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孩子,父母的試金石散文

時間:2021-05-14 10:30:2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孩子,父母的試金石散文

  中考后,兒子的兩個一起從3歲玩大的發小請客聚餐。三個小伙伴吃了大盤雞和碰了大杯啤酒后,不無感慨地說:“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啊!”兩個小伙伴在羨慕著兒子有個好爸爸外,對兒子的境遇是無比的仰慕,對兒子的學習成績更是佩服。三個人大發了一通感慨,一個說我父親就會打麻將和賣涼皮,我的姐姐都會做個生意,看來我這輩子是完了,想當了大學生是不可能了。一個說我媽媽又給我生了一個弟弟和妹妹,我還得幫忙做家務和賣東西,學習就根本沒時間去學了。

孩子,父母的試金石散文

  回來聽兒子這樣一說心中也是萬分的激情澎湃。的確這三個孩子都是在我眼皮底下一天天長大的。從2歲開始一直看到了如今15歲,從懷里抱著的嬌嬌兒變成了如今的高高大大的孩子,他們的一顰一笑都經常在腦海里晃動。

  人生的起點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家庭教育的差別。孩子的內心是一張很純潔的白紙,怎樣涂鴉首先取決于父母的教導,父母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有句諺語說的不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起著關鍵性的因素。因為父母所處的環境讓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了父母的愛好習慣。父母做生意,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里就學會買賣東西的應對策略。父母愛打麻將,孩子就在身邊學會了出牌的方法。潛移默化,日復一日,孩子們隨大人的愛好也成了一種習慣。

  父母喜歡什么也會在孩子身上把它發揚光大。比如父母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必然會在孩子們的身上把自己未了的希望去實現。父母喜歡的那一樣專長一定會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有時孩子們對這些專業的知識很不想接受,積極地以自己的方式消極抵抗著,可是畢竟自己還是弱勢的,抵不過父母的高壓,被動接受著,慢慢地這種高壓式的知識填灌被一點點補充著那空白的心靈,當到真正進入學校后發現的確不錯,在驕傲的成績面前自己可以自豪地昂起頭來,俯視著同學們仰視的目光而沾沾自喜。本枯燥的學習成了前行的動力,自己也學會不用父母的催促發奮努力了。

  我也曾是渴望兒子成為我夢想的替代品。在兒子身邊的日子里給兒子報了書法班和英語班,因為我喜歡書法,英語是為了將來孩子不為英語學習的枯燥而提前培養的。學習半年后,兒子寫字的風格逐漸有了完整的雛形,看著有培養的前途。英語學習兒子雖然是極端地不愿意去學,可是為了應付老師放學時的過關背誦,而硬是用漢字的形式把課文一一背會,這樣雖然發音不規則,但是只要是背誦的多,則能熟能生巧,把詞組和語法也會記憶于心的。

  這樣的學習僅僅持續了半年,當我離開孩子,打電話問兒子的報班的情況后,兒子一直說還沒有開課,督促孩子的爺爺奶奶,因為他們對教育的漠視,對兒子的課余愛好是極端不支持的,還說孩子既然不想去學就算了,不要強逼孩子了。我在電話的這頭只好慨嘆:可惜,鞭長莫及了。

  如今兒子的書法在班里是人人稱贊,而兒子的英語成績是平平的,不管怎樣的努力都是收效甚微。我在責怪著兒子小時候的抵制和貪玩,為自己現在的英語成績處在下游而嘆息。兒子其實有點后悔當時的不堅持。可是這些年我準備給孩子報班時兒子的第一反應就是:你就是交錢了我也不去學!我知道兒子的牛脾氣一上來我是真的沒辦法的,只有嘆嘆氣不再說什么。

  在老家有時和騎友們騎車到大山深處,到農村的角角落落游玩,看到地處偏僻的孩子的學習狀況,為他們的未來擔憂。其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我卻越來越感覺到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內涵。在幼小時如果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教育該多好啊!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多的了解一下山外的世界,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們就像地上野生的植物一樣,憑著老天的賜予默默的生長著。

  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為了下一代的成長,把家安居在教育條件好的城鎮,可是卻很多疏忽了對孩子學習和思想上的引導,讓本是一棵很茁壯的幼苗過早了失去養分漸漸枯萎了。

  在孩子幼小時積極培養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這首先得從自身做起,給孩子讀圖書,聽一些錄音帶,讓孩子多了解一些新事物,讓她們對學習感興趣。我經常會給孩子說一些事情,兒子會好奇地問:“媽媽,你講的故事在哪里看到的?”我于是便會抖動手中的書說:“在這里,這里有很多故事,可好聽了。”

  其實讀書也是一種很枯燥的事情,我也懶得去讀書,可是為了給孩子做榜樣,自己要裝模作樣的去看,這就是環境,在兒子學習時自己也學習了,孩子便不會再說父母什么,只有更加努力的學習。

  有段時間兒子對我天天抱著電腦非常地反感,對他父親告狀說:“我媽媽除了天天玩電腦外,什么都不干。”聽到兒子的.抱怨后我和兒子說:“你看我天天上網,我不是在玩,我也在不斷地充實自己,我在學習,我在記錄我的心得,我的心路歷程,我也在寫的同時排解心中的煩悶。”當我把我的一篇篇習作展現在兒子面前時,兒子不再言語了。

  其實母親的言行和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在孩子還掌握不了自己前行的方向的同時,要積極地給孩子指導和鼓勵。

  以前我從不喜歡贊賞兒子,總能看到兒子不盡人意的地方,除了指責就是看不順眼,我們兩人的戰爭經常爆發,兒子經常認為我不是他的親生母親,還離家出走兩次,對我充滿了敵意。

  在初二和兒子離別5年后又回到了兒子身邊,我們的戰爭可謂到了白熾化的地步。那時我們經常爭吵,我則氣的是恨不得一腳把兒子踢出門外。在一次很激烈地爭吵后我生氣極了,去找朋友們訴苦,最后得到朋友們的指示后得出的結論是:孩子到了逆反期,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總擺家長的架勢,孩子們是不服氣的,反而更增添了他們反抗的情緒。要適時的夸獎孩子,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回家開始用另一種方式和兒子處事,兒子反而對我的溫和應對沒了辦法,態度也緩和了許多。慢慢地我們不再爭吵,兒子每做一件讓我高興的事情我便開始贊揚,以后兒子又做了很多讓我高興的事情,讓我越來越喜歡起孩子來,兒子也越來越善解人意,細致地照顧我的衣食起居,原來自己不再那樣強勢,多少溫和一點換來的竟是這樣的多。

  兒子的各方面表現的都不錯,我也在人前人后不自覺的夸獎起孩子來,兒子又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一年來我們相互包容著,忍讓著,相處地竟是那樣的融洽,每個見到兒子的人都說兒子真讓人羨慕。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優秀,可是每一個家庭的環境各異。對于做錯事的孩子不要太嚴厲,應該和顏悅色地諄諄教導,讓孩子從內心感知自己的錯誤,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對做事的看法。

  經常批評孩子會讓孩子不自信,因為孩子的生理正處在轉型期,一點點的情緒起伏都會決定孩子的性格取向。

  不要在外人面前指責孩子學習差,不懂事。那好像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簽:你不行!你真不行!因為這是最親的人給自己的下的定語,說你不行,不行那就破罐子破摔吧!于是越來越差,直到讓父母和自己徹底失望。

  我曾看過一個家庭教育的案例,由于父親的堅持,天天給孩子送中午飯,剛開始孩子以為是父親監視自己,最后在一個雨天,看到冒雨來學校給自己送飯的父親徹底感動了,開始發奮學習,從班里最后一名一直前進到班級第一名。

  我從小就不喜歡父母在外人面前說我的不好,一直反抗著,越說我不好我便一直抵抗,越抵抗父母越不喜歡。其實如果教育得法,都換一種方式相處,那樣也許對于性格的形成是有很大影響力的。

  人都在后天學習中不停完善自己。父母都會為自己的孩子盡最大的努力做著自己應盡的義務。

  愿父母多學些心理學,多理解點孩子,這樣孩子便會付出那本善良的心對你,你會受益無窮的。

  多欣賞一下自己的孩子,其實孩子本來就是很優秀的,看你怎樣去贊賞他,讓他的潛能發揮到最大。

【孩子,父母的試金石散文】相關文章:

試金石的成語解釋01-12

父母之愛散文05-02

父母對孩子的新年寄語03-03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課文03-20

真正成功者的試金石的勵志文章05-18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優秀教案01-19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優質教學設計03-16

高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導學案04-30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設計(帶反思)04-30

高二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課文04-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不卡精品 |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午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