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散文
臘月初八.憶心間一碗安暖
農歷臘月初八,是家家戶戶喝臘八粥的日子,每逢這一天,歡聲笑語總能驅走殘冬的酷寒,熱氣騰騰的粥總能給冰涼的心里送來一份安暖的慰藉。
——題記
依稀記得讀小學時,學過一篇課文叫《臘八粥》,作者筆下的童年臘八節,雖然在貧寒中度過,但絲毫不能遮掩寒冬臘月中暖暖的鄉情,一碗臘八粥,凝聚了多少親情,融化了多少冰冷。在一碗香甜的粥里,一切冬天的凜冽,似乎都被驅散了。
那時捧著書本的我,只覺得自己是幸福并幸運的,因為畢竟相比文中的筆者,我的家境還算殷實,能買到的作料都是一應俱全的。臘八節的時候,奶奶總會按老家的習俗,做出好看又好喝的臘八粥,那粥里,堆滿了花生、鏈子、紅豆、桂圓、栗子。。。。每到這時,我總會忍著燙一口氣喝完,留下余香回蕩在舌尖,氤氳在心里。
媽媽再做上一桌豐盛的飯菜,一壺龍井香茗,隨后便是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光。那時的我,總是那么無憂無慮,也絲毫沒有預見,如今的我,能喝上一碗臘八粥也成奢望。
還能憶起兒時問起母親,“媽媽,臘八節為什么要喝臘八粥呢?”母親摸著我的頭說:“因為臘月是最冷的,喝了臘八粥,就不冷了。”這個答案我無法考證它的正確與否,但在我心里,卻是最貼近幸福的,如冬日里一捧暖陽,挽留了匆匆的時光。一碗臘八粥,韻出多少安暖的情結!
身在南國,每逢今日,我的腦海里總會浮現出那句曾被我背的爛熟的詩句:“身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想來是不是詩人王維那種獨處異鄉的寂寥落寞,跨越千年的光陰,感傷了我惆悵的心懷?
夜涼如水,蒼穹無月,這一縷鄉思,如何寄回?
執著的.認為,自己是一方游俠,仗劍攜酒,行遍江湖路,無論是蜀道的艱險,還是曠野的孤獨;倔強的以為,孤身一人,便可馳騁紅塵無數,縱橫蕭楚。可每當佳節時,心房里最柔軟的地方分明陣陣作痛,凝聚著寸寸離殤。突然覺得自己像蒼茫煙波中一葉孤帆,不知還要飄搖多久,不知哪里才是命運停靠的彼岸,只有枕著斑駁的流年,任歲月的蒹葭在蒼涼的心間靜靜生長。
多少次,睡去只是清夢一場。夢里,能將靈魂帶回故鄉,看著爺爺的步履蹣跚,看著奶奶的白發蒼蒼。
多少次,醒罷只是清夢一場。聽筒一端,聽著父親的只言片語,母親的問寒問暖。
如我聞,人生皆是清夢一場。功過得失,追名逐利,不過一隅黃粱。
如我聞,世間皆是清夢一場。如今的我,只愿站在思念的一端,對著故鄉的遠方,癡癡的守望。
臘月初八,那一碗臘八粥,于我,是這個季節里最遙遠,卻最真實的記憶。在這異鄉的冬,我獨憶那一碗心間的安暖。
【臘月初八散文】相關文章:
殘冬臘月的成語解釋01-13
寒冬臘月的成語解釋11-05
黃昏散文05-01
凳子散文05-01
歷練散文04-30
出汗散文04-30
黑夜散文04-30
念散文04-30
土地散文04-30
愁散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