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點體悟剖析詩散文
詩,左發(fā)言,右住寺。從結構上講,它是離不開人的一個文字創(chuàng)造。從創(chuàng)造上講,它又是離不開人的一種覺悟。從覺悟上講,它必須通過人的真情實感才能升華。從升華上講,只有真正的體悟,它才能有血有肉,從而更富創(chuàng)造力更有感染力。
骨骼是人的硬件,也是詩的硬件。每一個字能夠昂首挺胸,靠的就是它。它不會直接"力拔山兮氣蓋世",但可以"暗香浮動月黃昏",同樣是"氣",而一個"蠻"一個"秀",給人兩極感覺。人的體內(nèi)也有多股氣保健著骨骼,保養(yǎng)著詩之靈。詩萌動時,猶如穿刺的針,一針針的挑釁著骨頭,細細碎碎的疼著,清清楚楚的點著,像要是完成穿越,又不愿意出殼。于是,我開始神經(jīng)質(zhì)了。
神經(jīng)最敏感,也最容易打開心靈鏈接,骨頭被穿刺它最清楚,也最會隔岸加火。詩瞅準機會,以最高速蹦蹦跳跳,到處成心又毀心,把折磨也玩得不亦樂乎!我常常覺得它們像一個個輪子套著心不停的轉呀轉,轉到耳朵里風生水起,詩已變成了一只鳥兒,在體內(nèi)糊亂的找出口。秧體是封閉的,心還是可以開放的。如果我能脫體自由冥想,感覺身輕再身輕,它便有出路了(譬如夢)。而這種身輕似夢太難得,我常常找不到詩的出口。病好重好重,我只有在悟詩的時刻,才能稍微解放自己。
身體是詩的載體也是心魂的有機體,身體先有覺有悟,詩才有情有義。從這點出發(fā),詩才有支點,才有線條感與面目感……所以無論怎樣活著,體悟總會深深的刻成膚紋,靜寂的與詩發(fā)生靈魂效應。我本是苦難身,又何必囚著傷痛不放,把詩的體驗忽略成詩!?我寫詩,是尋求最璨麗的釋放,那些苦的愛痛的情終會成為靈魂風景。
詩,總在我放棄詞語的時候,以一種過度盤腿的麻搐感電擊我,細胞與血液半醉半醒的給我站起來的'力量。我很不爭氣,常會被病魔左右,太多時候以抽搐作為麻醉劑,拒絕了太多奇跡的瞬間。詩如救我一半害我一半的藥,解了當時之急,又殘留太多病毒在體內(nèi)。這個身體啊,真不知是對付好呢還是善待好?但是我并沒有因為它不聽話,而放棄對詩的探索和熱戀。
生命誠可貴一點也沒錯,病占身體其實沒多大錯,用體悟來解構生命之詩更沒錯;但我還是怕自己的詩體位不正,在心與魂之間繼續(xù)走彎路,找不到詩的歸宿。對于詩,千人有千萬解,我活著,最想它能警覺我的方方面面,模著靈性的鼠標,一一點開秘密的經(jīng)絡……
現(xiàn)在,我盯著手上成花的凍瘡,回想它如豆的時候,愿意在寒中取暖,還是在暖中求寒
……
【用點體悟剖析詩散文】相關文章:
詩畫巍山散文12-14
芬芳元曲散文詩08-04
葉葉相思化成詩散文11-06
《木蘭詩》知識點總結03-21
我的詩人散文詩08-03
詩人與生命散文詩07-24
現(xiàn)代散文詩瀑布說課稿11-26
冰心的散文及現(xiàn)代詩03-14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同學的閃光點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