡,不如粗茶淡飯地無憂無慮。在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里,讓我們牢記冰心老人的那句名言,“如果你簡單,那么世界也就簡單。”而活得簡單才能活得幸福!
緊接著村里安排的午餐,自然是形式簡單而內容豐富的。沒有殷勤的勸酒,沒有假意的客套,大家卻大飽口福、嘖嘖稱贊。味到深處即是家,正可謂才下舌尖,又上心頭,許多人甚至有了落地生根的愿望。
還是哲學家費爾巴哈概括得深刻,“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狀態即生存狀態,是一種生活質量的濃縮。然而,我們仍然處在需要用物質來獎賞生命的階段,離背起行裝去山水中激活生命還有相當的距離。不必苛求,對所求多一些節制卻是可以做到的。這樣,無所遁形在一個缺乏良趣的時代,倒是可以活得饒有良趣……
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是喚醒了我們對于普通生活況味的記憶和思考,那么,貼近天韻農莊之行便是真切地獲得共鳴,并將那些再熟悉不過的食物,放大得猶如一種理想!
【舌尖上的天韻散文】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愛作文08-23
舌尖上的西雙版納作文04-05
山韻散文11-09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04-19
秋之韻散文02-03
汝河釣韻散文11-07
舌尖上的糖畫作文600字03-19
水韻菊瀾的散文11-04
舌尖上的中國初中觀后感02-16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作文范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