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竹床涼散文
今年的夏天剛剛到來。聽當環衛工人的親戚講,前天下午他正在獅江大道埋頭清掃垃圾,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女士找到他,叫他幫忙處理二張竹床,愿意給他30元錢。他隨著她來到一個小區,上了四樓。一路上,那位女士告訴他:這兩年,她家里已經安裝了兩臺空調,只有夫妻倆和一個孩子仨生活,有時母親會來住一段時間。剛搬來時帶來家里一張舊竹床,后來又花一百多元買了一張。
“去年母親住在我這里,熱天來臨前又買了一臺空調安在母親的房間里。現在母親去世了。所以竹床就完全用不上了。放在家里還礙事。”她說。
“你不把竹床給你親戚?”
“我和老公的兄弟姐妹個個都搞的好,家里都有空調,他們那會要這樣的東西。”
“……這樣的東西!闭f的多么輕巧。
竹床,成了有的家庭的多余與累贅。
這是一家三室二廳二陽臺的大戶型商品房。竹床放在后陽臺上的角落里。兩張單人竹床都有腳,一張竹床已經睡成了紫紅色,是有些年頭了。叧一張竹床基本上是新的.,都完好無損。
我親戚說,送我兩張竹床,還給我三十元錢,你說奇怪不!臨走時她還感謝我。你說這是什么事?我啞然!
我親戚把一張竹床放在街上的出租屋里自用,另一張拉回鄉下的老屋里給在家種田的兒子用。
竹床是南方老百姓夏天消暑睡眠最普通的家具。尤其是盛產毛竹的家鄉,更是家家戶戶都有各式各樣的竹床。它存在的歷史可能已經很長了。小時候住在二堡老街的木結構的老屋里,雖然老屋冬暖夏涼,夏天炎熱也需要睡竹床。那時的電風扇還是稀罕物,許多家庭買不起。我家也一樣。家里就只有二張竹床,其中一張是簡單的無腳的竹床,要用兩條板凳架起來。家里兄弟姐妹多,七口人生活,竹床自然就成了“搶手貨”。我是老大,爺爺奶奶疼愛,竹床就是我占據了。
夏夜來臨,左鄰右舍的人家早早把自家門前的街道沖水降溫,再把各式各樣的竹床支在街道上,橫七豎八,中間只留下一條窄窄的通道過人。竹床大部分是男人睡,很少有婦女睡在外面。小孩子是最高興的,在竹床上打打鬧鬧笑過不停。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那時的夜晚很少有汽車或摩托車在街道上通行。
睡在竹床上,涼風沿著古街的青石板習習吹來,分外涼爽,很是愜意。仰望星空,大家天南地北侃大海。說著聽著就慢慢進入了夢鄉。那時的民風很純潔,家家都不會鎖大門,只是虛掩著門,不用當心有小偷。下半夜要蓋上一條毯子或者小被子。有的人下半夜會回屋里去睡,而有的人則睡到太陽出來曬“肚皮”,街道上已經人來人往了才懶洋洋的起床,收拾竹床。
信江邊上的人家把竹床支在河邊碼頭上,晚上河風夾著水氣,一陣一陣的吹來更是清涼無比。還有膽子大的人,拿一床草席直接鋪在浮橋的木板上睡,也不怕掉到河里去。上半夜有人過橋,橋面一上一下晃動,更像睡在搖籃里的舒服。有人說空調房間那有這里舒服?
離開老街老屋,我單獨成家,也是有三年沒有人睡竹床了。不過我還舍不得扔了,放在三樓儲藏室,有時看看也好。夏天睡空調房,早晨起來,總感覺有幾分鐘晃忽感。好像還是沒有自然涼快更舒服。適應自然生態的生活,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高品質的生活。鉛山黃岡山下的西坑村,有幾棟早年茶廠留下的房屋。每年盛夏天,總有幾對廈門的夫婦開著小車,帶著孩子在這里住上一個月。說這里是真正的:避暑勝地。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給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過去和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許多老物件,例如:飯甑,筲箕等正在一天一天的從大家的視線中淡化消失。難怪,現在很多地方都開設了“民俗博物館”,會召來許多年輕人參觀,感受一下祖輩當年生產與生活的艱辛,珍惜現在和諧幸福的社會與生活!
【夏夜竹床涼散文】相關文章:
浪漫夏夜散文02-02
夜雨微涼的短文散文04-29
從此,一世微涼散文11-19
夏夜的懷想作文10-13
回憶夏夜作文03-31
《夏夜多美》教學反思03-22
關于夏夜的詩11-23
《夏夜多美》教學反思范例03-22
《夏夜多美》優質導學案03-22
《夏夜多美》優質教學設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