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陪孩子們團圓散文
接觸文字有段時間了,平日里潑墨執筆只為寫點情感之類的文字。或寫點生活里的片片瑣碎,小激動什么的,或寫點小友誼之類的。從未想到為親情寫點小感動。
今日,難得閑暇,外面寒氣逼人,懶散的我不愛出門瞎逛,便一個人窩在家里。茫然又想起了留守在家的一對可愛的小寶貝兒,思念激蕩起了我心中那抹疼痛的漣漪。
現在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我的孩子也不例外。迫于生活的無奈,我們大多數父母也是為了孩子有個更好的未來,而背井離鄉,背起行囊,顛簸流離。丟下孩子老人在家,去尋找他們心中向往的那種憧憬與美好的未來。我也不例外,應該也稱得上是個狠心的母親,一個不稱職的母親。
兩個孩子,一兒一女,一直是流年里我心中的暖。時常念起,便感謝上蒼的眷顧,上蒼對我的垂憐,對我實數不薄,讓我此生得此一兒一女。他們是那樣的天真無暇,活潑可愛。
兒子的出生讓我欣喜若狂,那年秋天的九月份,正至深秋,農忙季節,兒子出生了。雖然忙,但家人心中都無比欣然,因為兒子的出生,婆婆笑逐顏開,母親和父親更是合不擾嘴,我和丈夫就更不用說了,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做了為人父母,那喜悅,那狂歡,無與倫比。
兒子還沒有滿月的期間,有一次因為農忙留我一個人在家照看兒子。小家伙小的時候特別愛拉尿尿,全身棉衣尿的濕淋淋的,那時因為我太困,睡著了。被兒子嘶吼的哭聲震醒的我,看著他踢騰著小腳丫,小手緊攢著,小口哇哇大哭的樣子,我心疼的沒法說,跳下床找棉衣,卻找不到。第一次做媽媽的我,感到猝不及防,束手無策,抱起兒子,我無奈地哭了。之后沒多久,婆婆和丈夫回來了,出于對兒子的心疼,我失態出出言不遜,說了臟話罵了他們。丈夫嘲我發火,說孩子這么小,一點小事我就這么溺愛孩子,大吵大鬧,長大不知道兒子會被我寵成啥樣,說我小題大作,我無語,無奈,默默撫慰著兒子,不管他們怎樣說,我依然堅持著自己對兒子的那份疼惜,一如我那倔強的性格,我行我素我愿意。
之后的日子里,因為太依戀父母的緣故,帶著兒子我回了娘家。畢竟是自己的血潑之地,回了自家覺得渾身自在,無拘無束,不用顧忌在婆家,早上起床晚了,村上人說三道四,說你新媳婦兒懶啦,什么的,可以睡到自然醒。
所以帶孩子期間我很喜歡回媽媽家住,不是小住,而是長住,一住便是小半年或一年。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終是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寒冬臘月天,外面飄雪飛舞,蹁躚在空中,在家中也能聽到嗦嗦的落雪聲,透過窗欞,眺眼望去,白壓壓的一片雪白。的確很寒很冷,媽媽讓我睡在被窩里照顧好兒子,早上不要起床,她做好了飯端給我吃,怕小外孫凍到了生病。當媽媽端飯給我的時候,其實我也有感動,真的很感動,都為人父母了,還被媽媽這樣疼愛著,伺候著,心中多少有種愧疚,說不出的愧疚。我時常在想,這些恩賜都是我欠著母親的,等待以后定要好好報答。
在我和父母的精心照顧和呵護下,兒子一天天長大。三個月會翻過,六個月學會坐,到了九個月便可以以手為足,學會了爬。九個月是兒子最胖的時候,那肥嘟嘟的小身材,喜壞了人,是那般可愛,那般招人喜歡。于是呢,我為兒子攝影作了留念。留住他童真的一瞬間,等待將來長大后讓他自己看看。
帶兒子的期間,雖說勞累但我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除非兒子有時忽然夜間生病發燒,使我夜不能眠,心疼徹骨。媽媽告訴我,我們小時候她老人家也是這樣照顧我們長大的,問我現在終于體恤到他們的苦心了吧?我說,是,我已經體會到了他們為人父母的不易。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兒子一周歲了,在過周歲生日的時候,親朋好友們都送來了溫馨的祝福,為兒子舉辦了周歲慶典。真的很奇怪,那天兒子在我松開手的時候,慢慢學會了走路。是媽媽在他后邊邊說著什么民間俗語,我也聽不完全懂的,一邊在兒子后邊用把刀虛擬的砍開一道看不見的鎖,說砍開后兒子就不再被腳鏈所絆,就會走路了。還果真奇跡了,真怪了,兒子那天真的撒手可以小心翼翼地自己走路了。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一會歪這邊,一會歪那邊,像個不倒翁。媽媽卻說,像個大螃蟹走路,惹得我們全體哄然大笑。
都說孩子是嘴隨腿的,一學會了走路,便慢慢開始學會說話。當第一次模糊地從兒子囗中聽到“媽媽”兩個字的時候,那心里的滋味,說不好,是感動,是欣喜,是若狂,是……無法表達的言語。淚兒,濕了我的眸角。媽媽說“感到幸福了吧”我點頭“嗯”喉嚨有點哽咽。這,想必就是做母親的幸福吧!我體會到了!
緊接著,兒子學會了叫爺爺,奶奶,爸爸什么簡單之類的語言,雖然吐字還不清。
一年半的時間很快,轉眼,兒子一歲半了。在老家,有的孩孑剛出生就被丟在了家里,留給老人照顧,外出打工找錢去了,我,算是出門晚的了,把兒子帶到會走路,帶到一歲半。再不出門,怕鄉窩窩的人,又要說我懶,光帶孩孑不出門掙錢。也迫于經濟原因,我終是讓兒子做了留守兒童,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走的時間細雨綿綿,淅淅瀝瀝,打濕了我的衣裳,也打濕了我的心。
父母勸我晚些時日再走,說兒子太小了,多可憐。他們的眼眶也是濕淋淋的,舍不得小外孫,也舍不得我。但沒辦法,終究是要走的,早痛晚痛定是痛了,我索性一眼不回,絕情地走了。模糊的聽到兒子叫“媽媽”的痛哭聲,我依然狠心地頭也不回,因為怕一回頭,就再也不忍心走了。
朝夕相伴的兒子,帶給我的快樂很多,走后的日子里,時常念起兒子。念起便是心里的陽光,心里的暖,也是含著淚的開心。
在八個月的煎熬后,春節回家第一次與兒子團圓了。回去后門是上了鎖的,鄰居說是兒子生病了,奶奶帶他看醫生去了。我們焦急萬分,騎摩托車找到了醫院。第一次看見兒子憔悴的樣子,我的眼淚 “唰”一下子奪眶而出。原來兒子腹瀉加發燒,我抱著兒子,那心疼勁說不上來。第一次團圓陪兒子過春節,很快樂。
接下來的日子兒子依然留守在家,我們繼續外出打工。漸漸地,時間久了,起初對兒子的不放心,也變得慢慢放心了,但牽掛依然如初,思念依然盤旋于腦海。畢竟,不在兒子身邊,多少會有些愧疚。
彈指間,四年光陰過去了,兒子有了個可愛的小妹妹,便是女兒了。
女兒的出生更使我們感到幸福。
常聽老人說,“一兒一女一枝花,多兒多子多冤家”,很慶興,上蒼的眷顧,賜我一兒一女。女兒不用說,更是我們的掌上明珠。女兒和兒子一樣聰明,活潑,可愛,惹人喜歡。同樣的被我帶到了一歲半,被丟在了家里,照舊是做了留守兒童。對于這點,一直是我心中隱隱作痛,卻又無可奈何的事情。我作為母親,對不起孩子們,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沒有媽媽相伴,這是孩子心中最真最痛的缺憾,我能體會得到。雖然他們口中沒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細細想來,我們那個年代的孩童,其實最幸福了。至少可以與父母日夜廝守,雖說窮點,但精神得到關愛,心靈上得到撫慰,這,才是比擁有富裕的生活更幸福的事兒了。
常常跟同事提及,我都會感嘆說自己不是個稱職的母親。
時光悠悠,歲月蹉跎,不經意間,九年光陰過去了。兒子九歲了,女兒五歲了。昨天電話回去,還聽到女兒叫“媽媽,你們什么時候回來呀,我和哥哥好想你們啊”
我又一次濕潤了眼眶。“寶貝兒們,你們等著,馬上快到春節了,今年爸爸媽媽一定回家陪你們過年,想要什么,盡管提出,一定滿足你們”,電話那頭兩個寶貝搶著要什么,什么的,我掛了電話,淚抵制不住的往外涌。
孩子們,真心的跟你們說聲對不起,讓你們的童年里沒有媽媽的影子,沒有母愛的陪伴。我想這也是所有拋棄孩子在外打拼的父母,都想吐露的一句真言!
孩子們,今年爸爸媽媽一定回家陪你們團圓,過個幸福的春節!
【回家陪孩子們團圓散文】相關文章:
期盼團圓散文11-11
火車帶我回家鄉散文05-02
夢里夢見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散文12-19
回家作文素材12-11
垃圾回家說課稿11-06
春節全家團圓手抄報12-06
中秋團圓的黑板報09-21
團圓的反義詞介紹01-15
團圓飯作文(最新篇)04-18
回家高二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