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一切為了學生嗎的散文
當前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可真的是一切為了學生嗎?身為教師,有的時候心理難免有些困惑。
自國家大力弘揚職業教育開始,初級職業學校就一直為了招生忙碌。職業學校的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不同,職校的招生不需要通過考試,要老師說服動員學生入學,而且是春季招生,招收對象是初中畢業班的在校學生,名義上,謂之“分流”。
每年的寒假結束,職校開始招生,初中的分流工作也就開始了。
被分流的當然是班上學習成績中下游的學生。學習好的學生要參加中考,要升高中,不能動了根本。這是政策,也是原則。
分流工作異常難做,主要阻力來自于家長。因為要被分流的是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家長們認為若去了職校名聲不好聽,好像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讓學校打發了似的,而且覺得孩子還小,初中沒畢業就去讀職校不現實,心理上比較偏重畢業以后再做打算。
就句實在話,單憑職校老師的介紹來看,去職校讀書沒什么不好的,特別是現在的形式,工作不好找,沒個一技之長的踏上社會很難找到工作,好多普通大學的學生畢業后因高不成低不就的也只能在家呆著,而社會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職校的學生相對來講畢業后的就業率就大得多,這對一些學習不好、不愛讀書特別是考高中無望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路。
可家長不理解啊,他們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在他們樸素的思想里,他們認定天上不會掉餡餅,好事不會無緣無故的落到自己的頭上的。于是乎家長們很憤怒:動怒的有之,威脅的有之,甚至漫罵動手的也有。
對于學生分流,上面是硬性攤派,學校也很為難,就只好派老師上門給家長做工作。
沒承想這下子惹出話把兒來了。其實想開了也真不能怪家長。自己的.孩子幾斤幾兩家長們心里清楚著呢,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孩子老師能多看一眼就是燒高香了,哪指望老師會為了孩子多操一點心呢,現在老師貼上車錢陪上休息時間跑到自己家里來了,如果沒好處,傻瓜才相信呢,這樣一來,有些話就傳出來了,說老師動員學生上職校是有好處的,動員一個多少多少錢,校長得多少,老師得多少,傳得有鼻子有眼的,和真事一樣。這樣一來,老師上門,家長自然沒了好臉色,別說給家長做工作了,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客氣點的還遮遮掩掩,說些等初中畢業了以后再做打算之類的話;不客氣的,見面就是一通搶白,指責老師憑什么要逼孩子去讀職校,是不是撈了什么好處,噎得人氣都喘不勻。其實誰不想有個雙休日啊,誰想做這出力不討好的事兒啊,可這是工作,不做不成。
俗話說這強扭的瓜不甜啊,聽的話多了,我也就有些困惑了。職校千好萬好,為什么不通過考試錄用學生呢?老百姓最認這條道兒,考中了去念書,那叫一個光彩。即便考不中,為著自己孩子的將來,家長們也會豁出命來找門路托關系讓孩子有書讀的(這是國情,爭起來的東西好,別人碗里的饃饃大),而且畢竟初中畢業孩子還小了點,找工作不現實。再有,我們的傳統教育是秋季招生,你職校干嘛非得春季招生啊,學生畢業了去讀職校不是更好嗎,上不了高中的學生家長也不止于面子上掛不住啊。可現實就是職校要春季招生,也不考試,誰想去誰去。這無形中降低了職校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讓老百姓不懷疑都不行。
再有,職校真的就如職校老師宣傳的那么好嗎?也風聞,職校的老師只在招生時忙碌,那么其它時候呢?再者說,這職校存在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若真的好,為何在家長們心里就留不下口碑呢?家長們反對自個兒的孩子上職校最常說的就是:某某某某去了職校,現在整天在家閑逛;某某某某去了職校,現在學會打架了……想想也是,這些在初中連書都懶得摸、屁股在座位上都坐不穩的孩子真的去了職校就能轉性安安分分正兒八經地念書?而且,固然有在初中學習成績不怎么樣去了職校考上了職高有了份讓人羨慕的好工作,可,那畢竟是少數人。
職校到底好不好,作為一所普通中學的老師其實大多并不知道,只是聽別人說好自己就認為好了。既然這樣,那么上面硬性攤派讓老師動員學生去職校真的就是為了學生的將來考慮嗎?如果是的話,那為什么完不成指標還是扣分呢,為什么還要限定學生去哪所學校呢?這里面到底有沒有貓膩呢?
這些,作為一個普通老師,不懂也不可能懂,當然沒有發言權了。我只是覺得困惑:真要想辦好職校,關鍵是要想招讓老百姓信服啊,畢竟人家不愿去,你不能強逼著人家去不是?
【真的一切為了學生嗎的散文】相關文章:
深海真的有水怪嗎07-12
你真的拼盡一切了嗎12-19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散文04-30
楊堅真的愛獨孤皇后嗎01-17
傻笑是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散文04-29
原來光陰真的似箭散文11-05
一切的一切只成了永久的回憶散文05-02
一切順其自然散文04-29
紅塵煮酒誰是真的英雄散文11-17
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實現夢嗎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