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營養餐散文
暖暖的陽光灑在明亮的教室里,一盒牛奶、一塊面包、一個雞蛋,正擺在孩子們的課桌上——第二節課,添加營養餐的時間到了。山里的孩子們,從今年秋季開始每天就要享受這免費的營養加餐了。
這是我們,我們的父輩們,夢里都不敢想象的奢侈與幸福……
深冬里,母親總是天不亮就起床,把那沾滿霜花的柴禾抱進灶屋,在昏暗的油燈下,開始忙碌,白色的煙霧和蒸汽慢慢在灶間擴散彌漫,一會兒就淹沒了整個灶屋。
任憑舀水聲、切菜聲、鍋蓋磕碰鍋沿的聲音怎么熱鬧,我總是賴在被窩里。
“吃飯了,吃飯了”母親從門框探過頭來,輕輕地喊著我和哥哥。哥哥乖乖地從被窩里爬出來,穿衣服疊被子垛被子。而我總是多賴一會是一會。“粥都涼了,快起來吃吧!”母親一邊用圍裙抹著手,一邊走到我的枕邊。“又是粥!”我心里暗暗地想,把被子蒙在頭上。哥哥猛地把我身上的被子抻走,我嘴里叨叨不滿身子縮成一團,順著炕席骨碌一個來回,終究受不住屋內的寒氣,爬起來。看見火盆上正咕嘟咕嘟地冒著氣,趕緊穿好衣服,湊過去——酸菜粉條!小米干飯,酸菜粉條,是這個冬日里溫暖的早餐。可是吃飯的時候,母親不吃小米干飯只喝小米粥,父親不夾菜只是泡酸菜湯。等我們吃完的時候,我們的銀色鋁飯盒早就裝好了。不用去開蓋,就知道里面的東西——小米干飯、酸菜粉條。
背著書包,手里拎著尼龍網兜飯盒,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多少有點不自在。因為,班里的軍軍、小敏等中午都帶面包了或者方便面了。好在,我會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把它們塞進桌斗里。中午的時候,趁著大家都出去玩或者回家吃飯的時候,放到教室的土爐子上溫熱,再悄悄吃掉。
可是那個中午,偏偏天氣極冷。那些淘氣的男生,整個中午都圍坐在爐火的周圍。我悄悄的回過頭去,有的正把腳搭在土爐邊上,有的用棉襖袖子抱著爐筒子,還有的拿著爐鉤子在那里扒拉來扒拉去。我坐在板凳上蹭來蹭去,幾次把手伸進桌斗里又縮了回來。做幾何題,三角形在面恍恍惚惚,卻找不到對應的邊和角。使勁的翻著書頁,生怕肚子咕咕的叫聲被誰聽見。爐子的煤他們鏟了一鏟又一鏟,爐蓋子被他們蓋上又打開,始終卻沒有離開的意思。我實在有點坐不住了,于是,悄悄地把手伸進桌斗里,小心翼翼地摸索著,解開網兜子,輕輕打開飯盒蓋。把頭伸向桌斗,拿起羹匙,舀了一口小米飯放進嘴里飛速地嚼起來,全然不去管它的冷熱與生硬。再去舀酸菜,一條長長的細粉條在羹匙外面徘徊著,怎么左翻右繞就是拾不起來。
“啪”,就在我即將把粉條鏟進羹匙的那一刻,飯盒蓋子一下子打落在地上,那聲響猶如地雷爆破。“酸菜,哈哈”“小米飯!”那幾個圍著爐子的家伙,一下子聚攏過來,瞬時把我團團圍住。
我彎腰撿起飯盒蓋。小敏一手拿著半塊面包,一手使勁地推推我,“有小米粒呢”。我趕緊抹抹嘴巴連同下巴頦。“頭上還有呢”小潔伸過手來,輕輕幫我抹去額頭上那幾粒黃燦燦的米粒。現在想起來,蓋上飯盒蓋子的手一定是顫抖的,因為我的眼淚一直在眼眶里打轉。他們又去圍爐子了,我蓋好飯盒蓋,裝進網兜,就像隱藏爆炸物一樣把他們塞進桌斗的最里面,用書包壓上。趴在書桌上,肚子早已忘記了叫喚。
十幾里的山路,似乎比往日加長了許多,軟軟的步子總也邁不到家。母親早已擺好了碗筷等著我們吃晚飯,秫米粥,熬白菜。平日里不太喜歡吃的飯菜,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飯怎么沒吃?”收拾碗筷的時候,母親跑進屋來問。
“不餓!”我說。
“不餓!”哥哥說。
我和哥哥相視一愣,笑了。
第二天,母親在小米飯里添加了幾粒大米,酸菜里加了幾塊凍豆腐。兩盒飯,裝好了,擺在楊木方桌上。
“我不帶飯盒了。”哥哥背起書包,走出屋外。
“我也不帶飯了。”我也背起書包,急忙向屋外走去。
“都裝好了,今天是二米飯,有凍豆腐……”任憑母親,追在后面,我們頭也不回。
第三天,母親似乎起的更早,滋啦滋啦在灶間忙個不停,在被窩里都能聞滿屋子里彌散著到那股豬油的香味。我趕緊起床,望見了母親烙了四張金燦燦的大餅,擺在盤子里。“今天帶烙餅吧。”見我們哥倆,沒作聲。母親趕緊塞進準備好的塑料袋里,滿臉的笑意。
于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午餐都是烙餅。在教室里,我可以大大方方的拿出來吃了。當然帶烙餅的日子里,家里幾乎很少吃白面飯了。可是,烙餅在口袋里放了半天,終究不像剛出鍋的時候,那么香脆好吃。甚至有點油膩膩的生面的味道。起初能吃兩塊餅,一塊,到后來只能吃小半塊。母親看著剩回的烙餅越來越多的時候,就開始發面,做紅小豆餡的包子。等后來,紅小豆餡的包子也吃夠了的`時候,哥哥快初中畢業了,基本不帶午飯。我呢,寧愿裝幾塊白薯干,方便而隨意。叫賣熱乎包子的叔叔,每天中午都要走進校園里叫賣一陣,看著小敏等人坐在板凳上吃著冒著熱氣的白菜包子,我想那定是世界上最可口的美味,不能和母親做的冰涼的豆餡包子、書包里干硬的白薯干相比的美味。偶爾有一天,雅琴買了兩個包子遞給我一個,我幾乎沒有嘗到是什么餡兒的就吞咽了下去。
我回家跟父親說,他沉吟了好半天,喃喃地說“唉,人家有錢人家的孩子兜子里裝個塊八角的,想買啥吃啥,多好啊,還是你爹沒能耐,讓你們遭罪。唉,長大了肯定會跟你們的孩子訴苦的——可總比我們那時候要好的多,那時候我們拎個帶耳朵的瓦罐,秫米粥還沒開二遍鍋(熟)就盛點稀粥裝進瓦罐里。走到東嶺上,安頭你大哥坐地上就把粥喝光了,嘴里還念叨著,早晨都沒吃,留著中午干啥,吃完了省心了……”
奶奶說,唉,我們小時候呢,吃白薯秧子都沒有,吃點生蟲子的米糠餑餑,還是吃了這頓沒有下頓的。聽說榆錢能吃,我們就趁著月亮地里摞去,剛爬到樹上就財主發現了,光著腳丫子就跑……
母親說,你姥姥就是連草根都沒得吃,餓死的。……
……
也許,每段年月里都有自己的營養餐,裹挾著時代的味道,養育那個時代的人們。
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們,當他們喝著甘甜的牛奶的時候,他們是否懂得珍惜這個新時代賦予他們的幸福的味道……
【那些年的營養餐散文】相關文章:
那些年我走過的日子散文05-03
嶗山餐霞散文04-29
那些希冀的等待散文04-29
那些年,你曾是我的紅顏散文11-14
高三的那些回憶散文11-03
那地方那些花兒|散文11-19
學車的那些事兒記事散文11-19
珍藏在心尖的那些事的散文11-09
其實我還在回憶那些往事散文11-05
致那些不懂事的青蔥歲月散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