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散文
蝸牛,大約25000多種,在我國就有幾千種之多,是腹足綱所屬,螺類以及陸生的蝸牛。
我所說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它的形狀與我們食用的外形不同,但也有著碳酸鈣的外殼及一個軟體組成。它只有指肚大小,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墻角、植物叢中。以草葉、苔蘚為食。扁圓的外殼上,有著一圈圈的螺紋,爬行時,伸出兩只細小的觸角,眼睛,便在那對觸角的頂端。長長的頸子灰白色,有著淡淡的圓點,很有幾分的可愛。
小時候,我們會將自己捉來的蝸牛放在墻的底端,然后彎著腰、撅著屁股,瞪大眼睛瞅著各自的運動員。嘴里喊著:“蝸牛蝸牛爬墻頭,花大姐,來牽牛……”等到它們感覺外界沒了危險,便會小心翼翼地伸出頭,左右晃動著觸角,然后慢條斯理地往上爬。而我們,則會一連幾十分鐘、幾小時地觀看這種“賽爬”,往往半天的功夫,它們只能爬到墻半腰。
許多年嘍,幾乎很少再看到這種蝸牛,多是那種乘著夜色蠶食菜葉的蝸牛,小的只有谷粒兒大,大的卻只比乒乓球略小些。黑色的尖尖外殼,形象丑陋。
某天,在前屋的'外墻上,驚喜地發現那種扁圓、可愛的蝸牛,幾十年來,仍然那么慢吞吞的爬行著。
我饒有興致地蹲下身,細細地觀察這種蝸牛,看著它用柔軟的腹足收縮著前進。爬過的地方,留下一道細細的閃亮的印跡。我不相信僅此一只,索性認真地在周遭尋找,果然,又找到了幾只。
看著它們,似乎又回到兒時,那些面目依然清晰的玩伴,如今,都不知身在何方,心里升起一種淡淡的思念,一種莫名的惆悵,一種時不再來的悲哀。
也許,我的這種與成年人不相符的好奇心與關注害了這些低等動物,因為,當鄰居的孩子寧兒發現我凝神注視的是這些背著房子爬行的小東西,它們的厄運也就臨頭了。
寧兒伸手捏住蝸牛,放在水泥地上,用食指肚兒用力按壓,輕輕的“咔吧”聲響后,蝸牛薄薄的外殼碎裂,柔軟的軀體被擠壓出一灘黑綠色的膏泥。這一切,只在一瞬間,我甚至都沒來得及阻止。
也許這種惡作劇太惡心,寧兒將指肚上沾附的粘液在墻上蹭了幾下,嘴里喊著“不好玩”,跑開了去。
丟下目瞪口呆的我,瞅著那只無辜、倒霉的蝸牛,眼見得它是一命嗚呼了,要不多久,就會被一群螞蟻給分了尸,可憐的蝸牛。
同樣是孩子,寧兒會毫不在意地宣判一只蝸牛的死刑,與碾死一只螞蟻沒什么不同。
而我們那時候卻不會,我們捉住它,只是為了讓它們“競爬”,為了滿足我們匱乏的娛樂。等到玩夠了,只會在心里說一句:“去吧,明兒見。”
也許,真的是我們的童年一窮二白?也許,那時的孩子都有一副好心腸?
找到那幾只蝸牛,將它們放進花壇靠墻的枝葉下,默告著:回家吧,外面的世界充滿危機,不是你們待的地方。
【蝸牛的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蝸牛的造句12-26
蝸牛的森林睡前故事02-25
蝸牛的天空勵志文章02-16
蝸牛觀察日記05-13
有關蝸牛的歇后語09-12
夢見蝸牛的意思是什么11-06
童話故事:蝸牛的襪子12-11
蝸牛的悲哀童話故事05-25
簡筆畫蝸牛的畫法步驟11-09
《蝸牛的獎杯》優質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