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永不變調的鄉音散文
1,
聆聽的耳朵緊貼夏夜的紗窗,那簡單的復撻的歌吟一半是來自《詩經》的――蒹葭蒼蒼。桑音茫茫。蟬蟲溪水般的歌聲,順著黑絲絨光滑的夜色流出來。
我在冒著熱氣的糯玉米香甜的氣息里找尋,想家的時候啃一棒子甜玉米,回味來自黃土高坡的青紗帳里,夜色闌珊處玉米花開得正斑斕。
夜幕驚魂,遠方的燈影一盞盞飄過來,又一盞盞落下去,仿佛故鄉捎來的消息,時隱時現。
順著窗子我把目光駛向北方,一縷南風隨機滴溜進書桌上的一頁信紙上,瀏覽著這張紙上五花八門的一個個涂邪――那是一個地名滄桑遒勁。那同樣也是一個姓氏,一些名字,血脈相連,容顏飽滿。
2,
是的,我曾經走在故鄉的每一個角落不止一次聆聽:聽晚風拂過村莊身上的清涼;聽炊煙里油潑辣子酸菜面的清香;聽清晨露珠爬上青草尖禪修打坐;聽麥子拔節;聽蚯蚓翻動泥土;聽布谷鳥唱著“姑姑,等……”;聽鐮刀嚯嚯油菜地金黃;聽稻草人守護的那一片稻田上,金韜疊疊唱說豐收;聽大雪被村莊上的牛羊踩出細碎的寒氣;聽南墻根下老人們如數家珍般,把滿頭青絲數成雪白的守望;聽大地上一切的綻放與消亡。
而我的流浪,可能是生活中另外的風景,一個人獨自上路,我也可以輕松的說出:這是人生中最為浪漫的旅行。擦肩而過的樹蔭,烏鴉的呱噪之音,車潮如流水拍打岸堤震耳欲聾,孩童哭啼,陌生老媽媽的眼神,星辰無人可見的明亮,行囊笨重,冰鎮汽水的清爽……這些徜徉在旅程里的序曲,像蟬蟲獻給七月的音符,熱辣又憂傷。
3,
夜色闌珊,蟬聲嘹亮,我卻找不到豐腴的說辭描摹家鄉。心底的思念從眼眶滑落,像花蕾從心隅盛開于臉頰,迸發出無數故鄉的味道。
蟬語疊疊不休,是回流于耳際的低訴,在一個南風鼓吹的夜晚,忘我的地、縱情地吟唱著,呈出一簾在水一方的情愫。更遠處的天空,一顆流星在背井離鄉的'路上依然有遲鈍,她似乎在叩響那個久遠到一直顛簸的夢想時折了翼。
夜的原野,悄悄吹拂我的發絲,發燒的南風,幾乎燙傷了一朵漂泊的云。一條思鄉的心巷,在蟬蟲的跫音中棲息。無比盛大的音弦加重了夜色深沉,靈魂卻清涼地醒著。
又一次,我的失眠多么徹底。關于村莊的記憶揉碎了了無邊際的幽深的江南夜。
4,
還好嗎?我的村莊,我的家人。我一遍遍把種植在心田里這細軟的問詢撿拾。
蟬聲的鄉音吹濃了夜色也打濕了思緒,披掛著黑紗,破窗而入。
我更加堅定了出自己身的芨芨草的風骨,那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風雨不歇,鳴聲不休。抽剝著霓虹深處的縷縷舊傷。
在我心底,北方的黃土高坡才是我向往的不變的遼闊。
我是一只疲憊的離雁,長喙逶迤的氤氳里鄉音永駐,長旅漫漫,而遠方閃爍的桔黃色燈光里,終究有一束是來自故鄉黃色的標志。
就像此時的蟬聲,正以一種洪亮,奏鳴著,蜿蜒著,崎嶇著,向北挺進。
一個喜歡用文字吶喊的人,同樣也會借文字的喉嚨呼出不變的鄉音。我敢確定,這鄉音也是澆灌黃土高坡干涸土地的水源。
夜已深,我依然在蟬鳴奏響的一曲永不變調的鄉音里陶醉,遐想。
【一曲永不變調的鄉音散文】相關文章:
永不終止的夜散文04-30
落葉時節,只為聽你一曲散文欣賞04-30
以永不褪色的愛為題的散文11-20
執子之手永不分離散文11-13
永不言棄堅持到底散文04-29
譜一曲心傷,歌一首愛戀散文欣賞05-02
一曲離歌,告訴我要學會堅強散文04-29
一曲紅樓映御景,獨自傷情別魚人散文11-08
永不磨滅的番號的臺詞01-05
永不放棄的精神勵志故事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