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歲月散文
如今這個時代能夠靜下心去讀書的人已經不是很多了,那些逝去的讀書歲月值得我們懷念。
小時候,我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那時,我的家境貧寒,除了課本幾乎再無其它書可讀。那些夏日的午后,當家人開始午休的時候,我卻在家中的箱柜里胡亂翻騰,試圖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明知家里沒書,但還是希望奇跡能夠出現。我的父母都是連自己名字都不認識的農民,兩個姐姐小學就輟學了,家中能有書嗎?沒想到竟然翻出了一本童話書和小《學生作文選》,我每天都把它們翻過來讀、翻過去看,直到自己把好多文章爛熟于心為止。可是放下這些書,我就沒書可讀了。有一天,我在家中的糧庫里找到了一本世界名著。那時候我才上小學,對于書中的好多內容不是很懂,可是只要是書,我就像餓狼看見小羊一樣撲上去啃。雖然看不大懂,可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終歸還是在腦海中留下了很多書中的人物形象。同時,我心里也隱約有了對人生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幼小的心靈知道了這個世界中有邪惡、有廝殺、也有破滅。看喜劇的時候,我會和書中的人物一起笑;看悲劇的時候,我就和主人公一起傷心落寞。
中學時代,我依然對書有著很深的迷戀。由于功課緊張,幾乎在學校里沒有時間看書,于是經常在午休的時候,我就把頭埋進抽屜中偷偷讀書。那三年,我利用課余時間讀了很多書,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那本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世界》。讀這本書的`時候正是臨近中考試的時期,不知哪里來的動力,使我幾乎連續三個晚上都沒有睡覺,在津津有味地看這本書。母親不讓我開燈看書,怕影響我的學習和身體,我就打著手電筒悄悄地躲在被窩里看書。那時候,我的思想和孫少平的命運緊緊相連,讀不完他的故事,我總感覺自己仿佛失去了什么。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甚至還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都寫了下來。一部好的作品總能深深地影響著一個人的心靈和思想。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孫少平等人的偉大和堅貞,看到了他們那顆堅強的敢于克服一切困難的心。
那年暑期,朋友送給我幾本文學雜志,在那些炎熱的午后,我忍著酷暑把它們讀完了。那時候,我感覺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愛情的純真。書中的那些愛情故事讓我的心仿佛在春天里蘇醒,開始有了“少年維特之煩惱”。但是,我又不得不放下不屬于我們這個季節的情感,我知道我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現在還不應該被無謂的情感牽絆。但是青春期的懵懂的愛在悄無聲息地萌芽,我只有在心底隱約地憧憬著。讀了戴望舒的《雨巷》,我感覺自己就是那個走在雨巷中的丁香一般的姑娘,可惜我不是江南的女子,我只是出生于北方一個貧寒農村家庭的小姑娘,對于那種美好浪漫的愛情不敢奢望……
暑假結束,我考入了鳳翔師范學校。這所學校雖然非我想象得那么浩瀚,但也并非我想得那么狹小。每天除了學習專業課本之外,我還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從此,我找到了自己的天地。每天午后就沒課了,大家可以自由地打發時間了。有的人去街上閑轉,有的人去公園里散步,有的人去自習室里聊天,有的人去網吧沖浪,有的人回宿舍洗衣服、收拾床鋪……而我則帶上自己的鋼筆和本子去圖書室,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安靜地坐在那里,一邊閱讀一邊摘抄自己喜歡的文字。這種感覺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幸福。
在學校里,愛學習的人每天都很充實,不愛學習的人都顯得很迷茫空虛。我不敢說自己屬于愛學習的人,可是我敢說自己是喜歡讀書的人。除了利用閑余時間去讀書之外,那個時候我也在嘗試著進行文學創作了。其實,我上小學時就是一個喜歡動筆的人,上初中時就寫過近20多本日記。雖然我沒想過將來要成為一名作家,只是喜歡借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罷了。日記、詩歌、散文、隨筆,我都寫過很多,小說我也曾嘗試著寫過一些。上師范三年級的時候,我進入了校刊編輯部,寫得就更多了。一篇《走進“聲聲慢”》的散文讓我在全校有了一文成名的榮耀,從此我更喜歡讀書和寫作了。
可是不管生活怎樣,我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直到走上教師崗位之后也不曾中止。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習慣,一天不讀書,我就覺得自己面目可憎,腦子很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相當一部分金錢和時間都花在了讀書上。
我喜歡讀書,喜歡在文字的世界里盡情翱翔。我想,在這個有些浮躁、有些嘈雜、有些迷亂的時代,能讓心靈得意休憩的港灣莫過于書的海洋了。在書中,我們可以釋放太多的精神壓力,可以摘掉自己偽善的面具。在書中,我們自由地呼吸著芬芳的墨香,給自己營造一個安靜的時空;在書中,我們可以品讀別人的故事,感悟曾經流逝的歲月,找回一個睿智、淡然、灑脫、真實的自我。
【讀書歲月散文】相關文章:
歲月靜散文04-29
經年歲月散文11-17
歲月長流散文欣賞11-19
嘆那無知歲月散文11-19
歲月六弦琴散文11-15
《煙雨歲月安好宜然》散文11-17
歲月舊曾諳的散文11-13
輕拈歲月,素心猶存散文11-04
真愛無言歲月無痕散文05-02
清幽歲月,淺淺行的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