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早日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脫散文
我有一個女兒,從小喜歡畫畫。只要是書本上有適合畫的畫,她總是拿來紙筆透著畫。每當我到書店買書,她也常常纏著我買各種各樣的繪畫書,尤其是卡通畫方面的。有一次我心疼錢,不想給她買,她竟然在書店里大哭不止,哭得臉都憋紅了,無奈只好給她買了才作罷。還有一次我教她畫電扇,畫畢,女兒忽然拿起筆來在電扇的頂端畫了個小按鈕,說是要固定方向用的,差點把我樂噴了。見女兒在這方面很有前途,我特意把她送進了美術培訓班,甚至一度萌生了將來讓她報考美術專業的念頭。
可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女兒的書包越來越沉,作業越來越多。每天就像個作業機器一樣,先是自己做,后來我幫著做,作業多的時候不顧勸阻干脆讓我直接念答案。成績是上去了,可女兒畫畫的天賦卻泯滅殆盡。一大摞繪畫書都被她和她的小伙伴們疊了紙飛機很是令人痛惜。
我是師專中文系畢業,一直從事的是小學語文教學,平時喜歡寫一些東西,發表了許多篇文章,按說教起書來應該是駕輕就熟的。但工作起來老覺得有點別扭。好好的一篇文章,韻味十足,可偏偏心里想的東西不能盡情去發揮,否則就會被學生和聽課的老師和領導們批評為離題萬里,不著邊際。只有照本宣科地圍繞參考書去分析,同學們才易于接受。考試的時候更是這樣。曾經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里聽到這樣一則廣而告之,一位家長問孩子把彎彎的月亮比喻成大大的'香蕉被老師判為錯題的原因時,孩子委屈地說老師只能讓他們把彎彎的月亮比喻成小船,否則不給分。如果說這則廣告只是宣傳的話,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卻深深印在了我的記憶里。那是一次期末考試給三年級看語文卷子,在一道閱讀題里,問本段的寫作順序是什么,短文里除了明顯的時間順序外,先總后分的順序十分明顯,可按標準答案是時間順序,一部分同學總分順序被否定。我極力要求也算對,但有的老師卻說那是結構,不是順序。天哪,才三年級啊,不就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嘛,何必那么死板教條,無奈少數服從多數,只好作罷。
本來圖書館里有很多書,五花八門,門類齊全,學校也因此花了不少錢。但這些本來應該讓孩子們長知識的書籍。書卻好像專為應付上級檢查一樣,完好無損地束之高閣,檢查一過,圖書室的大門便被鎖得死死的,孩子們想要看到心儀的書簡直比登天還難。我就像一個教書工具一樣,每天用華麗的詞藻把“來自大自然中的花朵”按程序風干,制成看上去還算漂亮,實則枯燥無味的“標本”,既省心又省力,個中苦澀只有內心感知,反正成績下不來就好。
女兒經過十年寒窗的苦讀外加一年復讀,終于如愿以償地考上了保定華北電力大學。一下考場,把書以四毛錢一斤的價格統統賣給收廢品的了。我說一旦你就不怕考不好復讀再用嗎?她說,即使考個賴大專也認了,學習太累了!多么希望像女兒一樣的孩子們早日從應試考試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啊!怎奈國家倡導素質教育很多年,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是平民子弟改變命運最公正的砝碼,比奧運會還要公正,一旦介入其他考評辦法,諸多外界因素就會乘虛而入,教務公平就會大打折扣。素質教育難以推廣,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風氣的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女兒在大學里出色地完成學業的同時,報了學校的課余美術班,她說要把童年失去的快樂找回來!我同時希望國家早日出臺更合理的政策,還更多的孩子快樂的童年!
【讓孩子早日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脫散文】相關文章:
桎梏人情散文欣賞05-01
物質從空間,空間從思想散文11-28
解脫煩惱的秘訣勵志故事03-05
散文:讓花香彌漫12-14
讓孩子自立的勵志故事03-24
墓中的孩子01-19
曾經那么自以為是,錯把離開當解脫 散文05-02
往事從葉子的脈絡里浮出散文賞析11-05
讓愛地久天長怎樣散文11-11
讓孩子學圍棋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注意力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