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我的賈村塬散文

時間:2021-05-15 14:10:29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我的賈村塬散文

  我的賈村塬

我的賈村塬散文

  楊廣虎

  最近天氣實在炎熱,心里很浮躁,晚上讀《寶雞史話》,突然想到自己生養的地方賈村塬,盡管離開已經十余年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思念。20歲前,一直在這個塬上生活、學習,沒有離開過。賈村塬又稱賈村原,我覺得稱賈村塬比較準確。過去“塬”和“原”可能是通假字,都正確。但是我覺得無論從漢字象形、會意等造字功能上講,“塬”絕對“準確”。“塬”是黃土高坡特有的地質地貌,因為流水沖刷,四周陡峭,頂部平坦,呈臺狀,視野開闊,易于農事和居住。《辭海》、《辭源》、《說文解詞》等均不見具體解釋。無論從地域特色和文化淵源上講,賈村塬是我心中的故鄉。我的賈村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塬,有我成長的快樂和陣痛。我認為陳忠實老師的《白鹿原》應該為《白鹿塬》,才顯深厚的黃土風情。

  據老人傳,賈村塬古稱龍川古鎮,清代改名“假(賈)家村”,又稱西平塬、西北塬、蟠龍塬等。塬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長約30公里。遙望賈村塬,宛如一條巨龍,盤亙在黃土高原。我的家在橋鎮,屬于龍尾,這個村子,離我家不遠。龍頭在寶雞斗雞之北。站在塬上,向南隔渭河與秦嶺相望,如果是冬季,從我家門口,可以看到秦嶺之上皚皚白雪,近在眼前,冷氣逼人;塬下東有千河,西有金陵河圍繞,與鳳翔(雍城)、陵塬相望;北面是“秀出云霄,山頂相軒,望之常有海勢”的西鎮吳山。可以說風水極佳,但是,塬高天旱,吃水困難,靠天吃飯,莊稼全靠上天佑護。盡管龍尾大干水利時修有馮家山水庫,近在咫尺,可惜塬上基本無用,滋潤眉縣、扶岐山一帶。

  “上了賈村塬,秀才比驢多”。塬上人家崇文尚義,耕讀人家較多。鄉人好以黨閣老為例,但有的不以為榮。自古關西遍地為山,樹木繁茂,傳說有海鱉石化在那塬上,我想完全有可能。塬對面、陵塬下的北首嶺遺址有先祖遺跡,比西安半坡遺址還早四百多年。寶雞是炎帝之鄉,神龍故里,秦人有游牧千渭之間之說,“china”在英語是中國的稱謂,是“秦”的諧音,世界各國過去稱中國為“秦”,陜西簡稱“秦”,我去過天水等地,根據當地方言、民俗等,我覺得甘肅天水、平涼等地也屬“秦地”。嬴姓秦族發祥于寶雞,秦在西周時期是一支很小的附屬氏族。周秦關系密切,秦的首領造父是個馴馬放牧的高手,曾為周穆王馴養了八匹駿馬,跟隨穆王在西北征伐戎族,打敗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晉時的《穆天子傳》一書,有周穆王巡游的故事。相傳,在艱苦的征伐中,有一匹馬死于賈村塬的馬跡山,有葬馬的墓冢。墓冢現在沒有了,距我家六里之地有個村子叫“馬冢”,和我家相隔一個大溝,從地形上講,應該適合喂馬。但是隨著黃土流失,樹木砍伐等原因,塬上已經不適合養馬。

  直到現在,村子里的老人認為我們的祖先來自山西大槐樹。巧的是,上了塬不遠,也有個村子叫大槐樹。相傳,造父不光為周穆王養馬,還親自駕車,征戰在淮河流域,平定徐偃王的叛亂,因攻受封于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最后發展到山西、河北一帶,被成為趙氏。我專門在洪洞縣大槐樹拜了一次祖先,看來老人說的有幾分道理。秦的另一支,又進行周、秦第二次聯姻。周孝王把寶雞千渭之間的土地交給秦的首領非子,被封于秦,建邑城于甘肅清水秦亭地方,不僅放牧,還有力制止西戎的前進,捍衛了西北邊陲,保持安定。后來周、秦破裂后,秦襄公第一仗打到寶雞周原西部,獲得打勝。為了慶祝,在西平原(賈村塬)設置祭奠上天白帝的西疇,以紅馬、黃牛、公羊三牲舉行祭祀大典,以表示秦是秉承天意。后來發展農業和生產,在塬下,秦文公筑陳倉城,刻石鼓文,倉為儲之意,陳即古陣字,故寶雞稱為陳倉。最終,向東發展,秦逐漸統一全國。

  《詩經·秦風·蒹葭》寫到: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有人說是寫合陽洽川萬畝黃河蘆葦蕩和男女愛情。縱觀《詩經》中其他一些語句,仔細體味,我覺得寫的.就是寶雞當時秦的一些民風民俗,當然這種推測值得再研究。在秦時,賈村塬完全有可能是萬頃森林,草木繁茂之地。直到現在,塬上大不部分仍舊以種莊稼為主,有些人發財搬到城里去了,荒蕪土地,村子里的老人舍不得浪費,以不種莊稼為恥,牢記祖宗教訓,種的更細發。

  小時候一直上學,除了趕集,可以說足不出戶,連塬上出土的國寶“何尊”都不知道。這個酒器,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圓口棱方體,長頸、腹鼓,有精美的雕獸面紋,造型渾厚,工藝精美,內弟鑄銘文12行,122字(有3字破損),1965年(一說1963年)被發現。原來在以農家樓上,一說在后院,自然災害時,為了生計,憑此文物換回30斤玉米,歷經磨難,70年代“全國新出土文物匯展”,在除銹時才被專家發現。中國最早的一詞“宅茲中國”便出自這里。還有毛公鼎等等。寶雞是“青銅器之鄉”,青銅器多集中在賈村塬和周原,國寶級的實在太多。生于此地,卻一直因為缺水我不能引以為豪!!清代光緒27年(1901年)在塬下斗雞臺戴家彎曾發生軍閥黨玉琨(黨拐子)大肆盜墓,有些文物流向國外,與靳云鄂、孫殿英被稱為“民國三大盜墓賊”。

  《水經注圖》寫到:陳倉山當指蟠龍山,不是雞峰山。澄清了許多歷史的謎。歷史上有“太伯奔吳”事件。我上高中時,去過吳山,《周禮》言“山鎮曰岳,謂吳山謂西岳,華山為中岳。”山勢料峭,秀麗蒼郁。在秦時可能是馴馬的好地方,現在的關山牧場離此不遠。吳山曾經有土匪,解放后,聽說現在也發展旅游了,但不理想。

  我的賈村塬,祖先耕耘的偉大土地,竟然有著這樣豐厚的歷史。我不知道,當我把歷史和現實對接時,我發現盡管黃土依舊,但蘊藏在其下的無盡的故事多么值得我們去思考。雖然離開了,但是,每當我回家,呼吸空氣中清新的麥香,感懷這個不同凡響的塬,我就在他沉默的背后仿佛看到了無盡歷史的煙云。

【我的賈村塬散文】相關文章:

幽幽的夏村散文11-03

村后的杏園散文04-29

賈氏-姓賈的名人-賈姓起名字-賈姓的起源與家譜07-23

我的想念散文11-05

我的她散文05-01

我喜歡的散文11-13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我的班長我的班散文04-30

我熱戀的林地散文11-10

我過的好累散文04-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2021国产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