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萬里燈籠脆散文
最近幾日,高溫炎熱。6月18日凌晨,天公作美,一聲響雷,下起了陣雨。使參加新賓首屆葦子峪鎮香瓜文化節的一萬多人在夏日涼爽的天氣里感到無比的舒暢。
我校組建的滿族秧歌隊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地來到葦子峪鎮政府廣場上,為由撫順市旅游委、新賓滿族自治縣政府主辦,葦子峪鎮政府、縣旅游局、縣農發局承辦的新賓首屆葦子峪鎮香瓜文化節做熱場表演,當地大堡村傳統的秧歌隊也身著靚麗的服裝進行了精彩的演出。本次農事節慶活動,以“尋找遼寧極品香瓜,盡享健康綠色生活”為主題。
大堡香瓜種植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經任福全、張棋鳳、任爽、管秀敏、任民、任維新、任維維、鄧樹玉等瓜農的不斷研究、試驗,種植的綠色、無污染的“燈籠脆”香瓜,以其瓜型正、顏色好、甜度高、個頭大等特點遠近聞名,素有“大堡香瓜香飄萬里”的美名。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一些香瓜種植戶集中起來成立了合作社,并在今年獲得了綠色產品認證,合作社由有技術、有經驗的人統一管理,產品進行集中銷售。目前,作為縣、鎮重點扶持和推廣的農業項目,“大堡瓜”品牌名聲遠揚,香瓜銷往全省各地,供不應求。
說起“燈籠脆”香瓜,還有一段優美的傳說呢:在清同治年間,慈禧老佛爺夢見興京地界掛滿了綠色燈籠,不知是兇是吉,立刻派同治皇上的九叔、孚郡王奕譓人稱“奕老疙瘩”星夜趕赴興京地界。當奕老疙瘩來到西西(滿語榛子的意思)嶺下的西西大堡村(現在叫西廂大堡),看見一片香瓜地,翠綠的瓜葉,圓圓的香瓜,真像翠綠的燈籠,奕老疙瘩立即趕回京城向慈禧交差。慈禧端詳著奕老疙瘩帶回的香瓜,型如燈籠,綠如翡翠;打開一個香瓜,立刻香氣四溢,滿室充盈,直沖味蕾,令人垂涎欲滴。慈禧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頓時覺得清脆爽口,清香濃郁,香甜如蜜,神清氣爽,回味無窮。慈禧立即傳旨,賜西西大堡香瓜為“燈籠翠”。
開幕式上,身著藍底乳白色小花旗袍,身材高挑,相貌俊俏的主持人用甜美的聲音請出縣長致開幕詞。
現場互動環節可謂精彩紛呈,美麗端莊,身著旗袍的禮儀小姐把瓜農們精心挑選出的最大的香瓜分別放在活動現場的桌面上。經評委評定,一個1.5千克的香瓜摘得桂冠。新賓滿族自治縣葦子峪鎮大堡村瓜農鄧樹玉就是這個大香瓜的主人。只見“瓜王”滿面春風地走上領獎臺,和縣長合影留念,當他高高地舉起鍍金的大獎牌時,臺下數千人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禮儀小姐把幾個大香瓜拿走后,又擺出了一排色澤光鮮、瓜形漂亮、香味濃郁比大香瓜稍小點的香瓜了。懂行的幾位專家走上臺來,他們一看二嗅三投票,評選出色香形俱佳的.最美香瓜。令人振奮的是最美香瓜的獲獎者又是鄧樹玉。當他第二次走上領獎臺時,看得出他很激動。和副縣長合影留念后,他談起了獲獎感言:“今天舉辦了香瓜節,我非常激動!感謝上級領導對農村特色產業的關注與扶持!感謝前來參加新賓首屆葦子峪鎮香瓜文化節的父老鄉親和遠道而來的朋友!”他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淳樸勤勞的瓜農的心聲。
“吃瓜群眾”的吃瓜大比拼把本次活動推向高潮,三組選手先后登場,每組成員中以最快速度吃完止渴清燥,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蘋果酸、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的兩個香瓜為獲勝。最搶眼的是每組成員中都有一個外國友人的加入,他們三個是來自非洲的黑人朋友。他們走上臺,彎腰拿起香瓜快速放到嘴邊,就狼吞虎咽比拼起來,滿滿的一嘴香瓜把兩邊的腮幫子撐得鼓鼓的,沒有來得及咽進肚子的香瓜瓤及汁水從嘴角流到了桌子上、地上;有的身子沒有彎得太低,香瓜的汁水流到了衣服上,他們全然不顧,只管大口吃瓜。引得圍觀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幾步,有的伸長了脖子,踮起腳觀看;有的人生怕錯過了這精彩的瞬間,舉起相機、手機為他們拍照。音響師播放:“加油!加油!”的樂曲更增添了首屆葦子峪鎮香瓜文化節喜慶的氣氛。勝者很快吃完了兩個香瓜,擦了擦嘴角,高高地舉起雙手。此時,臺上臺下每個燦爛的笑容如鮮花般綻放。
快樂的時光雖然短暫,卻留在了人們的心坎上。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歡迎各界朋友到葦子峪來,品嘗新鮮美味的“燈籠脆”香瓜!讓你一次買個夠,把健康美味帶回家!
【香飄萬里燈籠脆散文】相關文章:
我們的校園書香飄蕩03-16
《做燈籠》說課稿08-25
夢見燈籠表示什么11-07
燈籠作文900字09-28
關于燈籠的謎語集錦03-05
元宵節燈籠詩句01-23
提燈籠的繞口令02-20
燈籠簡筆畫怎么畫11-06
中秋節的燈籠謎語09-19
新年紅燈籠簡筆畫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