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瘦馬南山的散文

時間:2021-05-17 16:47:0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瘦馬南山的散文

  【一】夜稷山

瘦馬南山的散文

  第一次走進稷山的夜,遠遠近近,霓虹閃爍,如入夢里。

  雖然北京的夜曾長長短短的端祥了兩個多月;雖然知道了會跑會飛的星星其實是北京夜色里的風箏;雖然夜色的北京迷幻而富絢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一過,就會缺乏一種味道;無論天橋,無論天臺,高高的仰望探秘之后總會有更多更細膩的哀愁爬上心頭。但這華燈,這靜靜流淌的是家的風味,宛若小泉流水,讓我的內心充滿羔羊的安詳,“叮咚,叮咚”讓我平靜……

  春色迷離的夜晚,稷山小城馨香而甜蜜著。川流不息的人群哦,都是我的同宗父老。我們喝同樣的一杯茶渣,我們吃相同的麥種,我們的心自然也是同脈的流淌了。沿著這條夜的霓虹,我先是寂靜的飛撲,然后是靜靜的融入,就這么被溫暖灌滿與這街市融入。我把自己交給夜色,也再交給心。“四館一”近了,“稷王廣場”近了,縣委廣場,民樂園廣場……都近了,近了。

  一段段鏗鏘的音樂里,一個個背影或矯健或婆娑,哪一種都讓我心潮澎湃。哪里好像都有我的影子在晃動,我的叔伯哥嫂,我的姐姐妹妹啊,稷山是我們的家,那么我們便是一家人。

  “去吧!去吧!”

  每到一處,老王都要連聲示意,要我也去踏入這燦爛的煙火。我有時笑笑,有時搖頭,有時又不自禁也展臂舒懷的去蹦跳,去舞動,品味這夜色里的沸騰,我想呼嘯和吶喊,我要用我的血液來點燃心中熾熱的這團火,我跑過去,我飛奔,老頭老太太那里扭扭,年輕人的火熱里也扭扭,滿血復活的一個稷山魂靈便就這么誕生。

  “去,去坐坐。”

  老王看著渾身喜悅的我,指著近處娃娃劇場里的碰碰車,要我也去試試。蹦蹦床,旋轉木馬,海盜船比比皆是的夜色里,它們要我重回童年。

  “若時間可倒流,那我就賴著歡樂不下來了!”我笑著,搖頭著,擺手著,心里全是一施拳腳之后的歡愉。

  “呵呵,等你有了孫子,你帶他,他也帶你。”

  我還真期待那么的一天快快來,我便也要做天使了。

  什么時候迷戀這樣的夜色的啊?好像不太記得了。

  很久很久以前,每去一次縣城都是很隆重的一件大事。逢四七趕集,早早就要開始收裝打扮,騎著三八自行車,“吱吱扭扭,吱吱扭扭”,從黃土小徑中,一上一下的蹦跳,顛簸著,心里也激動著。那時不花錢,大多只是看熱鬧,幾分錢買個冰棍,在嘴里啜,一啜一點,一啜一點,便就是天大的福利了。大了,再大點,會揣點錢,給孩子買衣物。也是一年一次的貴賓宴樣式,早早去,早早回,哪里有什么夜色可看。現在在這霓虹里穿梭變成了眨眼的事,只要你有閑有錢,大排檔、小吃攤、大餐館、紅紅綠綠的等著你,你來,它笑著,你去,它還笑著!它只是一天比一天豐盈的擺著自己的姿態來歡迎你。招待你。

  稷山,便這樣!稷山夜,便這樣!稷山人,也便這樣!!!

  【二】我的鄉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鄉村。我的鄉村在我心里,在我的骨血,在我的肌膚里。

  “我的日歷就是小麥,玉米和野地里的花花草草。”書上這樣說,我的鄉村就是書中的樣子。鄉村,永遠是慢悠悠的,日升、月落,光影重疊,炊煙裊裊,花開花謝,春夏秋冬,往來反復就都那么自在。

  清晨,一片薄幕披紗,鄉村開始醒來。田野里、土埂上、泥土中,植物的香氣撲面而來,清甜溫潤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各家各戶的門“吱扭扭”劃了一道縫,洗衣的女人,放牧的牧人,上地的人們就都開始出動。雞叫,狗叫,白色的炊煙開始繞著屋脊,空氣里又有了鍋巴的香氣,這便是鄉村。男人們駕著犁,趕著牛,“哞哞哞”的聲音呼喚著新日新始。

  記得小時候,喜歡端著大大的青花碗,裝著媽媽精省的雞蛋湯,把玉米小麥雜交的面卷三掰兩掰搓成小塊泡好,再放上幾根鹽泡蘿卜,走到陽光正好的院外墻根處,曬著暖,竹筷剁成碎粉的糧食的香熏讓小肚子暖暖的;冬天,厚棉襖憨憨的,大碗的玉米糊糊,缺著牙的笑容,美。

  奶奶坐在門檻上,用棗木拐杖趕谷子、麥子上的麻雀,這都是童年里的圖畫。雖然短暫,但記憶卻一輩子。再高明的畫家也比不過它。

  鄉村里,人們的眼神,表情,干凈可愛,沒有一點兒的掙扎。一切都是天然,大家閑閑地坐在院里,或是田間地垅,擇菜、剝豆、收拾院落、縫補衣裳、納鞋底,那是鄉野純情。

  植物開花,植物結果,四季更替,沒有焦慮,沒有怨尤,也是鄉村。日子是敞亮的,寬闊的,也是平靜的。

  也有遠離,但鄉村也從不曾離開過心口,微風吹起,閉上眼,深呼吸,它就在眼前飄。

  一個人走在日影西斜的異地,牡丹、秋月、浮云……他鄉的景再美,也沒有靈魂安放處的那一種味道,那是屬于鄉村人的魂魄味。鄉村屬于靜坐著的勞作,心里愉悅著繡花,只是閑來無事想看看;院子里的落花此起彼伏,喜鵲呢,燕子呢,它們清脆地啼叫起來,只是為了趕黃昏時的那場無關緊要的雨。夜晚之后,就會有月光淡淡地爬上了樹梢……

  這樣的鄉村是我的鄉村,它住在心里,長在骨縫里。

  【三】冬山訪雪

  山,其實就在眉毛間。屋檐平廈背后的北山用腳步丈量也就是百十步的距離,所以站在紅瓦屋檐的平臺面北常常就一個直覺,抬腳就在山腰。

  也許習以為常,視久產生了疲勞,我進山反而更喜歡舍近求遠去彎一段路,南行一里,向西,沿著村莊繞過小學校,讓暖暖的太陽追著背影,沿著崎嶇的土埂小路、軟軟的泥土清香,一邊走一邊賞優幽而靜深的風景。

  朗朗書聲和村莊在身后開始漸行漸遠,峽谷便出現了。兩邊的山巒都已打上了太陽的光暈,山路爬行,幾步之后就會熱氣撲鼻,周身的血液也就有了暖流。

  天光就這樣漸亮,山巒疊嶂就成了一方山水合景的水墨潑彩。

  接近大山,自有峽谷在腳下,碎石鋪墊的小路兩邊,山不是陡壁峭崖,小山丘們逐次增高著,黑衣鳥兒熙熙攘攘,一群一搭,東山飛向西山,西山再往復飛東山,夾著陽光的明媚,像是在聚歌歡迎突兀的客者,又像是急急的趕赴一場金色盛典的信使。

  再沿山道向里,沙石的泥土又換成了一截嶄新的水泥路,這是新時期新農村的特征,現在的“村村通”不僅便利了村莊,就連這山腳接近水域的地方也都煥然一新的改變了裝束。兩邊的山根處順著山勢是蜿蜒的灌溉渠,被修復和更改透露著深年的痕跡,還有排水溝壑,沙石坑坑洼洼不規則的排列在溝底,每百十米的距離便是一道石塊和水泥堆壘的小壩橫截,作為攔阻上游水位的屏障。現在因為水位的降低常常只能做觀賞的風景了。

  鳥兒是這山谷里的主人,結群集伙的在前方翻飛跳躍,或歪著腦袋探看,“噠噠噠”,我的腳步好像是對它們的侵犯,看著它們越飛越遠,心里不禁也有了惆悵。

  行至四五里,光禿禿的前方就有了綠色,綠色的掩映里碼列成行的白色木箱子是一道風景,蜂箱!大冷的冬天里居然還有養蜂人在勞作。

  走近,養蜂人幽黑的臉龐清晰如刻,粗糙的手正在忙碌,好奇蜜蜂這個時候居然可以活么?他淡淡的笑著告訴我,大約零下十度左右都是這些小生命的生理承受范圍。可是我也質疑他的小房子在這荒郊野外的溫度會是多少,因為常常被暖氣包裹的大房子里的我會縮著身子抱怨這冬怎么過。本想多多討擾請教些蜜蜂的知識,看他辛苦忙碌,只好跟那三只可愛的小狗打過招呼繼續山之旅的路程。

  修接整齊的花圃雖已枯黃,但形狀還在,常綠的冬青、松柏齊眉挺腰的環繞著紅瓦白壁的庭院,宛若桃源的居室是山谷里唯一的人間煙火,藏在高山叢樹之間,是專供的看護水庫的人而建造。庭院向北便是高高的晉家峪水庫,是附近山民的命脈之源。

  壩堤拱身,連接兩山的峰頂,整個堤壩又是一道天然的瀑布景觀,溪水暴漲的日子,水庫里的水便從上方的排泄口瀉流直下,滿山的水霧灑落叢林,霧雨是特色的景致。現在因為冬燥少雨只有小股的水流從壩底潺潺游戲,水面薄冰小心翼翼的覆蓋著清洌的溪流,裊裊的水氣在陽光中氤氳。我謹慎的探腳,“咯崩”,薄冰脆裂。

  雪,在夢境展現,厚厚的積雪,厚厚的冰層,調皮的孩子裹著厚厚的衣裝,逃過家長的監控,一個個雪球似地在冰地里滾來滾去的游走,屁股下坐一冰疙瘩,然后被后面的小手一推,“唰”的一聲便會劃出很遠,有的干脆直接在冰溜子上沖鋒,那厚重的衣物是墊底,即使摔了也不會很疼,所以肆無忌憚的玩鬧是每個孩子資本。

  什么時候的厚冰變成薄冰,那棉花樣的雪朵也漸漸只是想念了呢,踩在腳下的脆冰呻吟有聲:

  今冬無雪!

  【四】四月呂梁山

  四月的呂梁山在一場夜雨的沖刷下,露出了奇特的景色。

  山腳和山頂的草坡還是一片枯黃的冬影,半山腰的山洼卻新奇的吐露出了春草的氣息,那些嫩黃帶綠的草尖,在陽光里散發著生命光。

  山腳潺潺的溪水環繞著點點花紅、果樹與麥田,順著長年沖刷下來泥沙聚成的溝壑流向人工的'池泊。

  綿延的人工石階一直通向了山下的小村落。水泥鋪墊的路面,整潔而干煉,路的兩邊是拂風搖擺的垂柳。

  走近,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居民屋,一行一行萬年青、塔松,整齊的院落和巷道里,跟伏地的花草掩映著,給雨后的小莊憑添了幾分清新與雅致。

  我家就潛在這小小的村落的東北角。

  由于自然的彎突,小村落形成了一個天然的被山環抱的嬰兒狀存在,南面,東西各有田地,只有北面是巍峨的山體屏障。一條蜿蜒通向云端,通向自然。一條則曲折向南通向城鎮,通向外面的世界。

  山里沒有太多城市里花花綠綠的嬌妖風景,最珍貴的也就是從城鎮買來裝飾門面的松針,塔柏、冬青,還有修剪齊整的一兩盆山里人叫不出名的花草。那些野生的花果和結實樹木才是小山村的一大特色。

  不用說那筆直矗立的鉆天楊,不用說那每年深秋掛滿燈籠瑪瑙的柿樹,但就一頭長絮飄柔婀娜的垂柳就足以招你醉迷,更別說那開在山腰、地頭的梨桃粉杏了,一樹樹的繽紛落攖,一樹樹的粉妝雕琢,若說是仙境玉河也不為過。四五間的槐花,榆錢兒又常常會從樹杈枝丫移至鄉鄰們的餐桌肚腹,成了我們飯桌上的佳肴。

  小時候,最喜歡拽著奶奶的衣襟邁步在各色的花樹間,聽她講花樹的故事。那白頭發里飛揚的智慧總是神奇的開在那些慈祥的皺折里。

  大點,再大點,我也用那些花樹故事滿足那些稚嫩的渴望,等我也托著一群孩子在田野,山間尋夢時,那清清的溪水,小小的魚兒,還有橫行斜路的螃蟹就成了我們的樂園。

  風兒輕輕的,山腰的花和草掩映著,偶爾的薄霧輕盈,蝴蝶和蜜蜂的卻從不退堂,那山中日月的快樂便開滿了山谷白云。

  推門出戶,純美的花香夾著青草的氣息,采云為裳,踏霧舞風,這就是我馨馨美麗的家園!

【瘦馬南山的散文】相關文章:

《歲暮歸南山 / 歸故園作 / 歸終南山》原文及賞析11-19

《南山詩》原文及鑒賞03-10

王維《終南山》古詩賞析12-29

《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06-14

《終南山》古詩賞析3篇02-20

游終南山原文及賞析12-23

《歲暮歸南山》譯文及鑒賞04-24

《望終南山》古詩原文及注釋03-16

《田家·南山嘗種豆》譯文及鑒賞03-29

《歲暮歸南山》唐詩原文及鑒賞01-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爱天天久久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热久久99这里有综合久久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