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水長坑生活散文
今天,幾個好友聚在一起閑聊,天南海北的說了一通,一個好友提議說,坐在家里太沒情調,不如去外面玩吧。大家一致通過,于是商議去附近的水長坑玩。
水長坑位于臨城東南靠近大田港閘,屬大洋社區舊渡村管轄。
車到大田港口,駛上靈江北岸的沿江公路朝南前進,僅一、二分鐘便到了水長坑口山腳。
路靠坑口北邊山腳延伸。走到斜坡路盡頭,有水泥小平臺。平臺南瀕坑,北傍山,旁邊豎著樂助造路者“芳名碑”。其中碑上有一塊全是上海某村人。看來,上海某村組織人來臨海旅游,來到水長坑,見此風景秀麗而山路難走,故解囊樂助。碑的東首上方建有六角亭供人坐歇。
我們在此歇息了片刻,過橋。路從坑的南邊山脊盤道而上。經兩個轉彎進入竹林。竹粗林密,走在其間,陰涼爽身。到達小平臺,向右仰視,上有廟宇。通往廟宇的踏道,如陡壁。踏道頂格,即是廟門踏步。
進入廟內,見里面很多善男信女忙著禮佛,念經。廟系三間四架穿的木結構,東西燦頭為磚墻,門開東西燦頭。北邊為前排面,中間為山門,兩邊兩間各開一個方窗,其墻就砌在外口坎上,廟前無一寸余地。后壁是山巖,佛像坐于巖下,屋的后檐緊貼佛上的巨巖。如此看來,佛藏巖下,屋造巖前,簡陋廟堂,而香火卻很是興旺,三間佛帳掛滿,香爐里香煙裊裊,案桌上擺滿供品。兩邊窗口腳各放一張方桌供香客游人坐歇。
我們從東邊燦頭門出去,經管廟人指點:上面巖腳還有小廟。從橫路直進是龍潭。先到小佛殿,見佛龕放在巖下,小屋從巖皮上披出。殿雖小,香火興旺著呢。據介紹,這里是老殿初奉娘娘于此,后來興建下面大巖腳的大殿,地面實在太小再不能擴大了。
回轉下面橫路,向東直進至龍潭。所謂龍潭,是山坑中較大的一個水塘。周邊大巖堆疊,坑水從巖弄間穿過,像此水塘在這山坑上下是少有。這里稱為龍潭是有來歷的。據當地人介紹:“傳說此塘有龍顯現過。曾有人路過此地正好下大雨,他避雨于山洞巖下,雷電轟鳴,見一條閃閃發光,形似龍的模樣,在塘上顯現。一下子就無影無蹤。就此以后,稱此水塘為龍潭。”潭水清澈見底,潭口裝有水管引水到廟里吃用。我好奇地合掌掬起潭水飲了一口,味甘冽。真山水,沁入心脾,舒爽極了!四顧上下左右柴林樹木茂盛,連整條坑的上下都被覆蓋,蔥蘢一片,看不到坑的真面目。先來者從山上下來說:“山林太旺,山路被蓋,走不上去!回轉!回轉!”這是封山育林的成果。
回到廟東上小佛殿的路腳,左上方是巨巖,右下方是竹林,寺藏其中央,直面燦頭山尖墻上有個“福”字。我在此留下了照片以作紀念。
我穿過大殿,從西燦頭門出去,便是四間小平房,是香客游人燒飯用膳的地方。再出西頭門,到西邊山脊,站此居高臨下,直視坑口靈江,山水相映,及靈江南岸小山、村莊、船舶,如一幅秀麗的山水畫。回到廟下小平臺,透過竹林看對面山,上部山巖裸露,下部山林蒼翠。
我們小坐了一會,拍了幾張照片,從原路返回。
【游水長坑生活散文】相關文章:
游水之道09-20
坑的組詞01-15
游水繪園09-10
游水鄉紹興06-29
游水上樂園10-07
夜游水公園09-08
游水上樂園07-02
游水上樂園05-05
游水魔方06-10
游勝坑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