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栗之飲水散文
許久不動筆了,當年激揚文字的書生隱遁了。我若成風,你是否成為風中無可追尋的記憶,片刻的間隙只是一個思念的時間,就成了煙云的消散。那一年那些事那些人都去了哪里,人生真的很不湊巧。
正確與否只是自己給自己一個勉強接受的措辭罷了,愛如潮水,滾滾紅塵,心似狂野,情不自禁。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懷疑和背叛一切,那些一直覺得神圣而不可褻瀆的東西,我都完全拋棄了。我反復的推敲自己的內心,這樣做有價值嗎?這樣做有意義嗎?當然,答案是在重大和瑣屑之間對于我這樣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所謂的,無用的。仿佛我又回到了曾經的年齡段之間過渡的蠻荒時代,無知者目空一切的井底之蛙。在這樣一個情境之中,無盡蒼涼的荒野,一個赤足的人大聲呼號,以至于無聲的結束。目瞪口呆的仰望星空,上蒼卻不給你答案。也說老天說,這是世界末日了,你就自生自滅吧。于是我開始自己安慰自己,一切都是自欺欺人的所謂欺詐之詞。為了多少滿足空洞的虛榮心和良好的自我的陶醉的感覺。為了給自己一個差強人意的所謂的交代。于是心安了,不追逐了,不奢求了,開始滿足于時下的安逸,活在當下,即是莫大的榮幸和幸福。
我只是一個平常的凡人,偌大的世界和舞臺,我需要的只是三尺的講臺。我的職業是一名中學教師。我承認我性情中的軟弱和優柔寡斷,我也承讓我是個無大志向的.人,我承認我只能為人師表。很多東西,好像就是一個人的惡習一樣,或者說是一個習慣,習慣習慣了,就不想改了,大概我就是這樣的人吧。一個很偏執的不拘一格的小人。我常常教導學生,不要總想著自己想做什么?是你能做什么?是你可以做什么?我也反思我自己。結果這就是我給自己的滿意的答案。
不管是我的學生還是我的同事,或者是我的同學,總是旁敲側擊的提示著我,我特自戀。是啊!人不戀己,何故戀人?我想起來葉公好龍的故事,我給學生說,做人吶,要表里如一。
其實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都是隨著潮流飄來飄去。于是早就成專屬這個時代的產物。人好像是一個神奇的細胞一樣,在不斷的更新和分裂。表面和內心極度的叛變,這就是自戀吧!姑且算是我對于“自戀”的一種理解吧!世上只有一個哈姆雷特,卻有千千萬萬個讀者。世上只有一個這樣的我,又有多少人能讀懂你的心呢?只奢求有一個就足夠了。因為很多人,不可能是你的讀者。你也不是很多人的讀者。
突然很愛很愛兩個字眼:顫栗。沒有緣由的情有獨鐘,我仿佛就是解讀這個詞眼的人。我們總是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愛人人都可以想,愛人人都可以擁有,愛人人都可能會失去。當然我說的愛是廣泛的愛,不僅僅是所謂愛的愛。不用想象,我看見了一群群掙扎的人群,在不斷的呼喚愛,尋找愛,發現愛。多多少少完美的遐想摔得支離破碎,然后我們各自對看一眼,淪落在天涯海角。人總是無休止的在有愛和無愛之間不斷的徘徊,終于有一天顫栗,不安,又或是麻木,如是鍋上的螞蟻一樣。
人生最悲催的事情是什么,我竟然不知道是什么?是失去,還是舍得?又或者是難以啟齒的苦衷。有句臺詞告訴了我,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是看見自己心愛的人,對著你幸福地微笑。”其實人的思維真的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此時山窮水盡,彼刻柳暗花明。從一種頹廢的思維模式可以顛覆成一種全新的思維。所以有句話說,“人類一思考,上帝都笑了”這句話必然經典!文字的排列和組合,特定的時間和情景,就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其實,我對于文字很敏感的。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就是在此處了吧!
很多很多的事情告訴了我,很多事情都是相對的。得與失,成與敗,善與惡。有些東西從得到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是在不斷的失去,在成功的時候意味著趨向于失敗,從向善的時候走向了向惡。這世界上,沒有永遠,沒有一成不變,沒有地老天荒。從肩挑重擔到卸下身心的疲倦,人開始不斷的走向美好和自由。畢竟束縛人的東西太多太多。于是,就這樣吧。不好嗎?
沒有了誰地球還會轉的,也許有一天,沒有了地球,人就不轉了。這是天理嗎?開始一個新世界的輪回。
顫栗所顫栗的,等待所等待的,融入所融入的。本分一點,踏實一點,自戀一點,沒有什么不好!如果沒有自戀,這世界想想該是多么的無趣和乏味!
ps:書生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