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應該有的距離的散文
我想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孩童時候,總是聽自己的媽媽說,“距離媽媽的要求還遠的很,你要繼續努力。”很多時候就感覺,媽媽的那個要求,仿佛如漆黑夜空上圓圓的月亮,是那么美,那么遙遠,不管我們怎么努力也追不上,我走它也走。
有的時候考的很好,進前三名啦!興高采烈的跑回家去告訴媽媽。心里想,這樣怎么也達到媽媽的要求啦!但媽媽可能只是看一眼試卷大大的分數,就開始不停地責備。你看,這錯得多離譜,如果你再認真一點,你可以是第一名!
興奮跑回家時激動的汗水還在臉上,此刻變得如此冰涼。媽媽的要求總是水漲船高,遙不可及。
心里難免會抱怨,我已經很努力了,并且進步很多了,媽媽怎么就看不到我的長處和進步呢!?
我想,很多孩子可能會有上面的疑惑,那么,作為媽媽呢?在我成為媽媽之后,仿佛也如我的媽媽一樣,總是看自己的孩子沒有做到最好。即便應允了什么要求,孩子也做到了,心里也總是有很多抱怨和責備,為什么不是更好,為什么不是最好!?
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這些都是我發脾氣的原因。總是給孩子制定一個要求或者說是規劃,一旦孩子做得不好,就會火冒三丈,從來不去用心地分析,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在多年來跟孩子溝通之后,我自己改變了很多。我既可以是孩子,體會媽媽要求的苦心,也可以是媽媽,知道如何去要求孩子,才是最正確的。
至于如何要求,有的媽媽說,其實,我的要求很低,就是想讓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就好!怎么這么簡單他就做不到呢?
我也曾這樣想過,怎么這么簡單他就做不到呢!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觀察之后,我發現,所謂認真聽講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他需要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需要抵住跟他說話的同桌的誘惑,需要克服自己不玩手中的鉛筆、橡皮,需要跟著老師的步伐,一步步去走。這些都做到啦,才可能去認真地聽講。
帶著問題去上課也就是所謂預習,我兒子大樹的老師每節新課之前都會留預習的作業,讀一下課文,查一下字典,不懂的他可能會第一時間問我們。我不知道你們會怎么跟孩子交流?剛剛開始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會節約孩子作業的時間。但弊端慢慢浮現,他會依賴問我,直接寫,就會少了主動思考。在一知半解間,上課即便不太會,也可能不愿意跟著老師去探索。慢慢體會到這樣的弊端之后,孩子再問我,我會引導他自己去查字典,或者查閱資料。如果還不會,就讓他帶著問題去學校。第二天,再故作不經意的問他,昨天的那個問題是咋回事呀,我還不知道呢!?孩子就會因為我的信任而倍感高興,非常認真的給我講。這樣慢慢積累下來,孩子還可以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同桌說話是現在很多孩子都會面對的,他可能不會主動說,但同桌會說。遇到這樣事情,孩子應該怎么辦呢?有的孩子可能立場堅定,堅決不說。那么堅持得久了,孩子可能會避過這些誘惑。但很多孩子可能無法抵抗,兩個人偷偷地說,以為高高在上的'老師看不到,但卻忽略了老師講的內容也自然會錯過了。大樹也遇到過,他的同桌經常跟他借修正帶。大樹不厭其煩,但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就求助于我,我問他,你想怎么辦呢?大樹說,我想送給他一個。然后給他的媽媽寫個紙條,讓他媽媽幫他準備修正帶。大樹寫的大體內容是:阿姨您好,我是×××的同桌,現在我們上課需要用到修正帶,請您幫他準備一下。這個小問題迎刃而解,還聯絡了同學感情,多好呀!可能每個孩子遇到的問題會有不同,但一定不要只看結果,要注意引導孩子分析利弊得失,尊重他貌似有點幼稚的做法,我想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家里條件中等,要說滿足孩子的文具要求是沒有難處的,但大樹的文具一直都是最普通的。引導他自己收拾,并觀察他在家的表現,是否一邊寫作業一邊玩。如果玩的話,適當的轉移一下注意力,提醒一下就好!這個需要我們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去引導。
至于跟著老師的步伐去走,可以做到前面的,后面也就是水到渠成了,這樣孩子還會有一些成就感和趣味感,不會感覺到那樣的枯燥無味。
貌似簡單的一個上課認真聽講,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我們從很多方面去引導孩子。孩子即便現在做得不好,我們慢慢去觀察,慢慢引導,一定會越來越好的,萬里長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一定要耐心等待,即便曲折著,只要在前進就不要過多干涉!
至于家庭作業,回首過往,我也是跟孩子抗爭了兩年之久,真是一言難盡。慢慢地整理起來,我個人感覺,對于我的孩子來說,他雖然也走了很多彎路,但慢慢地修正之后,總算找到了自己適合的方法。
大樹從四年級開始就自己上學和放學,不用我接送了。回家之后,一般他會看一會兒地理中國,順便休息一下。畢竟對他來說,上了幾節課程,又自己趕公交車回來,一路也是很辛苦的。我一般不阻止他,也不提醒他的作業。
一般半個小時之后,他會主動去寫作業,我去做飯,我們各干各的事情,互不干涉。吃飯之后,他會喂魚,下棋等,略微消化一下。然后去繼續寫作業。一般八點多就完成所有的作業,出來要挑戰我們,不是象棋,就是軍旗什么的。要不就是自己那本書看看。九點準時去開電腦寫日記,九點半去洗漱睡覺。也就是說,最晚到九點,所有的作業都要寫完,自己安排時間,我不做催促是我的職責,他自己擁有安排的自由,也承擔到時間寫不完的后果。
一般來說,我一周看一次他的作業,看看他一周來的作業情況如何。不會每天去檢查,畢竟,孩子已經五年級了,我們不可能時時緊跟,去幫他檢查。他完全可以自己做到檢查,改錯,是必須學會的技能。即便作業上會有一些錯題,但只要他可以修改正確,就說明他又有了進步。這不是壞事情,而是好事情!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我感覺,家長還是有必要去檢查一下的。因為孩子太小,習慣還沒有養成,我們家長需要及時引導他。
但引導也是有竅門的,比如檢查作業,個人感覺,檢查就是檢查了,如果孩子愿意,就讓他自己檢查,如果他自己不檢查,只是讓我們檢查,那我們就是看看,有錯絕對不能直接指出來。慢慢引導孩子自己檢查是最終的目的,畢竟來說,孩子考試的時候,我們不能跟著去檢查吧!
這位媽媽那個最簡單的要求,其實做起來不僅是孩子,家長也是很難的。以此為例,我們要深深地懂得,不要用媽媽的要求去約束孩子,即便孩子做得不好,相距甚遠,也一定要學會等待,成長的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走完的。
記得看過的“蝸牛帶我散步”那篇短文,看過之后,心里甚是難過。我們做家長的,總是用媽媽的要求和視角去要求孩子,不管孩子的具體情況,哪怕孩子超過了自己的承受,一路的血跡,也看不到孩子的進步和努力!
慢慢來吧!這距離是教育的距離,也是愛的距離,咫尺天涯是生活的噩夢,我們一定不要讓它發生。孩子做到的,就是媽媽希望的,這不存在距離的遠近,我們作為家長,要主動去彌補這距離的鴻溝,才可能真的正確地表達我們的關愛,并且陪伴孩子一同健康地長大!
【這是不應該有的距離的散文】相關文章:
愛的距離散文04-30
世上最遠的距離散文11-19
心靈的距離人在身邊散文05-01
大學本不應該是輕松的12-29
這是值得的歷史戰爭故事08-08
這是我的童話故事12-11
讀書,這是我的樂趣作文08-19
為什么泉水有的冷有的熱05-26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全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