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詩無邪散文
1)
看不見的風景忽然出現,驚訝和欣喜也是正常。
身邊的風景容易入目,好山好水,花草樹木,養性逸情。
而心中的風景則如陳釀美酒,沒有品嘗,難識滋味。誰能看到對方心中的風景,誰又能在對方心中的風景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真正的風景不在現實里,而在我們審視已久的心靈深處。
2)
現代人非?粗仞B生,生命意識使現代人把養生看成為一種時尚。
保健意識、保健活動、保健食品、保健藥品、保健實用品,不一而足。
關愛生命,珍惜生命無可厚非。問題是,隨著保健意識的增強,人的病癥更為復雜,病因更為玄妙,病癥的年少化,怪異化目不暇接。這固然與現代人道德淪喪,人性扭曲有關。譬如奶品、食品夾雜化學性有害元素等,反季食品有違時令,以催化元素為手段,如此所為,導致人體吸收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紊亂,使人體失衡而誘發病因問題,凡此中種種,都是有悖養生之道的。
“養生”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中:“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所,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
簡單講就是尊重自然,順應時序,保持常態,通明陰陽。在平和自然中保持生命的鮮活,在平衡心肌和性情中活出生命的色彩。
而現代人大都超前,忽視了傳統的養生之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重在養體而忽視了養氣、重在醫學的現象而忽視了中醫的固本,因而養生與生背道,只在象,而無境,如此養生只會給人水中撈月,紙上畫餅之感。
3)
給朋友發短信,想問候一二,不想說話卻成了吟詩。
也許心中有詩,也許想起朋友自然有詩。
5月6日:浮云隨風去,江水婉轉流。古渡舟自橫,春在我心頭。
6月3日:一曲紅塵無顏色,且歡樂。聚家合,相知悅,萬福寄錦書,晚云托祥和。
6月4日:渭水依舊,景無色。佳人去,樓已空,我獨賦詩望月憂。月何在,照燕影,水東流。
6月7日:云開天朗,風清爽。杏黃麥熟艾葉長,流火賽署光。獨望窗,執手無影,心浩茫。
6月12日:別無昔日夢,碧空見燕影。只知春曉時,夏花勝芙蓉。
朋友在,詩亦在。知心在己,知人在時。遙望祝福,一世無求。
4)
歲月讓人別無選擇。
這個年齡,這個歲數,心無靜處百事繞。
答應給朋友的詩稿些點文字,身邊總有欲罷不能的事情攪擾。要安排志書編寫的事宜,要處理侄子發生的意外事件,要照顧生病的老娘,要照顧剛剛動過手術的妻子,要參加省作家協會召開的會議,要完成早已安排的.采訪任務,如此等等,讓人總有不安的感覺。
應該說,這個年齡,這個歲數,是該學會減法的生活方式了。很多欲念、想法、做法,都應該放一放,或者檢索檢索,要不要,舎不舎。問題是要與不要,舍與不舍,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自己好象在旋轉的陀螺里,身心隨陀螺旋轉而旋轉,風也罷,雨也罷,轉是正常,不轉才顯得不正常。
在很多人看來,我是可以超然物外,也可以忘掉在場的煩擾,灑脫自由點,隨稟賦而動隨心性而活。其實我的超然是在淡化自我的過程中實現的,我的灑脫是在忘記了自己的失意中而獲得的。看重什么,淡化什么,是自己必須思考面對的問題。
也許如此,才是歲月真實的饋贈,更是人生有意義的所在。
5)
悶熱的天氣,我失去了個性的色彩。在匆忙的人流里,看不見自己的影子。
一個穿者黃馬甲的老人,腋下夾著報紙,手上舉著報紙,在艷陽高照的正午,叫賣著剩余的報紙。語調低回,但卻殘酷?炜纯炜,二十歲的小伙子尋情跳進咸陽湖,年輕的媳婦用開水澆傷了可憐的婆婆。路人無驚,路人匆匆。賣報的老人靠在天橋的石墩上,叫著叫著,昏睡過去......
一個年輕的姑娘路過,看也沒看,把隨風而舞的裙子輕輕掖了掖,消失在匆忙的人流里。
兩三個放學回家的孩子,追逐著跑到路邊,揮手一招,一輛的士劃開熱浪,停在孩子們面前,車門一開,他們閃進車內,一陣風起,的士消失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
6)
尋找一處可以棲息的地方。這是我近來的想法。
一直以來都在流浪,或者飛翔。這是我的狀況。看不見瀑布、河流、平原。樹在瘋狂生長,人在張望。我在云端之上,水滲入肌膚。感覺已經發慌,眼睛失去了光芒,心里空空的,溫暖依舊。
這一切似乎是那個傍晚的想法或者印象。
而在這個年月的這個早晨,我想念的則是自己夢里曾經出現的場景。
一切回歸現實,天熱氣燥,有人說,水是云故鄉。
【朝花夕拾詩無邪散文】相關文章:
詩畫巍山散文12-14
芬芳元曲散文詩08-04
葉葉相思化成詩散文11-06
我的詩人散文詩08-03
詩人與生命散文詩07-24
現代散文詩瀑布說課稿11-26
冰心的散文及現代詩03-14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關于冰心的散文和現代詩03-14
與愛情相遇的詩人散文詩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