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麥場散文

時間:2021-05-19 10:15:4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麥場散文

  在兒時的記憶中,最不能忘卻的就是鄉村的麥場。

麥場散文

  那個年代,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幾個比籃球場大幾倍的麥場,就像如今大都市里總有幾個像樣的廣場。

  對于那時的鄉村來說,能有幾個體面的、堆滿了圓溜溜的麥秸垛的麥場,完全可以代表這一村人的生活水平。

  我生活的那個村子不大,不到二百人的村莊里只有一個麥場。麥場在村口前梁上的一塊平地上,一條小路從村子里延伸出去直通麥場,除此,三面都是極陡的莊稼地,再遠處,就是山下一條叫黃河的大河從一個拐彎處流過來,又從另外一個拐彎處流向我們不知道的地方。

  在我的記憶中,麥場就是村里最展堂最能帶給人們快樂的一個地方。

  每年農歷五月,黃河畔上早熟的麥子一片一片、一洼一洼的遍布四野。雖然溝大山深的陜北高原上并不適合人類和莊稼生存,可是,老天爺偏偏把這樣一群人留在了這里,然后給幾顆種子,幾片瘦地,剩下的就全靠天年了。老天爺高興了,下幾場雨,給一場瑞雪,那么這一群人在這一年就有了指望,有了收獲。當然,這一年的麥場上就會多出幾個麥秸垛。但對于十年九旱的陜北來說,這樣的好年景實在是寥寥無幾。

  不管天年如何,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大都不會怨天尤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像太陽一般每天從村口麥場的那邊升起,又從向顏家的牛棚頂上落下去。一切,仿佛就是為了應付每天的日出日落,春播、秋收、然后再把去年收獲的種子播入又一年春天的土壤里周而復始。而麥場,就像一位不言不語的會計,計算著每年的收成,也承載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

  但不管怎么說,麥場實在是一個老百姓的好去處。起碼,在孩子們看來,就是自己童年的樂園。

  每年夏收開始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會奔赴麥地。不管收成如何,總歸是收獲的.時候。因此,一大早,男人們開始套牛車,備驢鞍,臨走,不忘用拇指在鐮刀刃上再摸一摸,試試鋒芒。其實,鐮刀早被磨的鋒利無比了,好像為了這一天,他們磨了整整一個夏天的鐮刀了。女人們則從面翁里打掃出最后一點白面,早早的烙好了餅子,用老布包的嚴嚴實實的放在籮筐里。

  天剛打明,浩浩蕩蕩割麥子的人們出發了。

  平日里一向清靜的鄉村一下子仿佛亂套了。雞叫聲、狗叫聲、牛牟聲夾雜著人們的腳步聲、說笑聲在這個早晨匯成了一支熱鬧的曲子。

  在鄉村,收割的確是一件大事情,比天大的事情。我們這些小孩們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重要的日子,所以,我們經常被大人們安排在驢背上,牛車上,成為這支隊伍里不可缺少的風景。

  記得每年割麥子的第一天都是從河灣里的一塊麥地上開始,因為這里的地勢底,溫度高,所以麥子也就熟的早些。當大人們一排排、一溜溜的彎著腰揮鐮收割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就在黃河邊的細沙上玩游戲。我們一個個光著腳丫子像原地踏步走一樣踩著細沙,一邊嘴里喊著:老母豬老母豬下崽了,老母豬老母豬下崽了……腳下的細沙隨之便慢慢變的松軟起來,隨之一圈圈向外蔓延,軟遛遛、綿乎乎的直到滲出的水淹沒了腳丫子,我們又會跳到另外一處繼續被我們稱做踩老母豬的游戲。

  不一陣功夫,老遠傳來大人們的吆喝:送麥子去了哦……我們這幫孩子突然停下游戲,也顧不得洗去腳上的泥沙,穿了漏風的布鞋直奔麥地。我們要爭取的就是去給大人們牽馱麥子的毛驢。

  我們牽驢為的就是在送了麥子返回的路上能騎毛驢,而大人們圖的是省幾個運送麥子的勞力。七八個小孩各牽著自己喜愛的毛驢,和驢一樣呼哧呼哧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掛滿豆大的汗珠。一個大人跟在最后面,嘴里噙著煙鍋一臉的笑容。

  驢一天跑多少趟,我們這些不知疲倦的孩子也跟著跑多少趟,雖然騎驢并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我們最開心的是,收工時間,領來大人們一聲聲的贊嘆:“真是好娃兒,能頂上事了。”

  沒幾天,寬敞的麥場上便堆起了一座座蒙古包似的麥垛。麥場一下子顯得小了很多,不過這時候的麥場就成了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白天里,一群孩子在麥垛間跑來跑去捉迷藏,跑累了,玩夠了,便一個個仰面躺在新近收回來的麥子上,看天,看云,看幾只鳥在高空盤旋。

  晚間,總有幾個不安分的孩子會跟著照場的大人們睡在麥場上。

  有風的夜晚,睡在麥場上是一件極舒服的事情。如果遇到滿月的夜晚,整個麥場上白花花的落滿了月光,像雪一樣。我們躺在絨絨的麥子上,能嗅到麥粒的清香,那是一種讓人說不清的香味,有些生澀,但卻能讓你心里美滋滋、甜絲絲的像吃到了新面饃饃。

  躺在麥場上看星星,能看的最清楚,也能讓你看的眼花繚亂。滿天閃爍的星星就在麥垛上方,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一籮筐來。我們一邊天真的在星海里暢游,一邊聽大人們給我們講述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神話故事。有時候聽著聽著,仿佛自己也飄在了天上,化作了星星。我們總是希望最亮的那顆就是自己,為此,為了爭某一顆又亮又大的星星就是自己,幾個孩子常常會爭吵半天,有甚者會在滿地的麥秸上美美摔上幾跤。這時候,大人們也不勸阻,嘻笑著看我們打鬧,就像看幾只小狗三撒歡嬉鬧。

  夜深人靜的時候,風仿佛才緩緩而來,輕輕的、悄悄的吹在我們裸露的臉上、身上,涼涼的,酥酥的,好像星光撫過你的身體,扶過風干的汗漬,涼涼的、癢癢的舒服至極。這時候,各種蟲鳴會從草叢中慢慢爬上麥場,有的躲在麥垛上,有的躲在樹梢上,有的甚至會鉆到你身下的麥秸里,咕咕聲,唧唧聲,啾啾聲,誰知道有多少種蟲子在歡叫。你就感覺自己睡在蟲子的鳴叫上,然后被風搖曳著,像一縷流動的月光浮在麥場上。

  我總是在這樣奇思異樣想中睡了過去,我不知道有沒有做夢,現在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那夜好靜,靜的只有蟲鳴,風吟,還有麥粒奔出麥穗然后落在麥秸上的聲音,對了,還有大叔、大伯那優美而有些不流暢的打鼾聲。

  其實,要說最熱鬧的,還是打場的時候。

  遇到天氣好的時候,偌大的麥場上鋪滿了厚厚的麥子。五六頭毛驢拉著石轱轆一圈圈的碾著。這碾場也好像極有講究,起先從中間一圈圈向外碾,就像在石碾子上碾米一般,一圈圈的往外旋。在大人們忙著碾場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孩也不閑著,一個個手中握了把木锨,眼巴巴的盯著驢屁股。一旦發現哪頭毛驢停下來,慢悠悠的把尾巴一陣一陣的翹了起來,我們就會趕緊跑過去,把木锨等在驢屁股下,這時候,驢一使勁,一顆顆的驢糞蛋就會乖乖的掉在我們的木掀上。這時候,端著木掀的孩子往往會一臉的自豪把驢糞蛋放進籮筐里。誰如果收集的驢糞多了,總會討來大人們的夸獎,當然對于孩子們來說就只有嫉妒了。

  臨近下午,大人們一個個在麥場上吹著口哨,據說這樣能把風喚來。隨之,五六個人圍著一堆脫了秸的麥粒開始揚場。

  人們一锨锨的把混合著麥葉的麥粒揚起幾仗高,間或麥粒像雨滴一下灑下來,而麥葉則在風的作用下落在了另外一個地方。期間,有幾個人戴著草帽,在麥粒落下來的間隙,用掃把輕輕掠過余留在麥堆上的麥葉。許多時候,揚場的揚場,掃麥葉的掃麥葉,都在同時進行。這個時候,麥粒落下來,依然像雨一樣灑在這些人的草帽上,衣服上。現在想來,能盡興的淋一場麥雨一定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所有麥場里的營生,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揚場。說不清那種感受,只覺得風中飛揚的麥葉,還有那夕陽中雨點一樣灑下來透明的麥粒極其好看。

  其實,所有麥場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美麗,讓人充滿懷念。那里,洋溢著我們對收獲的無限喜悅,也充滿我們天真而快樂的童年。雖然我和我那些幼稚的伙伴對農民和麥場的關系還沒有過多的理解,但是,我們從小就懂得糧食對于這些受苦人的重要性,我們很清楚長輩和親鄰們一年苦苦的掙扎就是為了在這麥場上做一次灑脫的辛勞。現在來看,我更愿意把那樣的場景當作是一場狂歡的舞會。

  如今,陜北的許多鄉村都在一天天變得荒蕪,變得了無生機。許多麥場早已褪去了往日素凈的容顏,不再是村里最顯眼最引人矚目的地方了。

  去年回到老家特意去了村口的麥場。和所有其它農村的麥場一樣,遍野的草早已荒蕪了記憶中那塊美麗的地方。麥秸垛一個也沒有了,即便如此,眼前的麥場還是顯得那么小,就像一塊得了重病的土地,那么瘦小,那么讓人揪心。

  或許,我不該通過這樣一個地方來驅使思想去做一次傷感的流浪。我在麥場上徘徊許久,唯一找到一點慰籍的理由就是時間,我寧愿這是時間過后留下歲月燃燒后的一抹灰燼,而與其它無關。

  必要的時候,我想,我還能用這點灰燼灑在心靈的傷口上,止血止痛。

【麥場散文】相關文章:

一場春雨隨感散文11-15

聽一場細雨散文11-12

一場足球賽散文11-04

一場雨把夜給濕了散文11-14

愛是一場又一場相似的輪回與重復散文12-23

麥迪勵志故事11-10

愿在這樣一場流年里遇見你散文11-16

《觀刈麥》唐詩鑒賞01-29

麥兜搞笑語錄09-24

《觀刈麥》教學設計11-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喷福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 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