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迎親民俗四句趣話散文
“衣食足,禮儀興”。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人們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普遍提高,結婚迎娶的禮儀上得到進一步重視。筆者想根據自己為人所請而充當“押禮先生”的經歷,談談黔中迎親習俗文化與趣聞。
迎娶基本上由男方家組織迎親隊伍,并明確聘任“押禮先生”。迎親隊伍人員總數一般以六、八之吉利數字確定,而且男女都必須是雙數。“押禮先生”的職責:一是在起身時,檢查“禮信”是否齊備;二是到了女方家,負責按對方迎親風俗舉行儀式。黔中地區雖然不大,但各方各俗。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風俗。為此,到女方家舉行迎親儀式前,必須了解對方的風俗。了解的渠道,一是事前男方通過女方進行了解,掌握其俗,以便到時按規矩行事;二是迎親隊伍到女方家后,“押禮先生”通過觀察,找女方家主事之事,以謙虛之態度,主動了解對方風俗要求,以便見機行事。當然,這要求押禮先生機敏靈便,口齒伶俐,應對自如。
一
迎親隊伍到達目的地后,在進娘家院子之前,要注意按香、蠟、紙、火、炮,吃了、喝、穿、戴、用,雞、鴨隨后的順序,依次排隊前前往時女方家院中。看到迎親隊伍的到來,女方家一般都會搶先把門關好。要求交“鑰匙”(開門紅包)叫門,大多由準女婿站在女方的角度,從女方家最長一輩一直喊到最小一輩,叔伯姑舅,三親六戚都要喊到。這叫改口。在叫門的過程中,“押禮”先生一般都要配之以四句,歌以言之,雙襯托喜慶氣氛。說四句時,要求既押韻、順口,又吉利、喜慶。最好能聲圓氣潤而又節奏明快、響亮有力地烘托出一種熱鬧的喜慶氣氛。如果能隨機應變,取眼前之景,隨口吟唱的話,氣氛會顯得更加自然而熱烈。倘若遇上以“四句”爭雌雄的對手,還得從大局出發,從以和為貴的角度,針對其所言,有策略地加以應對。也就是說一定要不忘以禮待人,以人品服人,以機靈勝人。
如果“押禮”先生不懂得以上禮儀及技巧,一般會被女方家的親戚朋友小看。曾經有這么一幕:安順某地人到普定城關接親,男方家請了兩位從師大畢業、從教多年的某大學中文系老師作為“押禮”先生,來我們的普定縣補郎鄉大田村接親。娘家人算是好說話的。先安排對方吃了飯,再安排舉行儀式。兩位先生站在堂上,不知所措地拖延時間。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們以為他們雖然不懂得儀式規矩,但只要拖到發親時間,娘家人總會發親。然而,見他們還是沒有動靜,娘家寨中一位年過花甲的老者出面,客客氣氣地對兩位“押禮”的教授先生說:“你們兩位先生,我提一個問題,你們能答出來的話,今晚上的事情我幫你們圓臺,如果答不出來,那我也就沒有辦法了”!兩位先生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相互看了看,自信地回道說:“快講,你老人家快講!看是哪樣問題?”老人慢條斯理地說:“請問你們兩位先生,山藥和洋芋一路種下去,哪樣先生?”這是一個以諧音為隱含的二難選題,無論怎樣選擇,都是對他倆不利的。因為在我們的這地方,山藥和洋芋,是傻子、蠢豬的代名詞。這一問,兩位教授先生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復是好。要回答復么,這個二難選題,一旦回答就進了老者的圈套。不回答么,面子上過不去,也會被告人小瞧。我是作為娘家親戚前往的。我的父親也在場。看到這種場面,父親問我,假如我處于兩位教授的角度,我該如何回答?我說我幫人接的媳婦壹百多人次,不會遇上這種尷尬情況的。父親說如果今天我就處在兩位教授的角度,要咋回答?我想了想說:“這簡單。哪個都不出這個頭,就這老者出頭。所以可以這樣講:‘愛出頭的第二先生’或‘喜歡拋頭露面的先生’!這句話,一是避開二難選擇的圈套;二是巧妙地回答了對方;三是暗罵了對方!”父親想了想,點了點頭:“你還真想得出!”
二
在整個迎親過程中,“押禮”先生的司儀主要體現在“四句”上。一般來說,“四句”是禮遇、智慧的象征,在一定意義上也體現迎親隊伍的素質。
從開門四句來講,比較通俗常用的有:
我們今天來迎親,門內門外喜氣盈;
快快開門把我們迎,金銀財寶滾進門。
迎親隊伍到門前,喜氣洋洋笑開顏,
快快開門把我們迎,榮華富貴萬萬年。
在普定,不少人對“四句”很有研究,因此,雅俗共賞四句不少,這方面的開門“四句”整理如下:
花開有主福雙至,門開有喜祿位升;
良辰吉日迎親時,大門一開萬事興。
迎親隊伍像太陽,一路歡笑喜洋洋,
快迎我信進福堂,從此親家兩輝煌。
迎親隊伍像條龍,來到娘家門外頭,
快開門來喜相迎,金銀財寶滾進門。
迎親隊伍來迎親,門內門外喜重重;
快把我們迎進門,時運如霞滿天紅。
娘家人啦聽分明,里里外外一家人;
規矩從來有分寸,親家人來快迎進。
良辰吉日來迎親,站在門外難為情;
快快開門來迎進,才見娘家好為人。
要個紅包當鑰匙,得了鑰匙快門開。
開門廣結好人緣,春風得意在眼前;
迎親隊伍像條龍,香蠟紙燭在前頭;
大門一開喜重重,供奉神靈降福祿。
歡歡喜喜來迎親,站在門外等回音;
等到娘家把門開,人緣廣結財源進。
迎親隊伍真熱鬧,一路走來一路笑;
娘家快快把門開,財神光臨喜氣到。
三
把門叫開后,將禮物依次抬進女方家堂屋(或客廳)里,等待娘家安排好后,會有人來請“押禮”先生上堂舉行儀式。如果“押禮”先生主動履行儀式,會被女方家視為無禮行為,會受到指責,甚至非難。用農村人的話來講,叫做“沖大尾巴草雞”(自以為是的意思)!只要不違背常規,“押禮先生”謙虛而機智,根據情況,或主動了解娘家所在地方迎娶風俗,或多敬兩轉煙,或找準對象,多說幾句請教的、暖心的話,娘家人會告訴你如何行事,并在恰當的時候,安排其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或有文化的人站在堂屋(或客廳)菩薩(或“神”字)左側相陪,儀式從擺禮開始,也就是把兩張桌子拼合在堂屋菩薩前,把男方家拿去的禮物,依次擺上。擺禮時,四句多由娘家陪同敬神的先生開始。一般年長者多會以這樣的四句開口:
一張桌子四只角,擺著穿戴與吃喝;
自從今晚擺過后,平安健康兩快活。
堂前擺禮我來說,擺著穿戴與吃喝;
自從今晚擺過后,子孫高中狀元多。
堂前擺禮有次序,XX聯姻天注定;
自從今晚把禮敬,家業興旺萬事順。
一個包籮四角方,裝來吃喝與衣妝;
自從今晚把神敬,富貴榮華兩相當。
但是,在青年一代之中,常把這樣的四句融入了一定的時代的內容與氣息,筆者搜集、整理了這樣幾個四句:
吃喝穿戴擺滿桌,讓我來把四句說:
天地神明笑呵呵,良緣結就幸福多。
一張桌子四只角,擺著穿戴與吃喝,
良緣締結春無限,共創輝煌定如愿。
堂前擺了X張桌,禮物豐富不用說,
XX聯姻從此后,平安健康又快樂。
神前擺禮真分明,香蠟紙火喜氣盈;
吃喝穿戴樣樣有,榮華富貴有基礎。
為了天下有情人,堂前擺禮來敬神;
同心同德共攜手,良緣結就永廝守。
一張桌子四只角,福祿壽喜全擺著;
有情之人如百合,情意純潔幸福多。
方方正正一張桌,擺上喜訊我來說,
要得前途是錦秀,品德才能全講究。
婆家拿來紅禮信,擺在娘家神堂內;
誠心誠意把神敬,良緣結就兩富貴。
自由戀愛有講究,思想感情要滲透;
今日擺禮來祈禱,良緣結就兩白頭。
大紅禮信擺上桌,恭賀四句我來說:
良辰良緣結就后,勤勞智慧共白頭。
四
說了擺禮四句后,有的還要求將禮物一一點交女方家父母,這時,可如如下順序點交。
點禮:香蠟紙炮喜敬神,吃喝穿戴擺整齊:一方一肘請看清,招待親戚與貴賓;粑粑大小有兩堆,圓圓滿滿來迎親;大的共有16個,小的多得數不清;大紅蘋果三十六,又紅又甜多幸福;爽口面條十六斤,順順利利皆歡心;糖果一盤共八斤,分享幸福交紅運;好酒八瓶看得真,敬了神靈敬眾親。衣褲鞋襪共兩套,稱心如意很不錯;耳環項鏈與戒指,都是上等足金貨;梳妝用品都備全,美化人生共百年。還有雞鴨籠中對,親家兩興同富貴。禮品樣樣都點到,喜神福神齊祝賀。
如果是在黔中東北、北部山區,舊俗也有其獨特有味之處。按舊俗,進門后要說的首先是:
X氏高堂,祖德興旺,
一不擇舉,舉手拜見;
親家門中,祖德宗公,
一不擇舉,舉手拜見;
親太親公;叔伯弟兄。
一不擇舉,舉手拜見;
親家門中,上鄰下舍,
姐妹弟兄,一不擇舉,
舉手拜見。
在某些地方,燃燭、點香、燒紙后,得說敬酒辭。而這敬酒辭,被社會上新的“押禮先生”結合現實加以改編了。只是保持象征“月月紅”的十二句形式:
1、把酒來敬天,紫微高照永平安;
2、把酒來敬地,地生五谷養萬民;
3、把酒來敬國,科學發展享太平;
4、敬了X某氏門中列代祖宗,文武壯元出在子孫中,做了文官安天下,做了武官保太平。
5、把酒來敬親,永不忘高堂父母情;;
6、敬了師長酒一杯,文才武學傳住音;
7、一杯酒,敬家神,健康愉快又安寧;
8、酒一杯,敬了牛馬二王,喂牛喂馬都成群;
9、敬了下壇土地,五上豐登萬事順;
10、再敬二位把門大將軍,保得福地生黃金,保得安寧滿庭春;
11、再敬親戚朋友,左右鄰居,熱情幫襯難報恩;
12、還要敬有情人,尊老愛幼,相伴相親,和諧一生。
五
緊接著是燃燭、點香、燒紙。每一個步驟,同樣需要配之以吉利的四句歌之,以示恭賀。舊俗中常用的四句有固定的格式,如:
一對紅燭婆家拿,拿到娘家神前插;
自從今晚插過后,榮華富貴兩家發。
婆家拿來蠟一對,拿到娘家把神敬;
自從良辰敬過后,家業興旺兩輝映。
一對紅燭亮真真,婆家拿來敬神靈;
娘家神前把神敬,興旺發達兩家人。
紅燭一對明又亮,婆婆家拿來插在娘家神龕上;
良辰吉日放光芒,良緣結就幸福生活地久天長。
黔中在迎親儀式上的四句,在有所繼承的基礎上,也有所創新:
燃燭:
紅蠟一對亮滿堂,滿堂輝煌兩吉祥,
XX聯姻好風光,攜手前程創輝煌。
一對紅蠟婆家拿,拿到娘家神前插,
燭光一笑兩家發,從此富貴加榮華。
一對蠟燭高高照,良緣成就共歡笑;
攜手前程共創造,父母跟前常盡孝。
一對紅燭照滿堂,里里外外喜洋洋;
天地神靈好心腸,成就姻緣幸福長。
一對蠟燭紅又亮,婆家拿來插在娘家神龕上;
良辰吉日大吉祥,從此兩家平安健康創輝煌。
大紅蠟燭亮晶晶,照得滿堂喜盈盈;
良緣結就在良辰,興旺發達兩家人。
大紅蠟燭竹為心,竹本深山老林生,
合二為一亮滿堂,滿堂喜氣幸福長。
紅燭一對亮晶晶,輝映良緣滿庭春;
自從今晚把神敬,福星高照萬事順。
大紅蠟燭園又園,點上紅蠟插神前;
良辰吉日話良緣,良緣結就到百年。
一對紅燭神前插,遙相輝映兩家發;
一對紅燭亮滿堂,良緣結就兩輝煌。
姻緣并非前身定,互助互愛要互敬。
紅燭一對有象征,二人同心夢成真;
一對大蠟紅彤彤,神前點亮滿堂紅;
良緣結就志氣同,從此攜手共白頭。
大紅燭光照滿堂,勤勞智慧永不忘;
有情眷屬今團圓,家業興旺兩輝煌。
六
點香這一環節,按古老常規的通俗說法,其四句多是這樣:
娘家堂上把香敬,天地神明知我意,
良緣從此結成對,終生相伴永相敬。
堂前燒香來敬神,好事成雙在良辰;
良緣結就兩相敬,幸福百年萬事順。
一把高香婆家拿,拿到娘家神前插;
自從今晚來敬神,子孫高中北京城。
點把香來敬神靈,天地神靈聽分明:
自從今晚良緣結,福祿頭上添貴人。
黔中中青年一代,在此基礎上也新編了不少四句:
點上香火敬神靈,神靈降福兩家人;
成就一段好姻緣,幸福生活永綿延。
XX聯姻兩歡心,創造幸福情更深。
一把高香來敬神,祈禱言語聽分明。
誠心誠意來點香,供奉神堂我來講;
香煙縷縷齊向上,攜手奮發兩輝煌。
香火旺盛講禮讓,四季如春財源廣;
把香點在神龕上,禮義人家香火旺;
敬神點香誠為上,祈求神靈降吉祥;
婚姻成就幸福長,同心同德奔小康!
香煙滿堂彌漫,姻緣地久天長。
縷縷香煙不斷,人人喜氣洋洋;
燒紙的四句改革開放以前多是這樣:
紙錢本是竹木造,竹木原是深山生;
今晚燒化敬神靈,從此富貴兩家人。
一沓紙錢手中拿,手中拿來敬菩薩;
自從今晚敬過后,從此人財兩家發。
現在的普定人這一環節的四句也有所翻新:
天地神明聽我言,一沓紙錢敬周全,
天長地久好姻緣,無限風光在眼前。
紙錢敬化在神前,良緣締結心相連;
攜手輝煌兩情悅,歡度人生共百年。
婆家拿來一沓錢,燒化娘家神堂前;
良辰成就好姻緣,共創輝煌共百年。
紙錢一沓來奉獻,誠心禮敬天可鑒;
良緣結就共百年。同舟共濟永相伴,
紙錢本是草木生,機器造就為人們;
敬天敬地敬神靈,吃喝富有禮儀興。
紙錢一沓敬神靈,天地神靈聽分明;
XX聯姻從此定,從此福祿增萬倍。
天地神靈本無影,心中自有神靈在;
燒化紙錢敬神靈,良緣美滿到百載。
紙錢本是一片心,一片誠心來祈禱:
心心相印兩無猜,幸福美滿共創造。
在黔中普定,除了四句內容有所創新外。尤其突出的是“敬神”歌,這是其他鄉鎮、甚至縣外很多地方所沒有的。古老的“敬神”歌有講究的是要按天地君親師、山神土地、福祿壽喜和合的順序歌之。共十二句,取月月紅之意,以示圓滿。但普定人有了一些創新。從押韻、順口、吉祥、喜慶幾個方面,編排出了新的“敬神歌”。在新的“敬神”歌中,將“君”變為“黨中央、國務院”,并融入了一些時代內容與氣息。敬神時,先找兩個杯子或碗,雙方“先生”各打開一瓶酒,開酒需有四句:
XX聯姻在良辰,開瓶好酒來敬神,
敬得福祿滿門庭,興旺發達兩家人。
然后,各朝一個杯子或碗里倒酒,邊倒邊唱“敬神”歌。這里,我們不妨縱向地對比,看看普定城關人的“敬神”歌:
舊式敬神歌:
一敬酒,一敬上天覆蓋恩;
二敬酒,二敬大地五谷情;
三敬酒,三敬君王恩賜深;
四敬酒,四敬高堂父母情;
五敬酒,五敬師道禮傳承;
六敬酒,六敬山神土地保四方平安;
七敬酒,七敬福神把福降;
八敬酒,八敬祿神祿位升;
九敬酒,九敬壽神八百春;
十敬酒,十敬喜神喜重重;
十一敬酒,十一敬和神,和睦幸福到白頭;
十二敬酒,十二敬合神,合心合意金滿斗。
舊式的“敬神”歌,內容上有一定的順序,基本上可說是通俗語易記。新式的“敬神”歌有的在繼承了這一特點的基礎上,更換了相應內容。
新式“敬神”歌:
一敬蒼天,陽光雨露催生機;
二敬大地,生長五谷哺育情;
三敬黨中央,惠民政策像陽光;
再敬國務院,帶領人民奔小康;
四敬高堂父母,教女成人品芬芳;
五敬師長,傳道授業不圖報償,
六敬山神土地,保得平安四方利;
七敬福神,良緣結就,福氣滿庭;
八敬祿神,XX聯姻,祿位高升;
九敬壽神,百年長壽兩家人;
十敬喜神,攜手創業喜氣迎,子孫入學中舉進北京城;
第十一杯酒,敬和合二神,和睦相處圖發展,合二為一創輝煌;
第十二杯酒,敬你我他,好日子還要靠大家。
敬神:
一敬天,陽光雨露恩如山;
二敬地,生長五谷大恩惠;
三敬黨中央,惠民政策像陽光;
再敬國務院,“三個代表”重實踐;
四敬高堂父母,情深義重撫育情;
五敬師長,傳道授業情義長;
六敬下壇土地,四方平安八方利;
七敬“福”神,福佑良緣新人;
八敬“祿”神,祿位連連高升;
九敬“壽”神,長壽春光永照臨;
十敬“和”神,和諧家庭無限春;
十一敬“合”神,合力同心奔前程;
十二敬三親四戚,感謝大家的關心與光臨。
七
在黔東南中,有的鄉鎮要先舉行儀式,再安排上菜上酒,招待迎親人員。而有的地方,大多都是先安排迎親人員吃飯,再舉行儀式。但是,迎親隊伍要想吃飯,還需拿個廚子“封封”給主廚之師傅,以表示對廚師辛勤勞作的慰問。否則,菜端上來,用碗蓋著,揭開一看便知,都是生的。想吃飯,“押禮”先生就要主動出場,巧配之以四句之歌,以闡明迎親人的敬意、想法、要求等。筆者對“求廚”四句搜集整理的主要有以下幾首:
迎親隊伍很辛苦,肚子餓得嘰嘰咕;
師傅快把菜來做,以免餓得肚子痛。
小小紅包表敬意,嘗嘗師傅好手藝。
廚房師傅巧烹飪,揮汗如雨令人敬。
蒸炒炸煨煮,香氣透肺腑;
接親很辛苦,請上菜與酒。
迎親隊伍聞菜香,要請師傅快安排。
廚師先生聽我言,人逢喜事勝過年;
八
吃過飯以后,除了安排司機休息外,大多都是打牌、打麻將等時間。一般都要等過了凌晨二十四點后,迎親隊伍才能接起新娘起身告辭,以示前程越走越亮。于是就要有辭行歌。
辭行歌也有它的講究,我們不妨根據整理,看一看以下幾首,體會一下它講究在哪點?
一對蠟燭亮晶晶,迎親隊伍要起身;
娘家親人請放心,有情人幸福一生。
三星高照萬事吉,萬事吉祥家業興。
迎親迎得貴人歸,貴人頭上有三星,
良辰吉日平安路,春風相伴貴人歸;
貴人歸去良緣就,良緣結成幸福路。
此去還會常回轉,膝下盡孝到永遠。
辛苦養育為哪般?男婚女嫁理當然;
好女喜嫁有情郎,好男喜迎賢慧女;
良緣結就兩家親,不忘孝敬養育恩。
兩情相悅心相印,此生幸福天注定。
說聲再見道聲別,平安歸去萬事吉;
天上云低便有雨,人間情深便是緣;
此去親緣長江水,春夏秋冬流不斷。
一對蠟燭圓又亮,亮得滿堂喜洋洋;
洋洋喜氣呈吉祥,吉祥如意幸福長。
再見吧,娘家人,姑娘此去管金又管銀;
縱有家財千萬貫,不忘報答父母情。
現代迎親禮儀,多數都是婚姻雙方年輕人與父母商量妥當了的,一般都是按禮儀程序走。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不盡然。如果遇上娘家人出難題的話,“押禮”先生就必須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在黔中普定縣的城關鎮后街有一家,男方家在去的禮物上忘記了她家“花營菩薩”,少帶了一對蠟燭,于是就為此而爭吵起來。這時候,“押禮”先生略思片刻,來了個四句:
花營菩薩大氣量,不把小事放心上;
天生一副好心腸,定叫良緣幸福長。
這個妙句一出,爭吵之圍迎然而解。
還有一家,看著自家女兒已懷身大肚、被逼著結婚的情況,女方父母很生氣,于是在敬“菩薩”時,其父說“押禮”先生不懂他們的風俗,為什么“敬神”歌中敬天敬地要在堂屋內?“押禮”先生靈機一動,回答道:“‘天地國親師位’你家把天地都寫在神堂上的,不在屋內在哪點?”這一回答讓他有些蒙了頭,于是,蠻橫不講理地說:“反正我不管,敬天敬地,要抬頭看到天,低頭看到地嘛!哪有這種敬法的?”“押禮”先生深知其怨,但還是沒有讓步,笑而對之:“干脆這樣,你年長得多,你來幫敬,你來敬,更顯得敬重些。而且,作為老人,你比我們懂得多,你看一下,天的嘴在哪點,地的嘴在哪點?直接抬去斗著他們的嘴喝。”這話讓人要笑不是,要氣不是。在親戚的勸導下停止了爭論。“押禮”先生爭足了面子。
有的少拿一雙襪子也要爭一下,這時的“押禮”先生就說:
計劃生育政策好,一對襪娃子不嫌少;
相親相愛無爭吵,幸福前途無限好。
于是,大家一笑了之,皆大歡喜。
有的借舉行這些禮儀上斗四句斗智,圖熱鬧好玩。這個時候,總有一方要主動讓步,借臺階而下。有一次,“押禮”先生斗不贏主人家請的先生,因為都是年輕人,于是認輸道:
“娘家的先生四句多又好,說得我們對不了;有幸聆聽眼界開,見識增長已不少。”
同時又說:
“一張桌子四只角,閑言亂語莫要說;客們本是來吃酒,劃拳桌上不知哪個著(不知哪方先喝醉之意)!”
接著又補充道:“說四句依這邊的規矩,劃拳就要依我們那邊的規矩了。我們選出六人,你們也選出六人對劃,凡參加劃拳的人都要先喝上一小碗酒,允許換人,但來換的人也要喝上一碗再坐下來。”最后,接親的劃拳喝酒得了贏家,兩相扯平,挽回面子。
【迎親民俗趣話散文】相關文章:
夢見迎親是什么意思03-29
中秋節趣話作文(通用50篇)09-22
初二讀書的樂趣話題作文800字06-07
讀書的樂趣話題作文650字初一06-16
迎親司儀的主持詞07-31
六年級的樂趣話題作文大全03-14
婚禮迎親儀式主持詞06-15
迎親改口茶主持詞10-14
鄂倫春的民俗05-10
民俗的作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