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守望鄉村的家園散文
農歷的正月十五日一過,春節就算過完了。這個時候,鄉村里的大部分年輕人又開始背上行囊外出打工去了。家園再次變得冷清起來,鄉村也再次變得安靜起來。
其實,這些年輕人有幾個是心甘情愿地背井離鄉去遠方打工呢?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但現實生活又迫使他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離開鄉村,跑到遠方的城市去打工謀生。假若整天守著老婆、娃娃、熱炕頭和幾畝薄田,誰來給他們錢花呢?他們大多是小學或中學畢業,甚至有些是中途輟學,一沒學歷,二沒技術,在家鄉找的那些短工活兒又掙不到多少錢,所以只好去很遠的地方打工。他們這一出去,工作太繁忙,路途又遙遠,一年里回不了幾次家,平時只能是隔三差五地給家里打幾個問候的電話,寄些少得可憐的零花錢。這種現象在鄉村已有些年頭了,而且極為普遍。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國家的基礎產業、戰略產業。盡管,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多年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免除了農業稅、發放農資補貼……可如今是一個工業化時代,市場化經濟社會,客觀地講,農業已經日趨邊緣化,連大多數農民自身對農業生產也越來越不重視了。如今,我們國家的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卻越來越少,農民辛辛苦苦務弄了一年的莊稼,雖然是豐收了,卻又賣不上好價錢。對他們而言,種莊稼只是收獲了基本的口糧,解決了一日三餐的溫飽問題,至于發家致富則實在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年輕人不外出打工掙點錢能行嗎?
可是,這些農村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掙到錢了嗎?錢當然是掙到了一些,要不然家里的日常花銷從哪里來呢?有些人在外面打工掙下的錢除了支付了日常的生活開銷,還給家里翻新了房子,置辦了新時的家具,看起來還挺風光,但實際上家人的生活品質真正得到改善了嗎?沒有。他們常年在外地的工廠或工地干著粗重的活兒,每天上班時間都在十二個小時以上,平時吃不慣,睡不好,一個月幾乎沒有多少假日……有些人雖然在城里打了好幾年工,卻幾乎從來沒有在城里好好轉過,也很少像城里人那樣進行生活消費,城市之于他們依然是那樣的陌生。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下來,雖然也攢下了一些錢,但是這些在他們看來還算過得去的薪水與他們付出的時間、體力、血汗成正比嗎?他們很少有些人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還有一些年輕人出去打工,辛苦了一年,可到年底要回家時連工錢都討不到手,這樣的事情在報刊上見到和我身邊發生的實在是太多太多……這究竟是誰的過錯?誰能替他們討回公道呢?
這些年輕人為了掙到更多的錢,常年在外地打工,撂下老人、妻子、兒女在家中寂寞地、艱難地過著日子。他們的父母大多是農民出身,辛苦了一輩子,到了六、七十歲的年紀,按說應該在家里安享清福,可是家里沒了青壯勞力,自己又不得不繼續起早貪黑地干活,直到有一天實在干不動活了,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家的田地荒蕪在那里。中年婦女們,常常是忙完了家務活,農忙季節還要下到地去干那些往年只有男人們才干的粗重的活兒,農閑時節還要在附近找一些臨時工作來干;晚上,回到家里,常常是一個人獨守著空房,找不到可以依靠的臂膀。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由爺爺和奶奶去代管,有些小孩子半夜起來看見那些顫顫巍巍的身影、老態龍鐘的表情,常常會嚇得哭出聲來;孩子上了學,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督促和管教,就成了沒有王的蜂,逃學、曠課,害得爺爺和奶奶們到處去尋找,但最后總會在網吧里發現他們,學業也就這樣日漸荒疏了……
有些年輕人外出打工,混得稍微好一點的,到過年的時候回一次家,和家人團聚幾天,年一過完又再次外出打工去了;有些人在外邊打工,沒掙到錢,連回家的車費都沒有,因此好幾年才回一趟家,可是回來之后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他了。年輕人們這一走,家里就剩下了老人、中年婦女和小孩子,鄉村里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我也是從鄉村里走出來打工的年輕人中的一個分子。這些年,我一直在距離老家100公里的省城西安上班。剛參加工作的那三四年,我一年也就回家兩三趟,每次在家也就呆上一兩天時間,然后又急匆匆趕回城里上班,家里的事情幾乎一點都照顧不上。后來,我結了婚成了家,有了更多的家庭負擔和心理牽掛,回家的次數才逐漸多了起來——平時,每個月回一兩次家,和家人呆上幾天時間,只有國慶和春節這樣的長假期間才能在家好好呆上幾天時間。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我來西安工作已經十年了,我慶幸自己有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而且所工作的這個城市離家不是很遠,回家比較方便,還能經常和家人團聚。可是其他的大多數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呢?難道他們不想常回家看看嗎?
這十年來,我回家的次數可謂不少了,但每次回去之后,總感覺我們的鄉村變得越來越荒涼。我在村里或路上見到的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中年婦女,還有就是正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嬰兒、在村路上呀呀學語、姍姍學步的幼童和正在上學的小學生,幾乎碰不到與我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在村口或路上碰到了那些認識的老人,我通常是給發發紙煙,詢問一下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子女的工作情況。見到中年婦女,我除了幾句簡單的問候,然后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至于那些小孩子,他們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只是從他們的相貌上能大概猜出是誰家的孩子。在鄉村的老家,我現在幾乎找不到一個能和我推心置腹談話的人;即便是到了春節期間,好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來了,我碰到一些兒時的同學和伙伴時,我們除了彼此詢問在外工作情況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什么共同的話題了。因此,我的內心有不免有一種深深的孤單感和莫名的失落感。
年輕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更應該是鄉村建設的一個主要群體,可是我們這些年輕人都像潮水一般涌到城里打工,城市因為我們的到來變得越來越繁華美好,可是我們的鄉村家園里只剩下了老人、婦女和小孩——他們正在日夜守望著我們日漸荒蕪的鄉村家園。這種漫長的寂寞的守望何時才是個盡頭呢?
【誰在守望鄉村的家園散文】相關文章:
心靈的守望散文11-06
可愛的溫馨家園散文11-08
鄉村的集市散文05-03
鄉村之門散文欣賞04-29
鄉村最美麗的風景散文11-30
紫色家園音樂之二《無悔》散文11-10
誰在搗亂的睡前故事04-23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村散文11-14
需要守望的時代作文09-08
守望幸福作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