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地行散文
獨行——生活的另一種形態,生命的另一種姿態,心靈的另一種狀態。
——題記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惫湃司陀羞@樣的慨嘆。
每天,有多少張不同的面孔掠過我們的瞳孔,一些人,因為緣分或一些偶然,和我們得以熟悉,成為朋友,甚至兄弟或戀人;然而大多數人都成為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誰也沒記住誰,誰也沒走進誰的生活。
而在這些熟人中,有多少人會真正走進我們內心的最深處,獨占一隅?每個人于他人的分量皆有不同,似也無可厚非。內心的孤獨才是真正的孤獨,獨行者也不見得其孤獨。
我從小就喜歡獨行,就好像是遺傳似的,基因里就有這種細胞。越長大,似乎這種基因控制力越強,獨處就成了一種喧囂中寧靜的享受。也許有人會不理解,人是群居動物,正所謂“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喜歡孤獨!”這句話未免絕對了些,但想想倒也幾分道理:獨處也能感受到神仙般的自由,心靈的釋放。
茫茫紅塵中,一個人若能找到志趣相投、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的人,固然是幸運的。但我們大多數人一生難得一知己。在風光的背后,大多守著一顆孤獨的心;在繁華中,倍感落寞。
獨行的人,也許他們生命的路上并不孤單,與音樂相伴,與文字為伍,反不失生活的樂趣。我就喜歡著文字,從優美的筆觸間,找回了曾一度迷失的自我,找到心靈的.慰藉,像沙漠中的跋涉者,望見了一片綠洲或一泓清泉,感動不已,欣喜之余看到了無限希望。馳騁在經書典籍中,心之馬才能收放自如,獨卻并不孤。
當午后昏黃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緩緩地傾泄在書桌上,穿透古書的紙香?吹竭@樣一幅寧靜柔美的圖畫,真的不忍心去觸碰,如果這是一種生命的姿態——卻毀一聲干燥的鳥鳴,難免一些失落。
每逢陰雨天氣,就靜坐窗邊,看雨霧一層一層漫過屋后的小樹林,灑向屋頂又滑向地面,聽雨滴打在窗子上“噼里啪啦”破碎的聲音,幻想著執手風雨雷電,把凡塵徹底清洗。一個人坐著,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獨自走在路上,穿過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馬路,駐足在絢麗的街燈下,陶醉于那美妙的一瞬,或者漫步在開滿金盞菊的林蔭小道上,沒有紛沓的聒噪聲,沒有擁擠的人群,只有自己,和陪伴自己的清新的大自然。仿佛只聽到自己規律的心跳和舒緩的腳步聲,靜謐、安逸,如夏花秋葉,散發著清幽的芳香。
在孤獨中反復浣洗自我,平息紛亂的思緒,積蓄力量。
安靜的時候,多會陷入思考。小到對自己的反思,大到對生命的思考。凡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多喜歡獨處北島在詩中寫到:“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許久的沉默必然積聚著一場大爆發,容量和力量都是驚人的。
雖然,大多數人不會成為大思想家、大哲學家,但寧靜中的思考,讓我們更清醒的認識自己,感知世界,還原生命的本色,體驗靈與肉的愜意。
活在朋友擁簇的圈子里固然好,但我更喜歡孤獨地行。
【孤獨地行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你的孤獨,雖敗猶榮04-30
迷惘地尋友路散文11-04
其實誰都會孤獨的散文04-29
百年孤獨散文11-18
回不去的地兒散文05-02
那年那地的月光散文04-30
豫北名山云臺行散文11-19
清幽歲月,淺淺行的散文05-02
勇敢地往前走散文11-19
淺語悠行淡愛散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