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點苦頭又何妨散文
某報曾刊載這么一條消息:有一私營企業(yè)主,是當?shù)芈劽氖赘弧K套营毺兀x小學的獨子生活儉樸得令人咋舌:衣著穿戴、零食費用均遠不及工薪階層人家的孩子,上學放學也是步行往返。有人為孩子求情:你這是何苦呢,不談高人一等,也不能委屈孩子啊。他笑說:“千金難買幼時艱,孩子還是粗茶淡飯好,他的未來還得靠自己去奮斗。”
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今天,能像這位大款父親“富門寒教”的人實在是少。君不見:現(xiàn)在的孩子有幾個不是“小皇帝”?只要金口一開,立即是有求必應。小小年紀,便學會了穿名牌,騎名車,抽名煙,講派頭。有些大學生,竟然要請鐘點工來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而導致這樣結果的又是誰呢?往往是他們的父母。不可否認,我們的父母是偉大的。然而,他們在苦苦付出的'同時,卻忘記了“從來慈母多敗兒”“自古紈袴少偉男”的古訓。面對孩子,一心是“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味遷就,捧在手上怕摔了,放在口里怕化了,有的簡直是“寒門富教”,自己省吃儉用,像侍候皇帝般供奉著自己的孩子。試想,在溫室里如何能磨煉他們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呢?
還記得1998年在長江水災中那個七歲的小女孩嗎?她瘦小的雙手在滔滔洪水中抱住一棵樹長達九個小時。最終被解放軍救起,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假若是你的孩子,他能堅持到底嗎?你又能保證他們將來永遠不會遇到類似的情形嗎?
在“許美云的啟示”征文中,有一位母親談道:“從我兒子出生那天起,我便決定為他創(chuàng)造最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讓他成為出類拔萃的男子漢。為此,我放棄了自己的理想、事業(yè)以及種種機會,為兒子活著。兒子今年18歲了,我就操心包辦了18年。一直以來,我以為自己是最稱職的母親,因為我付出了這么多,但事與愿違,我的努力卻沒有換取理想的回報。他在我的呵護下,拿到了大學通知書,但由于長期依附慣了,他自理能力極差、心理脆弱、任性,一遇困難、挫折就束手無策,難以照顧好自己,最后被迫退學……他說:媽媽,你太能干了,能干的媽媽養(yǎng)不出能干的兒子。現(xiàn)在我是多么后悔啊……”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父母長輩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吃點苦頭,為了孩子們的將來,讓他們多動些手,多流些汗,多吃些苦。要知道:吃了大苦頭再吃小苦頭就是吃甜頭。
【孩子吃點苦頭又何妨散文】相關文章:
當愛已成殤,回憶又何妨散文欣賞04-29
何妨把花養(yǎng)在別家庭院散文11-15
又聞槐花香散文11-13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花落又花開似是故人來散文12-11
林花謝了春紅,又匆匆散文11-14
一切都又回到起點散文11-03
又難又長繞口令03-26
一又二分之一的大學流年散文11-13
夢見家里又臟又亂周公解夢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