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梳散文
那是1999年的5月,我去北戴河全國政協培訓中心學習。黑龍江的樹木剛剛吐綠,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已經是花團錦簇了。我一路欣賞著迷人的景色,一面充滿了新奇的心情,來到了全國政協培訓中心。這里依山傍海建起的紅樓,錯落有致,一進到里面就象進了迷宮一樣,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自己的住處,是正面對大海的三層,標準間,寬敞明亮,還有一個開放的陽臺,站在這里正好看海天一色,聽濤聲陣陣,好愜意呀!我作為生活在北方平原的人,面對這碧海、藍天、紅樓,真別有一番心情呀!
回過頭來看房間內,已經有人住在這里了,我看到在桌子上放著一個粉紅色的化裝包,很新奇的,心里想:怎么用這么大個洗漱包呢。
我整理隨身帶來的物品,安置床鋪,一邊美滋滋地琢磨著這20天的美好生活。正當我欣喜萬分的時候,房門打開了,進來一位37、8歲的女子,她穿著玫瑰紅色帶小碎花的紗質的長袖衫,黑色的體形褲,身材十分勻稱,梳著一條馬尾辮。沒等我開口,她便十分詫異地問:“這里不是山東的韓姐住嗎?怎么換人了”?我一臉的茫然,說到:“是報到處讓我來這里的呀。”她只“哦”了一聲就躺下休息了。我一肚子的高興勁,立刻就冷了下來,這人好奇怪呀,看來和她相處要多加小心呢。晚飯后,我們只簡單地互相介紹一下就睡下了。
她是云南一個壯族自治縣的政協副主席,是無黨派人士,在縣民政局任實職。她的臉形是典型的壯族人的特點,不過她很耐看的微微突起的顴骨和深邃的眼神更顯出她獨特的個性。經過幾天的接觸,我發現她的性格特別孤僻,不愛多說話,似乎有什么難言的心事。她很愛清潔,也很愛打扮,對著鏡子認真的化裝,把頭發梳得光光的。每天都要換兩次衣服,一會兒是休閑衣褲,一會兒是裙裝,都十分的.得體,看得出來,她是個追求完美的人。
我試探著和她閑聊,主動介紹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情況,她被我的真誠打動了,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事。原來她已經離異了,和十幾歲的兒子一起生活,她對這件事情特別在意,在說的時候非常的不好意思,吞吞吐吐的,好象天大的丑事似的。我對她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太在意,更不要把它作為一個痛苦的包袱背在身上,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歷史,應該開始自己新的生活。”她聽了很感動,和我相處也十分自然了。我們很快成為好朋友,她稱我大姐,很親切的。早晨我們一起去海邊散步,一起留影,晚上一起談生活,談工作,談女干部工作處世的酸甜苦辣,每天都很開心的。
轉眼間,學習就要結束了。大家都準備約家屬來,一起出去走走。我也準備約老公和小女兒來,我們去承德、北京玩。我忙著為他們聯系住處,由于家屬來的多,住處很緊張,我便到對面的賓館聯系房間。她知道了,忙說:“姐,我到別的房間擠一下,讓姐夫和孩子和你一起住吧,你們一家團聚多好呀!”我忙說:“那怎么行呀,我都安排好了。”她不由分說,就打電話和女學員們聯系,找到了一個人住單間的,就把東西都搬了過去。我心里過意不去,又阻攔不了她,她卻爽快地說:“我一個人好對付的。”她隨手拿出一把精致的木梳,鄭重地對我說:“姐,這把木梳是朋友送給我的,它不值幾個錢,送給你做個紀念吧,謝謝姐姐對我的理解、關心和愛護,看到它就會想到在遙遠的南方有個妹妹在想著你。”我無語,小心地接過了這把木梳。它只有20公分長,有一個柄,淡黃色的木質本色,上面印著“黃楊木梳”四個字,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我的包里,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我的心情。這哪里是一把平常的木梳呀,分明是一顆純凈又真誠的心那,她自己飽含了那么多的苦澀,卻給別人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感謝”兩個字已經平淡無味了。
這把木梳和一種美好的心情伴隨著我和老公、女兒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旅游假期,每天看到這把木梳,心里就涌起了感動之情。
從此以后,我把這把木梳放在隨身攜帶的挎包里,它伴隨我到大江南北,隨我出國考察,從北極村到三亞的天涯海角,從圣比得堡到奧克蘭,它給我帶來友誼和吉祥。黃楊木梳寄深情,友誼常留我心中。小小木梳,就象一顆美麗的心靈,陪伴著我走過充實的每一天。
2006.10.12.
【黃楊木梳散文】相關文章:
木梳間的童年作文08-23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