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從臺東到花蓮環島走臺灣散文

時間:2021-05-19 19:14:57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從臺東到花蓮環島走臺灣散文

  昨晚到臺東,入住五花級綺麗溫泉度假村酒店。拿到房卡,工作人員把我們領出酒店大廳。外面像是一個大公園,椰樹彩燈閃爍,草坪地燈晶瑩,中間的兩個大水池波光瀲滟、水汽氤氳。工作人員說那是溫泉水池。小徑蜿蜒,如夢如幻。穿過公園,是一排排別墅小院,工作人員讓我們按房卡自己找自己的住處。哇,今晚住別墅!

從臺東到花蓮環島走臺灣散文

  我的房間就在第一幢第一個小院,推開虛掩的院門,院子里是泡溫泉的池子,沒有水。走進屋子玄關,左右各有一個房間。寬大的房間布置豪華雅致,兩面墻都是落地大窗,夾角電視架上坐著四十二寸平板彩電,兩米寬的大床上鋪著雪白的床單,純木制尖屋頂中間垂下三盞不同顏色的圓球吊燈……

  小憩片刻,換好泳裝出去泡溫泉。這兒的溫泉溫度適中,沒有硫磺味,不粘不澀,感覺很舒服。

  因為還要早起,十點多就回房間了。洗漱完畢,整理完記敘一天行程的文字,睡覺也午夜一點多了。

  一早起來,才看到綺麗度假村比夜晚還美。太陽從逶迤的遠山走來,給矗立的主樓、挺拔的椰樹、別致的墅院、碧綠的草坪、蜿蜒的石板小路、鮮花盛開的花壇都涂上一層金色。清澈的水池倒映著綠樹朝霞,像一個羞澀的少女滿臉紅暈,脈脈含情。清晨的度假村,如一幅絕美的畫卷,輕輕地攤開在眼前。

  早餐后最先去的是綺麗珊瑚館。紅珊瑚是臺灣的特產,是活躍的火山饋贈給臺灣特有的禮物。據說,深海紅珊瑚二十年長一寸,三百年才長一公斤,千年的便成了非常有靈性的寶物,稀有罕見,有“紅色軟黃金”之稱。

  珊瑚館很大,在這里我們聽到很多關于珊瑚的美麗傳說。因為沒有買的計劃,隨便轉了轉便走出館。我們想去臺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看看,剛才路過時感覺校園特別美,也不遠。誰知一問,要走半個多小時,只好作罷。

  好容易等到集合上車,已經快到午餐時間了。

  午餐后,我們的大巴沿著臺東到花蓮的公路一路向北行駛。這是一條特別漂亮的公路,也是中國唯一可以看到太平洋的地方。路的一側是綠樹環繞、高高的中央山脈,另一側是碧波粼粼、浩瀚無際的太平洋。

  從車上看去,白云悠悠,天連水,水連天,水天一色。由于太平洋深淺不一,海水的顏色差異很大,時而淺藍,時而深藍,時而淺綠,時而深綠。灘岸的沙礫、礁石也不像以前看到的金黃色,而是黢黑黢黑的,巨浪拍過,飛花濺玉。

  一路駛過很多觀景點,不少私家車、旅游大巴停在路邊欣賞拍照。平緩的山坡上,修建了很多漂亮的民居,都掛著“民宿”——家庭旅館的牌子。相對西海岸,臺灣東海岸的原住民比較多,他們的生活更傳統,節奏慢。政府曾打算沿岸修建高速鐵路,引起了原住民的堅決抗議抵制,他們不想讓高鐵打擾自己慢節奏的生活。最后,政府不得不妥協。

  很快,我們到達了北回歸線標志塔。回歸線是一條地理標志線,位于北半球稱北回歸線,位于南半球稱南回歸線。實際上并不存在,是人們假設出來的。

  北回歸線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位置最北的界線。它在地球表面上的總長度大約三萬七千公里,經過十六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境內,自東向西依次穿過云南、廣西、廣東、臺灣四省。

  北回歸線標志塔,則是地理學上北回歸線經過地方的標志性建筑物。我國共建有標志塔十一座,除了臺灣的三座,其它的在廣東、廣西、云南,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志塔最多的國家。我國最早的一座在臺灣嘉義,建于光緒三十四年,即一九零八年。

  我們的大巴在停車場停下,公路對面就是北回歸線標志塔和紀念廣場。陽光下,太平洋邊圓柱形的白色標志塔一柱擎天,蔚為壯觀。遠遠望去,塔頂尖處有一個圓球,南北兩面刻著“北回歸線”四個黑色大字,圓柱中間是一條從上到下的狹長細縫,北回歸線就從這縫里通過。

  嚴帥讓我們在這里游覽二十分鐘。

  趁路上沒有車輛通過,大家紛紛跑向對面。蒼翠欲滴的山坡下,兩塊古樸的石碑上分別用中文繁體和英文寫著“北回歸線游憩區”。塔下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其中那些騎自行車環游寶島的年輕人尤其讓人佩服。不知誰說,人在塔下影子是圓形的,于是便有好信的人跑到塔下去試。我注意看了看,也沒覺得這里的影子和別處的有什么不同。

  瞅個塔下人少的機會,我抽空雙腳踏上塔底中央的石板,去感受了一下時間的變化。一腳踩著熱帶,一腳踩著北溫帶,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沖擊力油然而生。中國有句老話叫“立竿見影”,可是每年夏至這天的正午,在這里立一根桿,太陽當頭,影子也就不知所蹤,成了“立竿不見影”的奇觀!

  一路上,我看到山坡上、海灘邊的高崖上,隔不遠就有一片一片的墓葬群,高高低低、花花綠綠的頗有特色。我看到,標志塔后面很遠的山凹里,也有很大的一片,遠遠看去像一個建筑錯落有致的村莊。嚴帥叫它“夜總會”。這個稱謂倒是耐人尋味。夜幕降臨,土葬在這里的魂靈們會走出大小宅院舉杯狂歡嗎?

  離開北回歸線標志塔,我們繼續沿太平洋海岸北去。海岸線寬闊起來,不再有懸崖絕壁。灘岸上綠樹掩映,花草葳蕤。大巴駛過一個又一個“游憩區”,很快到了一個叫石梯坪的地方。

  石梯坪距花蓮還有七十多公里,在花蓮豐濱鄉港口村北兩公里處。下車后,嚴帥領著我們沿一條美麗干凈的鄉村公路往遠處一片白色山頭走去。

  路兩旁靠海的一邊,是一個沿曲線玲瓏的海岸線修建的狹長公園,園里青草如茵,綠樹成蔭,還散落著不少精美的石雕作品。沿著彎彎曲曲的木棧道,我們一邊急匆匆往前走,一邊欣賞最美的太平洋海景,還時不時地跑到路那邊,觀賞綠樹叢中細木條制作的藝術品。那邊山坡上、叢林里還保留著不少古老的民居,也建了不少漂亮的樓房。新樓的窗口也都掛了“民宿”的牌子。

  這里真美。面朝大海,背負青山,芳草萋萋,棧橋彎彎,滿眼都是景,閉著眼睛隨便拍一張照片都是醉人的美圖。

  穿過一段長滿灌木叢的小路,就是遠遠看到的白色山頭。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灰白色的奇巖怪石,陡然矗立在我們面前,又排著隊似的從陸地走向藍色的大海,形成階梯一樣的石陣,參差錯落、綿延起伏的足有一公里。這景色既奇特又壯觀,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西北大漠中的`白色駝群。那個叫吳光亮的光緒年間的統領,一定沒去過西北,一定沒見過駝群。不然,他率兵在這里開路時,怎么會把這幾千峰駱駝奮蹄追風似的白色巨石,看成一排排階梯,稱這里為“石梯”呢?依我看,叫白駝坪才更加名副其實哩!

  嚴帥帶我們一步一挪地爬上最高處,腳下靠海的一側是陡峭的巖壁。海風很大,掀起一波又一波太平洋的浪濤擊打著巖石,猶如奏響一曲交響樂。輕柔時,如情人竊竊耳語;激昂時,如萬馬烈烈奔騰。大浪涌來,雪白的浪花激情飛濺;暗潮退去,平靜的海面深情款款。

  回頭再看這邊灰白的巖石,每一塊都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孔洞,像一塊塊偌大的搓腳石。據說,當年火山噴發,巖漿從地底冒出來凝固成石灰巖,經過千百年海風不斷親吻,海水不斷啃咬,硬的外凸,軟的內凹,就成了如今這般奇異的景觀。

  放眼遠望,這里的云潔白無瑕,這里的天湛藍透徹,這里的洋碧波萬頃,這里的島奇異多姿,這里的美會灼傷眼睛!難怪早在十六世紀中葉,一艘去日本的葡萄牙商船途經這里,船員們看到這秀麗多彩的風光,不由得紛紛贊嘆“啊,好美麗的海島!”

  不知不覺,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嚴帥催我們上車去最后一個景點——太魯閣公園。

  大巴繼續北去,漸漸地離開太平洋海岸,進入山區。車窗外山巒重重,層林疊嶂,溝壑橋梁,景色迷人。

  我們到太魯閣的時候,天色漸漸陰沉下來,好像要下雨的樣子。前面我說過,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是臺灣的三大奇觀。

  太魯閣的奇不在于它是臺灣第二大公園,也不在于它地跨花蓮、臺中、南投三縣。它奇在四百萬年劇烈的地殼運動留下的大峽谷,奇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懸崖斷壁,奇在有歷經千難萬險修建的臺灣第一條橫貫東西的公路,奇在山頭白雪皚皚,奇在百燕鳴谷……

  但是,這些我們都沒有親眼看到。我們只是圍著游客中心的樓廳,看了不少撩人心弦的照片;只是坐在放映廳紅色軟椅上,看了十幾二十分鐘的宣傳影片;只是在公園外的空地上,拍了兩張集體合影。說起來,這也就算我們“游覽”了太魯閣;說起來,我們沒有缺席臺灣游的任何一個景點!

  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說過,旅行的意義并不是告訴別人“這里我來過”。但是,如果有人問起太魯閣,我們卻只能說“那里我去過”。

  懷著一肚子問號,我們離開了太魯閣。夜幕降臨的時候,大巴停在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一個叫“晨曦休閑民宿”的農家客棧。

  嚴帥說過,臺東和花蓮是臺灣最貧窮的兩個縣。還說,花蓮是臺灣的后花園。

  這晚,農家客棧沒有網絡。

【從臺東到花蓮環島走臺灣散文】相關文章:

物質從空間,空間從思想散文11-28

豫北名山云臺行散文11-19

走不出的媽媽菜散文11-15

走心的《當你老了》散文欣賞11-18

這條路走的太匆忙散文11-08

散文走不出去的門樓05-01

往事從葉子的脈絡里浮出散文賞析11-05

歲月吹不走的一片云散文11-18

臺氏-姓臺的名人-臺姓起名字-臺姓的起源與家譜07-23

從唐詩宋詞里走來的鄱陽湖抒情散文01-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 欧美一级a毛无片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日韩制服丝袜片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