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生命中的第二個母親散文
每當我為生活的瑣碎焦躁煩悶時,總會有個人在我身后默默地為我排憂解難;每當我結束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總會有個人為我端來熱騰騰的飯菜;每當我和老公發生不愉快時,總會有個人站在我身后幫我說話。這個人就是——我的婆婆,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
一提起婆婆,心里總盈起陣陣的溫暖。在有些人眼里,婆婆永遠無法和母親相比,可在我的心中,婆婆和母親是一樣的重要。
婆婆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庭貧困,她只讀了幾個月的書就被迫綴學在家帶弟弟妹妹。婆婆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她有大家閨秀的知書達理,也有貧苦人家的勤儉樸素。她與公公過慣了勤儉節約的日子,從來舍不得有一丁點的浪費。每天清晨,婆婆總是第一個起床,做好早點等我們吃了上班。中午我和老公都是在單位吃工作餐。他們就吃早晨剩下的稀飯加兩個饅頭,或是下面條,或是弄點面疙瘩,就這樣將就著吃上一頓。下班后回到家中,家里也總是被她收拾得干干凈凈的,且有香噴噴的飯菜擺在我們面前。
因為今天外出辦事,所以我就提前下班了。一下公交車,我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坐在公交站臺旁的一排座位上休息。走近一看,這不是婆婆嗎。
“媽,你坐在這干什么?”我走到了婆婆跟前。
婆婆看到我,連忙站了起來說:“我閑著沒事,去一個建筑工隊撿了一些木塊燒水用。”
我這才發現在婆婆身邊有一個裝滿長短不一的木條的蛇皮袋。
“媽,我來幫你拿吧。”我伸手想把這個袋子拎起來,可袋子好沉。
“不要,你拿不動的,別把身上弄臟了。”婆婆推開我的手,一使勁把袋子背在了自己的肩上。看著婆婆背著袋子吃力行走的樣子,我勸婆婆讓我與她一起抬著走,可婆婆就是不松手。我拗不過婆婆,只能跟在她的后面走著。我這才明白,家里燒水用的柴禾全是婆婆這樣一點點檢回來的,禁不住眼睛濕潤了……
回想上個星期天上午發生的一幕,我還心有余悸。當時婆婆正在院子里掃地,突然從樓上滾下一根鐵管。婆婆躲閃不及,鐵管擦著婆婆的頭部滾到地上。聽到清脆的鐵管落地的聲音,我立馬從房間里沖出來。公公聽到聲音,也從樓上跑了下來。原來是公公在二樓焊接陽臺的扶手,一失手鋼管滑落了下來。
婆婆靠在墻邊,臉嚇得蒼白。一只手捂著后腦,鮮血染紅了婆婆的手和衣服。我心疼極了,淚水奪眶而出,我顧不上擦拭淚水。趕緊找來一個毛巾給婆婆止住傷口,并仔細看了婆婆的傷口,還好只是一個小口子。幸虧鐵管不是直接砸下來的,否則后果肯定嚴重了。我簡單地用紅藥水擦洗了傷口,上了點止血藥。然后要帶婆婆去醫院打破傷風針,可婆婆堅持不肯去醫院,說只是傷了一點皮不需要去醫院的。我鄭重地告訴婆婆,破傷風針一定要打的。婆婆這才答應去醫院。
坐在去醫院的車上,我摟著婆婆,這才發現婆婆老了,歲月的磨礪讓婆婆的額頭增添了許多皺紋,瑣碎的生活染白了婆婆的頭發。這么多年來,我是第一次近距離這樣仔細端詳婆婆,也是第一次這樣摟著婆婆,突然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
到了醫院,打了破傷風,作了CT,檢查一切正常后,我總算是舒了口氣。回家的路上,婆婆硬要塞給我幾百元說是剛才的醫藥費,經我再三推卻,婆婆才把錢放回自己的口袋。坐在車上,我還是緊緊地擁著婆婆。婆婆就這樣靜靜地把頭倚在我的胸前,我分明看到了她臉上浮現的微笑。這才發現,原來我對婆婆的愛一直深埋在心底。雖然婆婆不是我的親生母親,但這十多年來的相處,我早已經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母親。
家對面就有一家茶水爐,只要走上幾步,花上一角錢就可以沖上一瓶熱水。可婆婆說茶水爐里的.水有沉淀,每天來回反復地加熱,喝了對身體不利。于是,她就每天下午生上爐子燒開水,家中近二十個水瓶,一壺又一壺的燒要花上近一個下午的時間。可不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婆婆總是按時生爐水燒開水。看婆婆燒水這么辛苦,我就買了一個電熱水壺,可婆婆卻舍不得電費,還是堅持每天點爐子燒開水。婆婆總是對我說,現在日子好了,我閑著也是閑著,忙忙碌碌也好,多活動也是鍛煉身體。婆婆每天就這樣操勞不休著,從不在我們面前說累。
在這個家里,婆婆疼我甚至已經超過了對她的女兒。婆婆經常會在鄰居面前說:“會疼的疼媳婦,不會疼的疼女兒。”婆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有許多怪癖。動物類的肉食,除了豬肉和魚外,其他的肉類我一概不吃。為此,婆婆買菜時,常常犯愁,不知道買什么菜好,擔心買了我不喜歡吃的菜回來,讓我不高興。其實,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在我看來,有什么就吃什么。我告訴婆婆,她想買什么菜就買什么菜,不要顧及我的想法,只要買點我喜歡吃的蔬菜就行了。可婆婆心里總是為我著想,只要有一樣我不吃的菜,她都會想法設法另做上一份我喜歡吃的菜。最讓我感動的是每到我下班的時間,婆婆就會站在門前張望我歸來的身影。一看我出現在她的視線里,她就立馬去廚房端上已經做好的飯菜。等我走進家門放下包,洗完手時,熱氣騰騰的飯菜已經端上了桌。有時,因為塞車我會晚點到家,可婆婆總是耐心地等我到家后才會端上飯菜。在婆婆的眼里,我就是她的女兒,她對我的愛就如親生母親,甚至還超過了母親對我的愛。
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相處久了,說沒有嗑嗑碰碰是不可能的。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處事方式,我和婆婆也會發生一些嗑嗑碰碰,鬧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每每在發生矛盾時,我們總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從不去較真,更別說爭吵了。當看到婆婆的身體不適時,我就會主動去做一些家務,給她一些語言上的安慰和行動上的關切;當婆婆看到我心情不好時,她就會主動關心我,或者默默地忍受著我的一切。
我們從來沒有按時交過伙食費和水電費,家里的生活開支基本是公婆來負擔。或許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所以我從來沒體驗過當家過日子是什么樣的滋味,只知道隨心所欲地用水用電,從不知道如何精打細算過日子。婆婆看著我這樣的毫無節儉地用水用電,心里別提有多心疼呢?可她又不好意思當面說我,就故意說這個月電費比某某家多了多少。我聽了,東耳進西耳出,只當沒聽見,一笑而之,依舊我行我素。對我這樣的態度,婆婆也是無可奈何。時間長了,她也就不再嘮叨了。所以,一直以來,我從未與婆婆紅過一次臉,較過一次真。就是因為婆婆的寬宏大量、通情達理,才會對我百般的遷就,處心積慮地為我們著想。
在鄰居和親戚面前,婆婆總是說我的好,把我夸成一枝花。其實并不是我好,而是婆婆做得好。她任勞任怨地勞碌著,盡心盡力地操持著這個家,她用無私的愛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們。
婆婆給予我的愛就體現在這些點滴的生活瑣事中。從這些愛的細節中,我明白有些愛我是無以回報的,唯有把對婆婆的愛銘刻在心底。婆婆的要求很簡單,她說,只要我們一家人和睦相處,平安快樂地生活著,就是她最大的安慰和幸福。我能做的就是經常幫婆婆做些家務,聽她嘮叨些生活瑣事,給她買些衣服和生活用品,給她情感上的溫暖和精神上的撫慰,她就已經很滿足了。
一路走來,婆婆用她的勤勞操持著這個家,用她獨特的方式關愛著我們。她的勤勞是她良好的品質,她的嘮叨是對我們的關心,她的叮嚀是對我們的殷殷期盼,她的大度是對我們的理解和包容。她用行動感化著我們,她用微笑溫暖著我們,她用慈愛呵護著我們,她用理解包容著我們。因為我有這樣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婆婆,才使得我們的生活平靜而幸福,幸福而甜蜜!生活在這樣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里,我真的很幸福。
如今,家中的房租已由最初的幾百元上漲到幾千元,每月幾千元的房租對他們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但她還是保持著勤儉持家、任勞任怨的好品德,依舊為這個家,為我們而操勞著,忙碌著,詮釋著一個母親的樸實而無私的愛。
婆婆,我的好母親。她用勤勞和樸素給了我們營造了一個舒適安定的生活環境,她用善良和寬容,給我們構建了一個暖意融融的家。對她,雖然叫著沒有自己的媽媽親熱,但在我的心里,她與我的母親一樣的重要。今生,能讓我遇上這樣的好婆婆,這是我的福氣,我真得很知足。我會把婆婆對我的好一一銘記在心底。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用自己小小的愛回報這位好婆婆、好母親,帶給她溫暖,讓她安度幸福的晚年。
感謝婆婆,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感恩婆婆,給了我一個溫馨祥和的家!
婆婆,就是我生命中的第二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