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變幻看廬山散文
久聞廬山以雄、奇、險、秀名傳天下,欣逢“五一”,親歷其境,果然大飽眼福,長了不少見識。
走過了起起伏伏數(shù)千個臺階的小路。這小路蜿蜒曲折,忽上忽下,一律由古樸的青石鋪就,掩映在挺拔的云杉、松柏等樹影之間。滿眼的蔥綠,滿眼的生機。一叢叢杜鵑,一道道細流瀑布,儼然是淘氣的美少女,憨態(tài)可掬,總是在你不經(jīng)意間嬉戲閃現(xiàn)。耳畔呢,不斷地飄逸著泉水流淌的簌簌聲、叮咚聲,輕盈、悅耳,分明是天籟之音呀……哦,這跌宕起伏的細路,果然堪稱是流動的多維立體畫,是造化天然的交響詩啊!一路行來,謁廬山會議舊址,過黃龍?zhí)叮春邶執(zhí)叮┰骄d繡谷,經(jīng)如琴湖,訪花徑公園,拜白居易草堂,為探訪仙人洞,終于攀上了久負盛名的險峰之畔。百轉(zhuǎn)千迴,在快要抵達佛手巖時,回望遠處懸崖峭壁旁連綿不斷微如麻蟻般的紅男綠女,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嘆。再看對面右側(cè),赫赫然又一絕壁石崖,鳥瞰下去,深不可測,崖頂一塊巨石凌空而立,斜覆數(shù)松,蒼勁挺拔,飛舞天外,宛如飛天神女,令人神往。
漸行漸高,廬山已用她山的翅膀,將我們駝至凌霄之中。巨石突兀,石欄護衛(wèi),登臨其上,頓時覺得如孫悟空騰云駕霧飛行在天宇之間。憑欄望去,遠的山,近的山,或陡立如壁,純?nèi)绲肚懈纾瑐グ缎蹅ァ;蚱娣逋黄穑秽词呛嬖仆性拢慰∫荨NL吹過,讓人身心為之一爽。偶望一眼足下,綠色蔥蘢,怪石嶙峋,深不可測,不由地讓你心頭一凜,呵呵,免不了驚你一頭冷汗。
此時的廬山,真是處處堪入畫,點點皆是詩啊。同行中有號稱“鐵桿驢友”的中青年風流男女,也有蒼頭白須人喚“老頑童”的,莫不歡欣鼓舞,笑逐顏開,紛紛打開各自的數(shù)碼相機,還有從香港免稅區(qū)買來的'德國進口攝影機……張姓作家索性逗趣道,“此景只當天上有,一朝錯過難回頭”啊!
一時間,一行人趕緊選景啊,取角度啊……各忙各的。
倏忽間,仿佛山谷中剛剛揭開了蒸饅頭的超大巨籠,風起云涌,眼前霎那間成了云的世界。視野中的山巔,遠處懸崖峭壁旁那連綿不斷微如麻蟻般的紅男綠女,如同飄浮在神仙世界————卻只一瞬,那些景已沒入云中。即便如我們眼前的同伴們,也各自隱沒在云霧中,過了把神仙癮。單聽見導游小姐朗聲提醒,各位務請不要亂動,小心腳下——這云啊,說散就散。
話音未落,漫無邊際的云,只在瞬息間便玩兒似地消失。唯有遠處,還有巔峰掩映在薄如輕紗的煙嵐中。
造化神奇,遠勝過那些身懷絕技、能夠呼風喚雨的魔術師啊!
真是娃娃的臉。說變就變。資深驢友白姓美婦人感嘆。
呵呵,變幻莫測,這是政治家的臉么!一頭銀發(fā)的戴眼鏡張姓作家慨嘆道。
幾個“老頑童”文化人嘿然無以應,各自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這廬山啊,還真不愧是千古文化名山呢。
歷史法則固然容不得假設,但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在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億萬民眾生死存亡的最關鍵的那幾步,如果我們的政治家們,能夠正視現(xiàn)實,尊重歷史,心系民眾,多一份大山的沉穩(wěn)與大氣,多一些對人世間蕓蕓眾生的悲憫,多一些高曕遠矚的深刻洞察與冷靜的思考,遠離那些歷代居高臨下者的唯我獨尊,少一些對自我與絕對權力的眷戀--不要如先前的廬山那般變幻莫測,輕易下結(jié)論,那么那之后若干年的慘劇能否避免,或者說至少能減低到可以讓歷史與后人容忍的程度呢?
哦,廬山,瞬息萬變的廬山,你展現(xiàn)給游人的,難道僅僅是絕壁、云海、飛瀑諸如此類造化的神奇嗎?
【風云變幻看廬山散文】相關文章:
風云變幻成語解釋01-12
醉看風動荷影散文05-03
獨自看浮世清歡散文04-30
讀手看男人之一散文01-17
印象廬山作文03-31
望廬山瀑布說課稿11-04
《徐霞客游記》游廬山日記07-18
我的廬山之行作文03-14
《廬山的云霧》課后反思07-27
描寫廬山的古詩大全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