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趣散文
臨窗而讀,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不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無須“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只要有那么一扇窗子,大也可,小也可,倚也好,臨也好,我都覺得再好不過了。
自從幾年前搬進現在的住處,我的這個小愛好真是得到了美美的滿足。客廳有三米的大飄窗,臥室陽臺兩面皆窗,書房窗銜街景,客房、廚房也無一不窗。大大小小的窗欞,一框而羅風情百態,遠近相宜,動靜自成好景,于是處處都成了我讀書的優選。讀至盡意處,望望窗外青天高遠、檐角錯落、長街琳瑯、樹色迤邐,抑或行人蕭疏、幾家燈火、淺夜迷蒙、泊車成行,聽聽那歌曲競揚、鳥鳴啁啾、叫賣之聲、童戲之語,更覺十丈紅塵眾生百態,與書中人物悲喜相映成趣。倘若恰逢一場雨,淅瀝的'雨珠忽而在地窗前拉起一襲瑩瑩的玉簾,潤潤的霧氣裹著泥土的清香漫進來,和著幽幽文字、縷縷墨香,那滋味,真是享受極了。
是的,臨窗而讀,除了讀之興,便是這窗之趣了。
而窗之趣,莫過于古典園林建筑。將門、窗、洞、或者喬木樹枝抱合成景框,把遠處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觀包含其中,便成一處框景。所謂框景,也就是窗景的延伸。我喜歡窗,也便將框景之趣一并納入窗之趣的范疇里自娛了。
在眾多的窗趣里,最讓我欣羨不已的是拙政園四季亭,于是禁不住因為它對蘇州一訪再訪。其實亭子很是普通,四方形的,幾乎隨處可見,妙就妙在窗趣非凡。
春亭名“繡倚亭”,四周種滿牡丹。不管是亭中捧卷而讀,還是與友把酒臨風,滿眼春色葳蕤,怎會不心曠神怡?再加上它座落于假山之上,緊倚枇杷園,在亭內俯視枇杷園,遠眺見山樓,前后左右,高低互借,視野大開,不同景致紛至沓來,美不勝收。每每想起,都恨不得將它整體挪移過來,變成自家的后花園。夏亭“荷風四面亭”四壁荷花,秋亭“待霜亭”種的是桔子和楓樹,冬亭“雪香云蔚亭”則是臘梅。一樣是亭滿窗趣,窗怡人心。
倘若把只能望見“高墻上四角的天空”的苦讀,換成這樣窗趣盎然的開卷,最厭學的孩子恐怕也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吧。你看,就連最“沉郁”的杜甫,也都因“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窗之趣而平添幾分亮色呢。
而今,火柴盒一樣的城市小區,實在遠不能滿足我“植黃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圓窗,宛然鏡游也”的設想,但于尺幅窗前賞室外佳景,以增讀書之趣,還是很容易做到的。眼中窗,窗外景,手中書,書里人,“其喜洋洋者矣”!
【窗趣散文】相關文章:
《魚趣》散文欣賞04-29
半窗淡月半窗思散文11-19
關于窗的散文11-13
嵌名聯拾趣散文04-30
臨窗的樟樹林散文12-23
半窗流年,賦春紅散文11-17
臨窗聽雨畫紅塵的散文11-10
半窗綠蔭一紙風月的的散文11-04
閑情記趣作文03-07
物外之趣-讀白鵝有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