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溪一中,與您相約散文
這里是我最熱戀的地方,我把大半生的心血都傾注在我的工作中。我依然守候著一份清貧,但改變不了我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里肩負著家鄉人民的重托,在這里工作的人,都無愧于自己的良心,大家奮發向上,愛崗敬業,通過不懈地努力,年年給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她就是我們大家的母親,如今已有六十多歲了。她把最美麗的面容展現給世人,楚楚動人,容光煥發;她撫養的兒女人才輩出。她如今已形成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她就是一種文化品牌,一種商標。她的名字,已家喻戶曉。我為母親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母親的名字叫周溪一中。假如你投入到她的懷抱,一定會流連忘返,漫步在一中校園,好像踏歌而來,人在地上走,如在畫中游。因她位居鄱陽湖之濱,有道是“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云和月,落地不見湖邊草。”校園的成排的樟樹上,到處是鳥的歡歌笑語,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組成了歌的歡騰的海洋。讓你的靈魂都會升騰起來,如同安塞腰鼓,讓你深深地震撼。那棵樹圍要兩人合抱的大樟樹,是學校的歷史見證。她為過往的行人遮風擋雨,炎熱的夏天是納涼的好去處。
她是人民心中的圣樹,當地的人說樹上住著神仙。每年正月初一,當地的百姓,都來這里朝拜,燃放鞭炮,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我覺得這里的老師其實就是神仙,因為,在一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年年平平安安,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今,他們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母親二十多歲的時候,如同出水芙蓉,婷婷凈直,香遠益清。那時,你作為一所農村中學,正在書寫神奇。你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莘莘學子紛至沓來。那時候條件艱苦,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晚上上課的時候,老師還要舉著煤油燈給學生上課。馮吉孫老校長,那時正是青春小伙,帶高二的物理。為了讓學生學好物理這門課,總要擠出點時間,給學生講解高一的課程。他的課深入淺出,知識淵博,風趣樂道,把物理課上到最高境界妙趣橫生,學生深深地折服。化學教師張繼圖,那時沒有任何實驗條件,僅憑一張嘴講述著五顏六色的化學反應。語文教師沈傳龍能把枯燥的'文言文講得繪聲繪色,好像親臨其境,妙不可言。最有特色的數學教師膝常生,數學方程式常常解滿一黑板。這里我說的是鳳毛麟角,由于一中人的共同努力,才迎來了母親最燦爛的輝煌。
馮吉孫校長被評為省勞動模范,他常說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老校長遙想當年,由于家庭貧窮,結婚的時候,都沒有那么隆重。他當選勞模后,領導給他披紅戴彩,敲鑼打鼓,當地百姓在公路旁,駐足觀看,甚是羨慕。提起這段歷史,馮校長至今都激動不起。其實,他也是我們一中人的驕傲!
羅玉孫是我縣第一位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試想一下,一所條件艱苦的農村中學,竟然走出了最負盛名的大學的學生,恐怕也只有一中人才能做得到,真的是把神話化變成了現實。他的求學精神也一時傳為佳話。在節假日,羅玉孫把自己關在房間,孜孜不倦地鉆研知識,他的母親見兒子日益消瘦,感到無比難過,想改善兒子的生活,買了一只鴿子,燉好了送進兒子的房間,他當時忘記了吃,母親幾天后探視兒子的房間,聞到一種臭味,頓時明白了,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如今,羅玉孫已是南京合源電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程小華當年以全縣高考第二的成績,錄取為合肥工業大學,當時只有十四歲。他以后考入華中科大碩博連讀的研究生。現為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碩士生導師。這里走出了廣東省證券總裁邱三發先生,這里走出了九江市的人大副主任李斌先生……2010年,八0屆高中畢業生三十年同學聚會一中,他們都發自內心,感謝老師不圖名,不圖利,一心撲在教學上,才有了他們今天美好的前程。他們感慨,不管時間過去多少歲月,老師永遠都是他們最可親的人,最值得敬佩的人!一中永遠是他們心中的母親!
劉鳳孫老師,網名雪夜彭城,當年與高考失之交臂,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遺憾。他并沒有氣餒,他在家一邊參加艱苦的勞動,一邊自學,終于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學英語教師,還當上了學校的副校長。他可是全縣的文化名人,發表了幾百萬字的文學作品。與柳海林、徐永華、咸濟一起,被當地的文學界稱為“煙雨四友”。他的題材多為小說散文,他的小說在表達一種別人看不到的真實,他的散文在述說著這世間的真愛,說不準的,他就保持沉默。他說,天堂來的蘋果也有缺陷,被丟棄的蘋果也有種種美麗,他想做的就是發現真實的蘋果的美麗。他的書法,他的繪畫,造詣都達到很高的境界。
母親啊,您培養的兒女倍感榮耀!多少年來,您形成的文化底蘊就像一片沃土,在這里,我們能汲取您豐富的乳汁,倍感幸福溫馨,讓我們在您的懷抱里暗滋潛長。
母親啊,您三十幾歲的時候,飽受了歲月滄桑的洗禮,終于,一中的高中部只能成為昔日的一道最靚麗的風景,芳容不再。但您留給我們的精神的寶貴財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后來的一中人,秉著生生不息,戰斗不止的精神。中考成績年年走在全縣的前頭。我被老師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折服,更得感謝沈永祥老校長,高道榮老校長,彭世代老校長,劉松林老校長……我想一個學校的校長,就是一種信念,一種靈魂。這些老校長雖然有的已經作古,但他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星轉斗移,母親六十歲的時候,學校隨著歲月的變遷,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溪鎮是全國的珍珠之鄉,很多老板賺得金缽滿滿。他們走在農村進城人員的最前列,隨之,他們的孩子也融入到城市的生活。此后形成了一種時尚,一窩蜂似的,孩子紛紛進城讀書是一種潮流。同時,縣城有幾所學校的校長也是周溪人。盡管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也很難阻擋這陣龍卷風。校長和老師們看著一大批的學生涌入到外地,盡管心情是沉重的,可也無可奈何啊,這是一股無人能挽留的洪流。
劉福平校長把教育當作一種情懷,一種“面對一叢野菊而怦然心動的情懷”。他做教育就是把幸福傳遞給教師學生和家長,為此彈思竭慮,前行不止。他的思想深深感染著我們。在他的領導下,教師愛崗敬業,成績斐然。有中考成績進入前十位的汪怡娟同學,如今她在北京師范大學就讀,有考取武漢大學的曹健健同學,有考取廈門大學的江泰同學……今年我校的江夢琪同學在七校聯考中名列第一。
一個學校的好壞的發言權,就是在于學校的學生的人數,這是學校的生命線。幾年來,學校的人數都突破五百大關,這對于一鎮兩所農村中學而言,可謂人丁興旺。這就是我們一中人的共同努力,支撐起一片格外蔚藍的天。
母親,我們有說不盡的感動,道不完的敬重。我只能摘取其中一點花絮,我相信今后在我來或沒來的日子,您留給我的是永遠的感激和溫暖。如今,母親又要面臨著搬新家了,我的腦海里留住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我將隨著母親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我將用飽滿的熱情,隨母親一起去迎接這嶄新的生活!
【周溪一中,與您相約散文】相關文章:
與你相約春暖花開散文11-17
與你相約,淺淺如歌散文11-04
相約在花開的季節散文11-10
與美麗相約心情日記04-21
謝謝您的美散文欣賞11-11
爸,您的愛我懂短文散文11-10
致旅途中遇見的您散文11-07
心相約卻沒有會面的地點散文欣賞04-29
人與風景散文12-19
遇見與風景散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