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點看法的散文

時間:2021-05-13 12:23:45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一點看法的散文

  詩歌是小眾文學(xué),當(dāng)然在唐朝時不是。人人都會作詩,那是我們民族的少年時代。嚴(yán)格來說,詩歌、文學(xué)起源于史前的祭祀活動,所謂風(fēng)雅頌的“頌”。這里不妨做個界定,“風(fēng)”指民間文學(xué),流行歌曲!把拧敝肝娜藙(chuàng)作,言志之文。“頌”指祭祀之言,廟堂之作。

一點看法的散文

  談到詩歌就不能不說韻律,詩歌實際上是物象或者意向的文字旋律,因此必須押韻,至于有沒有格律倒還在其次。如此說來,原因有二:1,不押韻則無別與其它的文體。2,不押韻則缺乏旋律之美,或者說沒有音樂性。附帶說明:押韻可以使詩歌擁有旋律之美,格律使詩歌有節(jié)奏之美。

  我對格律研究不深,就說說韻吧。

  首先說現(xiàn)在通用的之一的平水韻,共分一百零七韻。源自《廣韻》《唐韻》《切韻》,這三種韻律大概有兩百零六韻之多,就連唐朝人也覺得麻煩,于是許敬宗們上書,要求簡化,后來宋朝人,平水縣劉淵據(jù)此修訂《平水韻》共一百零八韻,到了清朝最終簡化為一百零七韻。事實上不是韻腳發(fā)生了變化,而是漢語在與時俱進,F(xiàn)代人比古代人在口語上少了一個音調(diào),少了個入調(diào),所以要嚴(yán)格的按照平水韻的四聲標(biāo)準(zhǔn),則大部分人很難掌握。同時出現(xiàn)另一個問題,就是一般的讀者在閱讀中并不能理解您寫詩的節(jié)奏?芍^費力不討好。

  近體詩大約源于盛唐,或者說出于杜甫。我不太懂近體詩的做法,因為沒有時間去搞清楚平仄四聲,對仗聯(lián)句等等。實際上晚唐的詩歌,要比盛唐的詩歌在韻律技巧方面要嚴(yán)格得多,但是藝術(shù)成就卻差很多。然而一些食古不化的人,卻以為平水韻比較嚴(yán)謹(jǐn)。這話咋一聽是不錯,可是他們忘了對于大部分讀者來說,倘若用平水韻的話是不能理解的。于是詩歌不能代表人民的呼聲,只是在小部分的人群中流傳,且不去說這些人的顧影自憐。只想說的是,如果詩歌不能令大部分人鼓舞,則很少會有人去主動寫詩,因為市場決定資源。

  寫詩不賺錢,那么誰會把寫詩當(dāng)做主業(yè)呢?

  韻律的發(fā)展實際上很復(fù)雜,就連古人也不能完全領(lǐng)悟。比如:誤嫁衢堂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這首詩最后一句“兒”不押韻。但是!且慢,現(xiàn)在的上海人在讀兒(er)時,讀作兒(ni)。所以倘使用方言來讀的'話,這首詩又押韻。古代無所謂普通話,要是勉強有的話也只好謂之“官話”。而既然沒有普通話,那么平水韻的物理基礎(chǔ)又在哪兒呢?

  古人,就是唐詩里的大家也有破韻的,關(guān)于這個問題曹雪芹有過論斷,唐人也有出韻的,詳見林黛玉教香菱學(xué)詩的那一章。我是說近體詩,將創(chuàng)作詩歌,變成了填寫詩歌。這樣的趨向非常之不好。

  詩更在于跳躍靈動,倘若太多的條款,勢必使詩思枯竭呆板。這才真是寫詩的大忌,比如明朝人,就沒有出過比較有名的詩人,求其原因大概如此。

  所以,我贊同用中華新韻寫詩,因為這和現(xiàn)代人的閱讀習(xí)慣最接近。

  而且,平水韻并不能完全代表古韻,否則《詩經(jīng)》或是《楚辭》有將置于何地呢?

【一點看法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分一點愛給“他們”初中散文04-30

一點一點的成功勵志美文01-12

這僅是一滴眼淚,只是一點殘存的過去散文12-01

少一點猜疑多一分諒解散文欣賞11-19

短一點的座右銘03-31

一點不出頭的字謎01-15

多一點綠色01-18

多一點寬容02-16

描寫動物的謎語長一點04-04

表白臺詞長一點的句子01-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看 |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