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與夏天散文
如果說“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表達了春季河豚的受歡迎的話,那么,夏天讓人不能拒絕的除了冷飲,就是西瓜了。
西瓜,不知從何年開始就成為人們夏天的解暑佳品。記得兒時在鄉村中隨大人去搭的瓜棚里看瓜,滿田碧綠的西瓜秧里藏著大大小小的西瓜,隨便摘一個,用手拍開,就是鮮紅香甜的瓜瓤。那味道,比現在所謂的飲料好上百倍。還有一種小一些的西瓜,俗稱“打瓜”,多以取其中的瓜籽為目的,用來炒制各種瓜子,瓜肉的味道就要遜色多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又有了無籽西瓜,甜依舊甜,但吃起來反而沒有以前西瓜的那種感覺了。
現在的城里,每到夜晚,偏僻些的街道邊會停著賣瓜的車,有機動三輪車,更多的是板車,或者干脆擺在地上;價錢也從剛一上市時的好幾元一斤到一元多一斤,是代替飲料的好東西。因其含糖量高,偏胖的人多不敢多吃;筆者倒是覺得,只要多運動,多吃幾塊也無妨。
種植西瓜也是很辛苦的事,需要播種、施肥、看護;以前都是農家肥居多,現在化肥省事,所以味道也不如從前那么純粹了;前些年爆出注糖精西瓜、注塑西瓜,和所有危害健康的有害食品一樣,都要堅決杜絕。看魯迅的《少年閏土》,那一段作者與閏土在月光下的瓜地里與偷瓜的'“猹”斗智斗勇的描寫很是傳神,可見作者當年也有過真實的經歷。
西瓜應該由來已久了吧,俗話有“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就是形容舍大取小、得不償失的;可見其深入生活的程度。
手藝高超的人甚至將西瓜雕刻成各種藝術造型,比如牡丹花、百鳥朝鳳圖等,美不勝收。由此可見,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創造美的心靈。
隨著夏天的過去,天氣漸漸涼爽后,西瓜也會慢慢的下市。一如那盛夏才有的荷香一樣,留給我們一份對于夏天的記憶和對來年夏天的期盼。
科學家檢測,西瓜具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適量食之對健康有好處。瓜皮也可以用來作菜,將最外面一層硬皮削下后,切成絲,用大火爆炒,或者用糖或鹽腌漬一下,是絕佳的美食呢。
記得以前最大的享受是一人捧半個西瓜,再加了糖,用勺舀著吃,吃完,半圓的瓜皮還可以當成真正的瓜皮帽,戴在頭上清涼得很。也算是童趣之一吧。
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獨特的美好,像春天的香椿、夏天的西瓜、秋天的螃蟹、冬天的咸物……這些習慣,有些已經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而淡化或變化了,有的卻依然應季節而為人們所熱衷著。那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人類智慧與勤勞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