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的孩子散文
第二次離家,獨自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從北國到南國,一夜輾轉,竟有種時空轉換的感覺。記得第一次離家,那時還有初上大學的興奮,有對未來近乎盲目的憧憬,還有對遠方的向往,所以一切的離家情緒都顯得沒那么明顯。相反,正覺得天地之大,我一定要憑借自己的努力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那時候僅僅覺得從此以后這個世界都是你的了,沒有任何的雜念,只想通過大學四年的努力為自己以后找到獨立面對著這個社會的資本。那時候,面對家長的囑咐,還有種不屑之感,總覺得自己很強大,自己能夠獨立的承擔這一切。
而這一次離家,身邊沒有媽媽不厭其煩的囑咐,獨自拿著行李坐上火車竟有種離別之感。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坐了下來,看到周圍的人行色匆匆,神情冷漠,自己不免有點傷心,又想起了媽媽和過去的那些朋友,讓我覺得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怎的,眼淚突然溢滿了眼眶,想哭的沖動不止一次的襲擊了我,我雖然忍住不哭,但我還是覺得內心在顫抖,我說不清楚這是突然而來的孤獨感還是對于家和媽媽的不舍,就好像我被獨自扔在了人群之中,一切都需要我自己去承擔、去獨立。雖然這些一直是曾經想象的,但是當這一刻已成為現實的時候,自己的心里還是不能忘記自己還只是個孩子。一切真正靠自己時,才想起自己還是需要有個依靠的。
當火車啟動,假期與舒適便頭也不回的被我丟在腦后,這時候不會因為爸媽早早的把自己叫起來而抱怨嘀咕了,心中卻沉甸甸的像壓上了一塊石頭。至少前方,還不知道面對的是什么。第一次,對自己的未來有種渺茫之感。濟南正值大霧,這霧氣茫茫的一片正適合我的心境,我仿佛丟失了那種對未來只有我才有的絕對相信,突然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產生了懷疑。在別人眼中,我從來都是那種有想法有行動的人,仿佛什么困難挫折都打不到我,他們認為我有特殊能力,能把所有的問題都轉到積極的一面來。但我自己看我自己,我覺得自己并不如想象中的堅強,或許是因為自己好強了,所以總是讓自己顯得很能干。現在,我面對自己的內心,更多了一份坦然,我愿意用眼淚釋放所有的一切,我更相信自己是平凡的人,漸漸的,讓自己有了喘氣的機會,也讓自己不再那么幼稚,不再那么彷徨。
離家的前一夜,媽媽和我聊了很久,從我的小時候一直聊到現在的我。只是記憶的模糊早已讓我忘記了小時候那個調皮搗蛋的自己。從媽媽的言語中,我能看出自己小時候確實不是省油的燈,媽媽的嚴格管教讓我改掉了很多的壞毛病,我也漸漸的從一個丫頭片子長成一個大姑娘,媽媽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只是我,一直由著自己的性子在一路摸索,媽媽從小管我管的嚴,但對于我的想法,是絕對不會干涉的,所以我很感謝,讓我一直這么信馬由韁。平日里,我最依賴的媽媽,但是因為長大卻不得不離開,自己學著飛翔。我常常告訴自己,要爭氣,不能整天兒女情長。雖然長大要離開家自己找方向,但這些都是過程,收獲的還不是自己的成長。離家的孩子,才最容易收獲成長。
其實,每當這個時候,朋友的.關心也常常讓我感動。他們及時的短信和電話總能讓我有種被關心被呵護的感覺。我知道,無論怎樣的離別,無論是天涯海角,他們一直都在,當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一直陪在我的身邊。上了大學,好多之前還不錯的朋友也漸漸的失去了聯系,讓我不禁相信時間和距離是任何感情的殺手,除非血濃于水的親情和那種知己般的友情,否則一切都在這些大潮里消失了。當我們還在感嘆時,想回頭看看,也發現,連過去能和自己說說話的人都沒有了,那豈不是一種可悲!離別,送走的何止是一段時光啊,還有那些曾經陪自己走過那些時光的人們啊。
我抬起頭看到遠方,自己選擇的路何必躲躲藏藏呢。每一條路其實都有崎嶇的地方,關鍵是走路的人如何行走。像我們的父輩,勤勤懇懇的走了一輩子,安心于自己的土地,辛勤耕作,給我們開辟了一段較好的路況,可路畢竟是自己走的,旁人代替不得。于是我們也開始了自己辛勤的開路,這個過程,是艱辛的,可能不止痛苦,可能有過絕望,但作為離開父母、離開家庭、離開故土去尋找另一片天地的我們來說,這才是必修課。一時的舍不得和一時的脆弱我都把它們看做前進的開始,因為只有在反思中否定,只有在反思中才會有進步。那暫時的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說,霧再大還會有太陽出現,離家,或許又是為下一個團圓做準備吧,我們為何不讓這中間的過程變得簡單而又值得回憶呢?
【離家的孩子散文】相關文章:
肥嘟嘟離家記的經典童話故事02-27
圣母的孩子01-21
倔強的孩子11-20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