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兒童車散文
在美國女兒居住地附近,有一處社區公園,我們都稱它為大公園。雖然占地面積不大,樹木不多,但運動設施不少,僅網球場就有四個,除此還有藍球場,排球場,游泳池等。尤其是兒童健身游樂器材更是占據了大部分場地。因此除了公休日有大人在此鍛煉外,平常便是小朋友的天下。但是來這里的小朋友,大都是由大人開車陪同來這里的。也有因距離較近,由大人領著孩子,或是用兒童車推著孩子來到這里。還有的是大人把汽車開到停車場,再用兒童車把孩子推到大公園。孩子們一到這里,就像魚兒見了水,徑直奔向兒童運動器材。他們蹬梯爬高,打秋千,玩沙子,撒歡兒的奔跑。因女兒家距大公園較近,我和老伴經常領著外孫女和外孫來這里玩。在這里既有美國人的孩子,也有不少印度,阿拉伯,韓國和中國等亞裔的孩子們,不管皮膚和種族,他們總是愉快的玩在一起。
也許是在國內晨練的習慣,每天早晨我都是要到大公園轉一轉,活動一下。一個星期一的早晨六點多,我和往常一樣,來到了大公園。也許是時間太早,這里一個人沒有,因為美國老年人沒有晨練的習慣。我先活動一下胳膊和腿,便慢跑起來。因為沒有人,大公園顯得格外空曠。當我跑到兒童運動場地時,忽然看到不遠處有一個藍色的東西。我慢慢停下腳步,走到近前仔細觀看,原來是一輛有八成新的藍色兒童車。環顧四周并無一人,我想這準是粗心大意的主人,因昨日是星期天,由于人多或是其他原因,臨走時把兒童車遺忘了。于是我沒在意,繼續我的晨練,沿大公園走了一圈,然后回到女兒家。沒想到,次日早晨我又來到大公園,那藍色的兒童車仍在那里。就這樣持續一個星期,那藍色的兒童車仍在那里,根本就沒動地方。這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心想,那么些天了,怎么就沒人撿走呢!如果在國內,也許次日就不見了。我把此事說給女兒聽,女兒囑咐我說:“在這里除了人家不要的扔掉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我急忙說:“我根本就沒想拿。”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這是我來美國給我的最深刻印象。而且在這里從小就灌輸這種理念。在大公園的網球場外面,地上經常散落著不少打出來的淺綠色的網球。有一次我和老伴帶著外孫揚揚在大公園玩,外孫見到地上的網球特別新鮮,便揀了兩個拿回家。我們也沒制止。女婿見到后便對外孫說:“這是人家的東西,不要拿回來,明天給人家送回去!”我和老伴聽后感到有些尷尬,次日便送了回去。過了幾天我和老伴,帶著小外孫在大公園玩,在草地里又見到一個籃球,小外孫抱起球笑著說:“我們在這里玩,不拿回家!”看著他那稚嫩的臉,我和老伴都笑了。
在國內,年齡較大一些的人,經常懷念過去“路不拾遺”的年代。在這里,似乎看到了它的一些影子。比如:在各家各戶的門前除了綠化的花草樹木外,也有的家門前放有兒童玩具,以及小件的'家具,也經常看到草地上有球類及日用品等。盡管這里行人很少,但沒有人拾揀。早晨起來經常看到,不少住戶的門前草地上放著一卷報紙,原來是郵局送報人放在那里的。日常送快遞的人員,只把物品放在門前便走人。有的是大件的,最多是拍兩下門。根本不用收件人簽字。除了相互信任外,其根本原因是這些東西不會丟失。因為一方面是物質的極大豐富,另一方面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在美國,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想丟棄也不準隨便扔掉。小件的可以放到垃圾桶,大件的,比如家具,沙發,家用電器等,就需要在每年固定的時間內,由社區發通知進行集中處理。在奧斯汀,一般是在三,四月份。得到通知后,把不要的大件物品,放到門前的便道上,一般要放兩三天。在這期間如果有人用得著,可以隨便拿走。我女兒家,有一個三人沙發不要了,剛放到門前不長時間,便有一美國人敲門,言說這個沙發他想要,過后來車拉走,先給保存一下。每到這期間,我和老伴便沿著社區馬路轉一轉,看有沒有能用的東西。不僅如此,而且每星期六上午私家的庭院舊物市場開放,誰家都可以在自家門前或車庫內擺賣。這既能互通有無,又解決了廢舊物資的積壓問題。
按照美國的生活習慣和有關規定,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是不可以隨便扔掉的。所以可以斷定這輛兒童車絕不是丟棄的,而是被主人遺忘在那里。真沒想到十天以后,那輛藍色的兒童車終于不見了。我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被公園管理人員收集起來,待主人找來轉交給他。二是主人來公園把它拿走。我慶幸這兒童車的回歸主人,更贊美美國人民的品德高尚。
【被遺忘的兒童車散文】相關文章:
被遺忘的老街巷散文欣賞11-09
被遺忘的青春全文11-03
被遺忘的表情現代詩05-24
深的深處不能遺忘散文04-30
回不去的地兒散文05-02
散文:被親人牽掛真好11-19
望江南貧兒哭散文04-30
遺忘初二作文02-22
幸運的貝兒04-21
沙漏記得,我們遺忘過的時光詩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