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往事來敲門的散文
穿上滌卡藍色工裝的那年,我十六歲。上了凡洞,一座大型的鐵礦場。我是初來駕到的,白天,跟著師傅流一身大汗;夜晚,我一個人呆在八個人一間的單身宿舍。其實,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礦工子弟。唯有我,剛從幾百里的鄉下,考工,練操,再加礦情學習,也不過個把月。特別的,我說夾生的普通話,要說幾遍,他們才聽得懂。所以,我更多的是沉默。
在鐵礦,有圖書館。可晚上不開門,只得辦借書證。我也有一張,常去借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金庸、黃易寫的武俠小說。當然,也讀過瓊瑤。慢慢的,我也“孤燈煮文字”了。
有一天下午,辦事員拿回幾本雜志。哦,內刊,《寶山文苑》。一月出一期。主編:張宣。我認識的,但從未打過招呼。認識他,是因為他常穿一件背心,一條短褲,這不論是清晨,傍晚,還是一年四季,風雨不改的,從礦中心區到壩心,中間有機修廠,我家住那兒,所以散步常看見他。
奇怪的是,我沒投過稿。其實,我是寫過文字的,還買了信封,粘了封口,進了郵電局,投進郵箱,又扯謊地問郵遞員要了回來。往里說,怕自己的`比例不夠,鬧出笑話。一直到五月詩社三十周年慶,我遇上了寶山詩人呂學煌,大寶山礦子弟中學的校長。那天,他有點感冒,從深圳遠道而來,坐在我旁邊,他不時地拿出一盒草珊瑚含片,還問過我要不要來一片,說含著舒服。
呂老師,我見過一次。但他的大名卻如雷貫耳。清華畢業的,礦山的大秀才。我站在他旁邊那會,他很友好地給我握了握手,然后,細聲地問道:“你哪里來的?”我說是大寶山的,他很隨和,說他也是。早期出版過《玲瓏小語》。再凝望他時,滿頭白發。
呂老師竟知道我的名字,他也很坦率地說,是桂老師告訴他的。從退休到詩社的三十年慶,他十幾年沒回大寶山了。我說有時間可以回去看看呀。他思考了一會兒,說:下次吧。其實,在深圳,他也很忙,他得帶孫子。
廣東韶關的五月詩社,在我參加工作不久,就知道了。那時,單位訂了《韶關日報》,副刊有一個很適合旅游的地名,叫丹霞。當然,也記住了日報地名:熏風路16號。我暗地里想,等我寫得好一些,也寄一些文字過去。可惜,我底子太薄。于是,又在日報上尋“靈丹”“妙藥”,踏破鐵鞋無覓處,我發現了韋丘寫九龍十八灘的詩歌,才知道,寫詩歌有一座“學堂”。認識桂老師也是那年,春節前夕,在韶關的風度路的新華書店的門口,一塊小黑板寫著什么時候有文學講座,主講人是桂漢標。
在韶關,如果你跟文字有緣,沒聽說桂漢標的,就等于你連文學的門都沒邁進去。那是免費的講座,我欣喜若狂,能見到大名鼎鼎的桂老師,更是喜上眉梢。那一晚,盡管我在礦山,四十公里路,轉三趟車,我還是第一個到。一個瘦削的中年男子,不說話都面帶笑容的男人,一個講話風趣,幽默的男人,十幾年后,竟成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那天夜晚,桂老師講了很多,我聽得云山霧繞。但記了幾張紙,業余時間,拿出來琢磨。慢慢的,我的詩歌在廣西的《南國詩報》發表了,還獲得過優秀獎。
這第一次謀面,刻骨銘心地結束了。等再見時,已是2008年的二月。
2006年,國慶節,大寶山隆重地舉辦了四十周年礦慶。我決定結集平日里寫的詩歌。著手到尋找出版社,頗費周章。待書出版,又全部寄到礦里,那已是2007年。七月。有一天,怕是心血來潮,竟想到去找韶關作協。
我一進韶關城,攔了一輛面的。他也左問右尋,沒有一個明確的答復。在新華北路的流花賓館的門口放我下車。我提著二十幾本詩集,鬼使神差地上了九路車,又從火車站步行到熏風路,在日報門口,問了門衛,得知副刊部在十八樓。我走進去時,大膽地問了一個肥胖的編輯:韶關作協在哪?他指了指一個瘦高個。說:這個市作協副主席,李迅。那邊一個敲電腦的,饒堅。而后,他自報家門:馮春華。我豁出去了問:桂老師呢?他一臉的狐疑:你認識他?我咬了咬牙,忐忑地說,認識。然后,我把書全給了他,他也回贈了一本給我,是《相逢在帽子峰下》。
大抵是那年冬天,我不知什么事了,出了韶關,又去了日報的副刊部。見了馮春華,這一次,他先讓我坐下,斟了一杯茶給我,開門見山地說:你的詩寫得不錯。其實,我一聽臉就火辣辣的,嘀咕著:這怎么可能?他話鋒一轉,說:要取得進步,你可不可以來五月詩社?我求之不得。他停頓了一下,“就是路程有些遠”。我說沒事的,就約定了時間。
直到2008年2月的一個晚上,馮老師讓我在流花賓館門前等他,然后,由他帶我去五月詩社。見到桂老師時,我直勾勾看著他,竟什么也說不出來。他讓我坐下,此時,來了一個蓄長發的,很有藝術性的詩友:歐運通。記得,還有一個女詩友:范芯。隨后,陸陸續續的來了很多詩友,擠了一屋子。桂老師才作報告。
很讓我愧疚的是,那個夜晚,我問桂老師拿幾本書,因屋里沒有,他欠了欠身,走了出去,下樓、上樓都可以累出一身汗,何況,還抱著一沓書。而且,書房里黑燈瞎火,桂老師只得拿手機的光亮來尋找書。桂老師一上來,說:你要的書我都給你找到了,帶回去,好好學習。然而,那么多的書,我不能抱回去。桂老師二話不說,空了自己的一個紅色手提袋,還親自幫我裝好。
這就是父愛。
【不要等往事來敲門的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往事何須傷懷的散文11-19
當幸福來敲門英文讀后感11-26
觀《當幸福來敲門》有感9篇03-12
后面還有來的散文11-10
往事如風墨染流年散文11-15
春雨欲來散文11-14
《當幸福來敲門》觀后感(15篇)04-17
當幸福來敲門觀后感(15篇)03-27
《當幸福來敲門》觀后感(3篇)01-14
往事如煙,淺笑而安散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