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綴流年的散文
感謝老朋友們的盛情,很榮幸地回到闊別已久的虔城,在局招待所小住幾天。
幾年不曾到市局,已人是物非,一幢新辦公大樓在虔城的行政規劃區拔地而起,蔚為壯觀。大樓依山傍水而建,顯得高大宏偉。
這里除了有這條古老的貢江,還有幾處人工湖的旖旎風光,每到春夏季節,江畔湖邊香樟佇立,楊柳依依,碧玉般的柳絲倒垂于水面,在微風下蕩出一泓泓輕柔的漣漪。置身于此,似領略了太湖之美韻,身沾了西湖之靈氣。每到太陽落山,沿江兩岸即彩燈閃爍,映照著泱泱江水,反射出粼粼波光,具有現代城市布局的街道干凈整潔,整個城市綠樹婆娑,大街小巷點綴著奇花異草,顯得美輪美奐,和諧自然。
幾天小住感受不少,但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夜幕降臨時,從江邊傳來的時近時遠的胡琴曲。那凄婉憂傷的曲調隨著主題的舒展而舒展,夜色的深沉而深沉。那凄婉的《梁祝》,深情的《知音》,讓月兒躬身凝聽,讓星辰放慢了眨動的眼睛。可以聽出演奏者指法嫻熟而自然,運弓得法而專注,這分明是胡琴在說話,心靈在嘶鳴,哀婉幽怨,如泣如訴,怎不令人為之動容!
由于琴聲的吸引,次日夜晚我循聲而去走近拉琴人,感悟這憂傷的心曲,追尋主人的“弦外之音”。我想,拉琴人一定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愛恨情仇,或心里藏著某一段鮮為人知的事情……
果不其然,悲曲來自江邊的那間民房。此人是一位五十開外的中年男子,他的腿有些不方便,年紀并不算大,但歲月無情,滿頭青絲早變成銀發,佝僂的身軀,黝黑肌膚就像江邊那飽經風霜的老槐樹。
從我一位同事那里了解到,他叫楊柳青,是江邊村人,住在這個低矮的土屋里有好幾十年,每逢明月當空,抑或是漫天星辰的夜晚總能傳出這哀婉的琴聲。他的故事足以和《梁祝》媲美,也可稱之為二十世紀新葉的阿炳。
二十幾年以前,貢江流域暴雨連連,山洪爆發,那洪水就像一頭張開血盆大嘴的獅子,發了瘋似地咆哮而來,漫過了長堤,淹沒了村莊,沖毀了良田,方圓數十里成了汪洋一片。那時候,楊柳青的媳婦剩下一個女兒剛滿月,一場災難就此降臨……
端午節前一天的下午,這場洪水洶涌猛烈如脫韁的野馬,滾滾的洪峰撲向女人和襁褓里的孩子,一切都在一片汪洋之中。奄奄一息的女人在掙扎中撈到了一只腳盆,順勢將女兒放進盆里并奮力推向岸邊,女兒得救了,而母親卻被無情的洪水吞噬了年輕的生命。此時是教師的楊柳青為了疏散學生轉移的過程中也未能幸免,被洶涌的洪水卷到了江心,會水的他在與死神的搏斗中最終還是失去了一條腿,幸虧被及時趕來的解放軍救起才撿回了一條命。
失去了妻兒和家園的揚柳青痛不欲生,他幾次想尋妻子而去,可就是舍去不了死里逃生的`女兒,在當地政府和眾鄉親的幫助下他總算堅強的活了下來,拖著一條殘腿的他與女兒相依為命,在極度貧困的日子里漸漸將女兒撫養成人。
窮苦家庭出身的楊柳青當時是一位出色的師范畢業生,在離家不遠的小鎮里當小學教師,媳婦就是鎮子上的一位農家少女,俏麗俊秀,嫵媚動人的她,與多才多藝的楊柳青一見鐘情,情竇萌動的女孩將愛的信息向他傳遞。鐘情的戀愛終于讓他倆心心相印成了夫妻。婚后的小日子過得和美而甜蜜,相親相愛,如影隨形。而這場災難卻徹底地撕碎了他的好夢,斷送他的美好前程。
往后的日子,楊柳青因腿殘無法重新站上講臺。但為了女兒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楊柳青身殘志堅,無論生活有多么艱難都不能讓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受難。天無絕人之路,楊柳青靠著家傳的手工木刻手藝雕刻工藝品,為貼補生活的不足而換些零錢。
女兒在一天天長大,懂事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好讓腿腳不便的爸爸過得舒適而恬靜。苦難磨練了意志,窮困催化著孩子幼小的心靈,就在孩子19歲生日那年如愿以償的考上了大學。對孩子來說圓了大學之夢是何等的幸運,而對于身帶殘疾的爸爸又將踏上新一輪的苦難征程。楊柳青沒有氣餒與退卻,而是以更驚人的毅力,強忍著殘肢不時的疼痛,夜以繼日的創作,盡量多出些產品,哪怕是多一分錢也能讓女兒在學習上多一分安心。
命運多舛的楊柳青辛苦沒有白費,眼前出現了久違的曙光。生性聰明的女兒在大學很努力,在班上的成績一直遙遙領先。臨近畢業時的人才招聘會上,以其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專業素養,博得了多家大公司的青睞,在畢業后不久就與一家國有控股公司簽約,從此有了自己理想的職業和不菲的收入。
女兒深知今天的幸福是來自不易,在參加工作之后的那些日子里,總是抽空回來陪伴爸爸。做飯菜以爸爸所喜歡吃;聊天說事以爸爸所喜歡聽;購買衣物以爸爸所喜歡穿,可謂百依百順,孝敬有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兒再孝敬也只能在爸爸面前長大,不能在爸爸身邊“開花”。就在那一年的中秋節,女兒終于喜結良緣,就在女兒出嫁的這天,父女緊緊地抱在一起,想到了九泉之下孤獨的媽媽,想到了這二十幾年的艱辛,爸爸悲喜交集,老淚縱橫,女兒悲從心起,哭成了淚人。此情此景讓迎送的親戚朋友喉頭哽咽,跟著熱淚漣漣。從這天起女兒脫離了爸爸的懷抱,姻婭皈依,自立家門。
女兒非常希望,爸爸從此以后能跟她們一起生活,讓他休養生息,為他養老送終。可倔強的爸爸怎么都沒有答應。在他看來,女兒終于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和家庭,終于了卻為父的一樁心病,同時也能向九泉之下媽媽報送佳音,讓她分享這份喜悅,這份光榮。
父親再三告訴女兒“看到你能有今日的幸福,為父我心里很欣慰。俗話說得好‘百世修來同乘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婚后生活沒有一帆風順,但只要風雨同舟,總能殊涂同歸,就能幸福一生。你們工作忙,以后就盡量少來看我,不要因為我而影響你們的學習和工作。再說你媽媽經常都會“回來”,生前我倆相敬如賓,死后我倆陰陽相牽,我要留在這里多陪陪她,人在陰間照樣會寂寞,作為丈夫我不能在她需要時而離開……”
流年似水,午夜夢回。妻子走了二十幾個春秋。然而,那些曾經令他感動的情和忠貞不渝的愛,即便時光在過二十年也難以忘懷,愛妻的離去一直就是他長久的恨,長久的思念和牽掛!
二十多年來,每當夜深人靜時,幻覺中總會看見妻子在這個時候回來,回到他的身邊,坐在她的面前深情地凝望著他,還是跟從前一樣相夫教子,賢惠出眾,并不時地叮囑“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在合適的時候找個善良賢惠,能夠一起過日子的女人,相扶數伏數九,相伴春夏秋冬。”
又是一年的中秋佳節。暮靄尚未散去,月亮剛剛出來,楊柳青和往常一樣坐在門前面的竹椅上,手握一把被松香粘滿了琴筒的胡琴,癡癡地凝望著西南方的那片林地——妻子長眠的地方。此時此刻,貢江的流水再歡暢也揮不去他對亡妻的想往,中秋的月光再明亮也溫暖不了他內心的那份凄涼,月圓之夜是妻子的祭日,每到此夜總會情思不斷,黯然神傷!
此時的楊柳青,最期盼的就是愛妻也能和嫦娥一樣踏著彩云飄然而至,他要向她傾述心中的思念,眼神的幽怨,讓她傾聽令人肝腸寸斷的琴聲。他校準琴弦,把住音準,深情地中拉起了《真的好想你》。凄美而纏綿的曲調就是他內心的期盼,深情而悲憫的顫音正是一個鰥夫對已故妻子的呼喊。
一曲終了,楊柳青點燃案頭的香燭,打開一瓶白酒和擺上妻子生前愛吃的月餅,對著月亮將酒杯一字排開,輕輕地將酒斟上,心里念叨“又是一個中秋之夜,我想天上人間應該一樣,我倆雖陰陽兩隔,但你知道,我的心始終沒有變,我永遠屬于你。中秋之夜,天上人間盡歡顏,可沒人知道我對你的思念,更無人知曉我內心的凄然。值得高興的是,女兒生前之債,也宜隨分還她,如今她幸福美滿,你也不必再為之牽掛,抑郁悵然。”
夜深了,賞月的人們帶著各自的歡欣,懷著美好的憧憬走進夢鄉,但楊柳青那凄婉的琴聲卻久久地縈繞于夜空,傳遞到漫無邊際的蒼穹……
次日,人們發現,楊柳青帶著對愛的依戀,也帶著人生的遺憾于昨夜奔妻而去,離開了深愛他的女兒,離開了這個讓他堅守了一生的地方
……
【情綴流年的散文】相關文章:
輕叩流年夢,墨潤繾綣情散文04-30
偷渡流年散文04-30
嘆流年散文11-28
流年似水的散文11-17
流年的淡香散文11-09
關于煙火流年散文11-19
蒙山情散文11-09
殤情散文11-05
左手流年,右手繁華散文11-13
我的流年,你的路過散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