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里的人生的散文
在偏僻、擁擠的農貿市場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開有一家鞋店。說是鞋店,其實倒不如說是鞋攤更確切些。
一
多年前,政府在開發這片土地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那時寬闊的街道今天會變得如此的狹小和擁擠。
忘了何時開始,原本寬闊的街道硬生生地在中間又豎起了一排長長的鋼棚店面。就這樣,一條街道變成了不到原來三分之一寬的兩條街道。據說那是當年體制改革時為了安排突然從國有企業下崗的一些工人,政府不得以采取的臨時舉措。
擁有鋼棚店面的店主是不用交任何費用的,他們通常是賺一分是一分,賺一毛是一毛,政府對他們是何等的優待。即便是今天的鋼棚店主早已不再是當年那些下崗的工人,政策對他們也還是一樣的寬厚。
人似乎都有眼紅的毛病,尤其是對于我們這些賺錢艱難的人而言。同在一個地方開店,同樣經營一樣的商品,與擁有鋼棚店面的人相比,平白無故每月多出幾百元的店面租金,誰的心里會真正能夠平衡。
不用租金的鋼棚店面肯定不會再有了。那總得想出些讓自己心里平衡的舉措。占據自己店面門前的這片土地總不違法,既增加了店面的深度,可以多擺放些商品,又讓自己不平衡的心得到了些許安慰。就這樣,不知何時開始,“呼啦”一陣各家店面門前突然之間就多出了一個與店面差不多大的用防雨篷布搭的涼亭似的棚子,而且是連成一片,似有堅不可摧的陣勢。
原先三分之一寬的街道現如今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條鄉村似的“小道”,雖稱不上“羊腸”,當各家店主每天擺完自己經營的各種衣、帽、鞋、襪后,卻也再難一眼望到盡頭了……
二
每天去到店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塞滿店面的貨物移到店門口的棚子里來。
早先的時候,聽說各家的店主都是一件一件地把貨物從店里搬出來,再一件一件地把它們擺放好,很是麻煩。現在,店主們學得聰明了,幾塊木板,兩人一抬,就將這項工作簡化到了極致。不論擺攤、收攤,比起以前那簡直就是朝前進了一大步,身心都得到了解放。
當然,這種“解放”的前提是要兩人抬進抬出。對于別人來說,也許還行,可對我而言,卻是難度不小。
倒不是說找不到另外一人來幫助自己實現這項“工程”,只是時間久了,自己會覺得不好意思。每天都這樣一進一出地擺弄著攤子,總感覺欠了人家太多。
也許你會問:“那你先生呢?叫你先生來幫忙擺攤收攤呀!
說起我的先生,氣就不打一處來。
先生在離家三十多里地的鄉鎮上班,官雖不大,每天卻忙得像個領導似的不見蹤影。偶爾來店里一趟,坐不了多久,電話一響,又要抬腳而去。在我開店的這三年里,他來的次數好像還不到三個月,能有時間幫我擺攤收攤的次數就更少得可憐。
起初的一年,幾乎都是隔壁鄰居幫我抬的攤子。后來,實在覺得不好意思的我便找來電鋸把之前完整的`每一塊木板鋸成了一人勉強能搬得動的兩塊,就這樣一搬就是兩年。
在這兩年獨自一人擺攤的時間里,周圍一些愛開玩笑的同行時常會拿些話來調侃我。諸如“你先生又不知到哪里玩去了,不來幫你收攤!薄澳阍诩沂遣皇钦f話他不會聽?”“是不是又去打牌了?”等等,其實知道人家是開玩笑,可?磩e人都是兩人一起擺攤收攤,有時也難免真的生氣;丶艺覀理由,把氣統統撒到他的身上。別說,還真是有效,接連幾天他一定會趕出時間幫我幾回。
可過不了多久,他居然也訴起苦來。說他怕我生氣,實在沒辦法才按時趕回來。還說鄉鎮不像縣城,上班下班都有規律……
不過事實也就是如此。我在鄉鎮也住了那么多年,而且在鄉鎮食堂也做了幾年的工作。鄉鎮干部的工作性質我比誰都清楚,閑時可以閑得讓人發懶,忙時也能讓人忙得焦頭爛額。碰上哪個單位來人,既要陪吃飯喝酒,還要陪打牌唱歌。
也許是自私吧,亦或是以為只有這樣把他拴在身邊才安全吧。在今天這個誘惑太多的社會,有些時候,還真是希望他能每天都按時來幫我擺攤收攤,這樣他想干嘛也就沒啥機會了。
三
別說,有的時候還真是很煩。
冬天還好,因為天氣較冷,雨雪又多,一般鞋子濕了短時間里很難再干,所以買鞋的人也比較多。再加上離年關也近,傳統習慣,人們總愛多購買幾雙鞋,以備過年時穿。這個季節是我們這一片生意最好的時候,除了每天累死累活地忙生意,并沒有時間去想其它。
然而,年一過,生意也就跟著過了。人們不再忙著購買什么,年前買的鞋子拿出來穿穿,轉眼就到了炎炎夏日,一雙涼鞋或是一雙拖鞋就能穿上很久。
每年的夏、秋兩季,是我們這條街道最安靜的日子,一天到晚,難得有幾個顧客進門。這時的我們,有的圍在一起打著撲克,有的坐在麻將桌上搓著麻將,也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談著東家的長,也論著西家的短……
我是個不大愛熱鬧的人,每天除了翻些舊時的書籍,就是守著時間,等著把女兒回來吃的兩頓飯做完。要不就坐在店里胡思亂想,夢想著哪一天能離開這個被鋼棚和雨棚遮擋得幾乎看不見陽光的地方。偶爾也恨不得干脆誰來把這里的所有障礙物一并拆除,既可免了我每天擺攤收攤的苦,又能還我們一個能夠順暢呼吸的天空,讓我們不用為了等候寥寥無幾的生意還一天到晚拉著電燈無奈地坐在這里。
閑了,尤其是每天賺不了幾塊錢地閑了太久,埋怨又會接踵而至。有時怨先生用錢太大,有時怨先生抽煙喝酒太多……更多時候是莫名地煩,無端地惱。
“明天我們將去哪里?”最近,轟轟動動的農貿市場搬遷的消息擾得人心躁動。一會兒說三月份搬,一會兒又說四月份搬;一會兒說搬,一會兒又說不搬。其實,搬與不搬對我們都無關緊要。超市、藥店、工業園區那么多的工廠,哪里還會沒有生存的機會。只是,改變——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而已。
【農貿市場里的人生的散文】相關文章:
圍墻里的狗散文11-10
櫥窗里的鐵皮玩偶散文11-12
網絡里的別樣愉悅散文05-02
融入秋的情境里散文11-19
月光里的《海潮文韻》散文欣賞11-16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村散文11-14
成長是開在荊棘里的花散文11-09
骨子里飄著家的味道散文11-08
記憶里的燈火闌珊散文11-07
映山紅里杜鵑啼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