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污水來散文
大概是2011年5月一個周末的早晨,我試探著跟丈夫說:“聽說污水處理廠的院子建設得像公園,非常漂亮,被稱作縣城的西湖呢。咱們去看看,好嗎?”丈夫爽快地說:“行,帶上相機,我給你照相。”
說時遲那時快,我們倆穿戴整齊,就跨上自行車出發了。
明亮的陽光,在后背上照得人暖洋洋的,仿佛父母的手,在往前路輕輕地助推著他們的孩子,身邊則都是和煦輕撫的春風。
穿過晨練的和趕早市的人群,向城區西北部而去,離污水處理廠近了,空氣異常清新起來。
走進污水處理廠,并沒有聞到氧化塘的臭味兒,廠區很整潔,仿佛走入了一個大公園。
順著尚在修整的路漸漸深入園區,繞過白墻藍瓦的一排排工作室,頓時,甬道兩旁,遠遠近近的,依情景刻著我縣著名書法家張慶山先生遒勁書法的假山石,隨處可見,各種高低不同的樹也競相舒張綠色的葉子,綴著朝露的鮮花小草,飄溢著沁人心脾的清香。而坐落在綠草叢中的大紅鯉魚和大游艇造型,更是惹人眼目。
而廠區西部的人工湖,及其有特色。憑欄而望,湖水清澈碧綠,清風徐來,水波微興,翠綠的水草,不斷地在向我們招手。整片湖水映襯得通過湖心的橋和亭子,格外有詩意。瀕臨這滿湖的清水,誰能想到它的源頭是污水呢?不是親眼所見,我是不會相信能夠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
環湖游覽了一遍,拍了很多照片,我們倆才戀戀不舍地驅車返回。我由衷地認為,這的確是休閑散步的優雅的一個好去處。
從此,只要有機會談到環境什么的話題,我就會隨口夸贊污水處理廠的環境是如何美麗。
老實說,此時此刻,我看到的只不過是污水處理廠的外表,觸到的更僅僅是其皮毛而已,真的是沒思考那么多。
就是到了當年的七月份,縣作家協會組織去污水處理廠采風的活動,我因工作脫不開而未能成行,也并沒有感覺到什么遺憾。當時,以為風景我早領略了,去看也不外乎這些了。至于具體工藝流程,我看了也如同鴨子聽雷。
直到今年三月份,和同事去污水處理廠參觀了解該單位技術工人工作環境以及具體工作狀況,才徹底讓我改變了當初的淺顯認知。
記得當時,老總白忠文先生親自給我們講解建廠的背景說了如下情況。
近年來,隨著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日益遞增,嫩江水質惡化,部分水體污染,對下游尼爾基庫區構成威脅。群眾對治理水污染、保護水生態、優化水環境的呼聲很高。嫩江縣委、縣政府在反復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涵養水源、凈化水質,不惜重金投資建造嫩江縣污水處理廠。該項目工程共分兩期,一期工程投資4600萬元,建成了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一座,配套管網11公里,日處理污水1.5萬立方米。目前,這項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環保工程,生產運行各項指標比較穩定。從此,嫩江縣的生活污水,如果不經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環節,是不能排進嫩江的。
我對污水處理事業的感覺,因此,突然凝重起來。
接著,白總還有李祺和許偉兩位副廠長,領我們參觀了污水處理的全部流程。第一個工作間就在廠區的入口處。全城排出的污水,都陸續不停地從四面八方的排水管道,奔流到此,集中在一個蓄水池內,被機器初步分離后,再進入下一個凈化環節。
從第一個環節出來,我們沿著室外的樓梯,登上一層房頂,行至北端,推門向下進入初步被分離完雜質的污水池旁。我們起初看到的是,在機器轟鳴中嘩啦嘩啦流淌的濁浪,夾雜著熏人的腐臭氣味,不停地翻滾和向下一個環節流淌,恍如一條條龍蛇,掙扎著不愿意被洗掉渾身的泥污,卻又不得不在強勢下漸漸歸順就范。整個工作間里,地面的構造除了鋼筋鐵皮就是水泥的板和欄。不但見不到一處干爽的地方,好多踏板上還長出了綠色的青苔。從頭到尾,我捏著鼻子,聽著不時被機器聲吞噬的許廠長和白總的講解。我是一知半解地跟著大家向前參觀的,讓我體會深刻的則是對于此環境工作的工人們的不容易。當走到最后一個環節時,看到的水流就像站在清澈的溪水旁的感覺了。為了讓我們看清楚,許偉廠長,請正在崗位上工作的一名工人,用純凈水瓶子,當著我們的面,到水池子里舀上來半瓶水。我舉在手上,沖著光亮觀察,竟然看不到一丁點兒雜質。許廠長笑著說:“經過厭氧、絮凝、沉淀等多道工序處理后,流出的生活污水,就是這樣清亮亮的,既不臭,也不渾,達到了國家一級B標準。”
據介紹,污水處理廠里有很多魚缸,養魚的水用的就是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生活污水。
聯想到開頭惡臭的污泥濁水,我再也不得不慨嘆,這個生物凈化工程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了。
污水處理廠老總白忠文,是從事了20年多年環境治理工作的老環保人,他自豪地告訴我們:“嫩江縣污水處理廠是全省縣級首家、全國高寒地區第一家生物處理技術污水處理廠,2008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達標排放。這個項目是嫩江人的驕傲!”
的確,嫩江縣污水處理廠運行以來,城鎮居民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被污染的江水純凈了,以往彌漫的臭氣被清新的空氣所取代,污水不再亂排亂放,居民再也不為居住環境差煩惱、憂心了。
白總還充滿期待地介紹說:“二期工程上馬后,將實施污水處理回用、生物發電、低溫熱泵取暖、苗木灌溉等項目。”
可以想象,不久的將來,昔日的“龍須溝”、今朝的“清水岸”,必將呈現一派清新面貌。
提起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事業,白總在驕傲的同時,不禁動情地跟我們介紹說:“必須承認縣委縣政府為這個工程做了巨大的努力,可是,如果沒有我們的好員工,這一切將是無本之木。”
白總說:“建廠五年來,我們只給工人發過一次勞動保護,他們沒有節假日,只要工作需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沒有一個人抱怨這抱怨那的。”
尤其是每次發生故障的時候,一線技術工人,為了方便及時有效地工作,完全不顧臟臭和毒氣的侵襲,只穿件短褲,就操著工具奮不顧身地跳進臟水里作業。因為,工具沒地方放,他們會不假思索地將剛剛從惡臭無比的臟水中撈出來的工具,死死地叼在嘴上。很多工人,都患上了皮膚病,因為長期接觸有毒氣體,免疫力也明顯下降,感冒發燒成了員工們的家常便飯。
即便這樣,也沒有人喊臟更沒有人叫累。
在我聽得眼眶潮濕的時候,白總又動情地說:“正因為感動于這些好員工,才請你們人社部門來幫助他們進行提升專業技能的培訓,并為他們鑒定職業技能等級。其實,提升技能是一個重要目的,而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目的就是,想盡可能地給那些甘于奉獻的一線工人一個合理的待遇。”
后來,我感動地對接觸到的工人說:“一般來說,給技術工人鑒定等級,直接目的就是為加薪提供必須的依據。顯然,老總主動給你們做這件事,是要從他口袋里掏銀子的。能夠如此體恤下情的就是人性化的領導。難怪你們那樣不講條件地拼命苦干,值。”不善言表的工人朋友,連連點頭。
我還真誠地對白總表示,一定在這項工作中,盡自己的所能,將具體工作做好。因為,只有如此,才不辜負白總對他的員工們的一片厚重的心意,更只有如此,才對得起那些沒有豪言壯語的可敬的工人們。
后來,在培訓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工人都是認真地聆聽課和笨拙卻是工整地記著筆記。我對他們更是由衷地親近和敬服了。
我情不自禁地想,繼續將關乎嫩江人民生計的凈水工程,交給白總和他的員工們,是應該不會錯的。在他們的努力下,嫩江的源頭污水,也一定都會清清爽爽地回歸它們本來的家的。嫩江的水環境一定會越來越美好,人們的生活也必然因此更加美麗和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污水來。做為受益人之一,我要真誠地感謝你們,化腐朽為神奇的嫩江污水處理廠的全體員工!
【為有源頭污水來散文】相關文章:
有朋自謎語中來散文09-27
春雨欲來散文11-14
后面還有來的散文11-10
春來霜冷山依舊散文11-19
釣魚執法的源頭06-30
為夢想加油散文05-01
化蝶為伴散文04-30
花落又花開似是故人來散文12-11
緣來緣去緣如水散文11-16
夜枕水聲入夢來散文欣賞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