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在旅途網絡現代散文
人在一個地方住得久了,就會心生厭煩,總想換個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于是,便有了想去天南地北旅行的想法。背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大概是每個人心中都向往的一份灑脫。旅行,并不需要得到什么,而是享受一個過程,收獲一份心情。
旅行,是從自己熟悉的地方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對于陌生的環境,常常會心生幻想,繼而是向往。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會向往一座城或一處風景,希望有朝一日去看看那個向往已久的地方,哪怕是走馬觀花一番也好,畢竟能滿足一下好奇心理。
大自然賦予天地間無數神奇的景致,想走遍是不可能的,只能選擇自己比較喜愛的地方去游玩。每到一處陌生的環境,也不過是眼里所見的表面現象,而真正了解當地的人文地貌,大多是從導游嘴里知道的一點皮毛。在相機里留下的那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景物,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淡出記憶的窗口,成為擱置的影像。
我生在北方,這里四季分明,一馬平川的地域,使我從小向往住在山里的人家。想象著他們依傍崇山峻嶺,面對流水潺潺的生活,覺得那就是一幅水墨畫。小時候去很遠的舅舅家,那里有幽深的森林,有青青的草地,有高低錯落的山丘,以為那就是山里人家的生活。廣袤的草原,無垠的田野,看不到邊際的天空在我的眼里是那樣的神奇,又令人遐想。那時,喜歡幻想著,盼望著,長大了去看遠方的世界。走不到遠方,便開始迷戀山水畫。尤其是印著古代畫家真跡的畫冊,看著那一幅幅古色古香的山水畫,舍不得片刻離開視線。那種明暗相間的設色,那種透著年代滄桑的韻味,無一不是我喜歡的。那時候會以為古人是要不斷地旅行,才能畫出那樣雄偉蒼勁的圖畫呢!
人的生活習慣不是天生的,是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既所謂的入鄉隨俗。生在南方的人,看慣了一年四季的姹紫嫣紅,便想去北方看看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而生在北方的人到了寒冷的冬季便蜂擁似的往南方跑,甚至好多人家都過著候鳥一般的生活。他們在南方的沿海城市買下住房,一到冬天,就會“飛”去新家,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再“飛”回來,在反反復復的旅行中體味生活的滋味。
每年的初冬時節,就會看見小區里有幾個叔叔阿姨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去南方過冬。有的去海南,有的去威海,有的去青島……她們聚在一起的時候,談論最多的也是各自居住城市的情況,各自訴說著旅行中見過的風景。
住在媽媽家隔壁的張阿姨每年都要去北京的小女兒家住上一個冬天,等到天氣轉暖又回來。北京雖然不是四季如春的氣候,但是也要比黑龍江的冬天暖和許多。每次去媽媽家,她都要和我說起張阿姨的事。媽媽和張阿姨相處的很好,盡管張阿姨比媽媽歲數大,可倆人很合得來,她們在一起,總會說些家長里短。聽著媽媽的嘮叨,我會借機說,你也可以走呀!去南方旅游啊!媽媽就會撇著嘴說,你張阿姨三個女兒,想去誰家就去誰家,哪像我,整天只有你膩在我身邊,我去南方干嘛?玩幾天不是還要回來嗎?其實我知道媽媽嘮叨的時候不是羨慕張阿姨,而是她少了一個說知心話的人。
在北方,有些老人的子女因為工作關系,定居在外地,所以他們有機會去那邊居住一段時間。有些老人是因為子女在南方買了房子,自己又沒有退休,所以只好讓父母每年冬天去居住。無論何種原因,老人們都會往返于兩個城市之間,來來去去的日子消磨了多少有限的時光。他們即使人在旅途,也會心向家鄉。
哪個城市都有一些過著候鳥般日子的人們,或許他們是嫌北方冬天太寒冷,想去溫暖如春的江南感受一下異樣的環境。或許是嫌這邊的冬天過于蕭條,還在留戀花紅柳綠的芳日。或許是去和外地的兒女團聚,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他們像燕子一樣隨著季節遷徙,個中滋味只有行在旅途,才能知曉。
孔子有云:“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孔子的意思是說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要長期在外,即使不得已,也要告知父母自己去哪里,為什么去,什么時候回來,并把父母安頓好。孔子看重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前提是“父母在”。古代的交通工具不發達,信息也閉塞,出門遠游如同音信隔絕一樣,不能及時知道兩地的情況,所以盡量不去遠游,不要與父母分開太久。可是現代的科技信息和交通工具很發達,遠游已經不是困難的問題。那些老人們的子女把父母送去外地供養,雖說和自己遠游沒有什么區別,但他們的遠游是去享受生活,不是迫不得已才出門的。他們的子女也是出于孝,才把自己的父母送到南方去享受安樂的生活。雖說和父母有短暫的分別,但這樣的分別是歡喜的,也是子女盡孝的一種方式,看見他們樂此不疲的樣子,或許是歡喜大于遺憾吧。
世間的事,總是不能兩全。送父母去外地居住,難免要分離。雖說是短暫的分離,卻也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仔細想來,人生不過匆匆幾十年,何必要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呢?父母像一棵大樹,子女是樹上的葉子,不管大樹散開多少枝葉,不管樹葉飄到哪里,最終會葉落歸根。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對于家的概念,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絲難以割舍的情愫纏繞在里邊。無論走出多遠,都會渴望家的距離變得越來越短。把家背負在心里,無論身在何方,都有一縷溫柔的思緒牽絆著漸行漸遠的腳步。
我不喜歡去異地久居,但喜歡旅行,旅行中帶來的快樂是別樣的。旅行會讓你重新感悟生活的含義,感知生命中許多事物的真諦,也會對原來的事物改變想法。
有人說旅行是認識生活,而我卻認為旅行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當你對周圍的環境厭倦了,找一個陽光籠罩的家居小院,坐在庭前,泡一杯清茶,看一朵小花兀自獨放著幽幽的馨香。心里會有剎那的平靜,安放在這片小小的天地,如禪入定,無我無物,空冥的想象游走在自由的世界里。
當你工作煩了,累了,就去一片草原上坐一坐,任天空悠遠,任白云浮動,什么都不想,仔細聆聽微風掠過草地間的聲音,如美妙的梵音入心,如空靈的絲竹入耳,心湖的漣漪會寧靜成一波恬淡。
當你覺得生活很壓抑的時候,就去枝繁葉茂的叢林間看看,看一只鳥兒的歡呼雀躍,看一片樹葉隨風舞成一段優美的旋律。你會有片刻的舒暢心情,旖旎在風云里。或許,風會把往事吹到面前,讓你想起流年的過往,想起一些人,一些事,但那些人和事,定是你愛的人和快樂的事。
當你被城市的喧囂紛擾,感到煩躁的時候,就去找一處山水相依的地方,獨自坐在溪橋水畔,聽水濺山石的清脆,看孤鶩暮霞齊飛的和鳴。你會為自然的神奇而陶醉,對曼妙的生活懷有一絲感激之情。
天地之大,哪里都是風景。只要用心去發現,美麗無處不在。即使有季節的更替,溫度的變化,也絲毫不會阻擋旅行的腳步。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每個人都如同走在路上,奔波在一段又一段的風景中。在旅途中成長,在旅途中磨練,再大的風雨也會坦然自若地面對,不會為錯過的季節傷感。即使再美的花兒也有凋落之時,看淡了,就會寵辱不驚。
旅行,是給心靈放一次假,讓心靈沉浸在山水之間,飄忽于風云之外,不隱藏歡樂,不附加煩惱,把一切榮辱興衰都停留在自然的天地里,保留在清凈的心田中。
旅行,不需要走出多遠,即便是去一次鄉村,抓一把泥土,摘一片樹葉,采一束野花,就會走進自然,融入自然,那種純凈的氣息會讓人心境平和。
等到草長鶯飛的季節,找一個風輕云淡的日子,去旅行吧!去向往的城市,看心中的風景,一定很美!
【人在旅途網絡現代散文】相關文章:
溫柔的女人現代散文07-07
描寫母親的現代散文07-18
南方的秋天現代散文09-22
高考的藍色風暴現代散文04-09
春天的現代散文(精選43篇)09-09
現代愛情的散文詩11-18
老謝的故事現代散文10-08
我愛你現代優美散文07-07
現代唯美散文詩07-28
關于春分的現代散文詩歌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