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伊人散文
離開故鄉,步入城市,在冰冷的鋼筋水泥的叢林和嘈雜的人流車流中穿行,感受著冷漠。不知不覺中,不斷獲取著什么,也失去著什么。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委瑣、孱弱、疲憊和蒼白。是什么原因讓豪氣萬丈的我變成了現在的模樣?是什么原因使當初年少激蕩的心變得如此荒蕪?
這些年里,曾多次站在楊家河岸邊壩面西橋的欄桿旁,注視那條騰煙的河流,滿含熱淚,感慨生命的卑微和生存的艱辛,企盼有一天在河中暢游,感受那份清澈,那份純美,和生命的賜予。
這貧窮、這卑微給了我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記得在向這塊土地告別的時候,曾經說過:無論何時何地,地位如何都永遠要用乾陵北麓農民的腔調說話和觀念思考問題。
在炎熱仲夏的一天下午,乘坐一只小船,在靜靜的河流逆流而上,尋找著那白草坡三隊的菜園子和古老的水車遺跡,為河神所修的那一座廟宇,兒時嬉戲的棗樹林,滿坡青翠的草,坡上不知名字的花兒,還有溝坡上的梨園、柿樹園。
記得那天,我們一行五人在河邊玩耍,在河中嬉戲,赤條條的像個泥鰍,在水中仰游、蛙游。風起云洶涌而來,一眨眼的工夫,響起滴嗒滴嗒的雨點聲,伴隨著雷聲,我們跑向菜園子主人的房子。一會兒雨點越來越密集,河對岸層層梯田原野上,屋頂上發出嘩嘩嘩的巨響,土坯房屋檐的水像瀑布一樣傾瀉下來,把寧靜菜園的房子給震動起來,水珠飛揚得到處都是,仿佛有一個極其威嚴的神物鼓起黑色的`翅膀將雨降臨到這個世界上來。我感到恐懼,扶著門檻注視著外面,深溝的雷聲似乎格外的響亮,每次響起余音,震得我腦袋發木。
不一會兒,雷聲雨聲驟然而止。來得匆忙,去得突兀,一只躲在菜園畔樹下的鴨子,凄凄然啼叫著,屋檐的水滴寂寞地滴打著下面的水洼。
天有些陰沉沉的,路是泥濘的陡坡,脫了鞋,便準備地向家中走去,可雨又下了起來。
雨停了已是半夜,星辰如洗,下弦月將銀白色的光芒灑在了夜空,灑在了溝頂的一片夜空中,如同白晝。我們躺在萊園子主人的大床上,聽見外面草叢中蟋蟀的鳴叫聲“吱吱吱――吱吱吱――”我好生驚奇,荒草之中又增添了生命。在這萬簌俱靜的夜中,除了河水涓涓的水聲,就是這蟋蟀的叫唱,富有詩意。此刻,感受到蟋蟀演奏的小夜曲是這般的悠揚與美妙。卻發現一個秘密:它們唱時沒有和聲,一個唱罷,另一個接唱,像接力棒傳遞,又像是在輪番比賽。我有意地“吱吱――吱吱――”學叫,可笑的是,蟋蟀的清唱就嘎然而止了。靜等,再等,還是不出聲聲,一會又聽見它的吟唱了,似乎它很通人性的樣子。我不知困倦,舉頭望著彎月,低頭聽夜曲……
雖然出生在黃土高坡,無法感受大江大河那無盡的魅力,但碧綠碧綠的河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兩岸人,也滋潤了無數個故鄉幼稚的童心。此刻,也洗滌我一顆沾滿塵埃的心靈。
在這里,能看到兒時經常洗澡的小灣,小灣上的棗樹早已不見了蹤影。
徜徉在緩緩流動的水面,河水慰藉著我一顆受傷的心。此刻,我仿佛躺在母親溫暖的懷里,那是天文地母的愛,如同黎明的淚珠,灑在久旱的心田上……
真想停泊在這樣寧靜的小灣,作暫短的休息,無奈夏日的陽光已經落在了河岸西坡的頂尖上,給西岸抹上了晚霞的玫瑰色。
從小灣出來,順流而下,羊兒也從兩岸的草叢中緩緩走出來,像藍色天空飄浮的白云,隨著牧羊人的鞭聲而移動著,打碎了黃昏溝圾的寧靜。
遠看壩面的水邊上,女人洗的衣服和布料,把整個壩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如畫宗筆下的一幅水彩畫,隨風起舞。她們打情罵俏的聲音,蕩漾在這古老的河面上,引起鴨群一陣陣驚飛。
夜幕降臨了,青蛙開始了喧鬧的叫聲,牛羊的叫聲,此起彼伏,還有人們的吆喝聲,都溶入了小河的夜色中……
夜色之中,走過父親犁過的土地,還散發著泥土的氣息,猛地發現,自己已變成了那一棵挺拔的白楊,高高聳立于故鄉河岸的坡上……
【小河伊人散文】相關文章:
我的家鄉的小河散文01-03
家鄉那條清亮的小河散文欣賞11-14
特洛伊人的勝利01-19
神話故事:特洛伊人的勝利04-20
小河比喻句01-25
第二十五章-特洛伊人的勝利01-19
小河馬拔牙睡前故事04-13
記憶中的小河作文01-11
描寫小河的好詞好句12-14
讀《小河男孩》有感14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