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散記散文
其實我已來過上百次這個贛東北最邊遠的山村,這個山村叫中村。
作為同一個鄉的鄰村,很自然地就免不了這樣那樣的人際糾葛,或同學,或親戚,這些無法輕易割舍的人情讓我每年都會有幾次對中村的造訪。然而,此前我竟是一次也未曾發現過中村的美。想是美需要用心去細細體味,也或,中村的美是越看越耐看,越感覺就越美,又或,中村的美之所在一直固然,只不過此前我那顆用來欣賞美的眼睛被身前身后的羈絆蒙住了。
是的,這耳際風襲而樂的松濤,這淙淙輕吟的碧流,這斑駁厚重滿透唐宋古韻的石橋,還有這橋畔挺拔的幾株巨碩紅杉微笑著抖動一頂玉冠顯擺出的熱情,就如鄉人來客時眼際流露的那份真切啊!
于是,我已沒有理由不停住腳步暫緩捕捉,不遠處靜臥著的小村那曼妙的神韻了,索性在橋頭樹蔭底的石墩坐下。用眼,不,用心耳鼻眼所有的感官去盡情聽這天籟般的夏語,看這如學步稚童正散發的生意,聞這清風攜來的異香,連皮膚,此時也被甜潤的涼風摩挲的似是光滑了許多,柔嫩了許多。最妙的是,一對翩翩從橋下嬉來的彩蝶,竟將我當作了生在橋旁的固物,圍繞著我繚繞,盤旋,追逐著糾纏著著,似乎譏笑著我不知攜侶作伴而少了一丁點遺憾!這時的心境是難以言喻的愜意。適才一路的燥熱風散了,家境的窘迫和兒子的頑劣此刻也忘了。此刻我只管任由我難得興奮的心去飛騰、飄舞,甚至任由著心去融入到這一片,清涼而又和恬的境地而不再復返我的心房……
座下的這座名叫石龍橋的前方二百米處就是中村。百十戶人家,簇擁著依在流向石龍橋的中村河傍。在橋上看去,這山村此時就象個嘴角銜著蘭草剛浴出靜臥在碧潭邊一塊巖石上的山姑。不著包裹,未施粉黛。盡顯出了天賜尤物集嫵媚與清純于一身的驚艷。在橋這頭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從農家院間竄出的白果樹彌撒的蓊郁,油油的,翠翠的,與村舍暗紅的琉瓦交織。嗯,這分明是一幅經了丹青妙手精心剪裁過的淡彩:不透風的是宅院古樹那緊依的密;可走馬的是村邊到山腳尖那一片沃野的疏。青石板,棕黃墻……這調子也極合了中國畫的精髓,艷麗而不張揚,蒼勁又不乏活潑。或許,這譬喻一點也不熨貼,嗯,對,不應該說這種色彩象極了畫,應該說這景致足撩撥了畫者本來最善捕捉美的心,她的美或可讓畫者惶恐,生怕因描繪的失色而成了褻瀆!
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過于夸大了,但是,此刻倚靠在石龍橋頭這株健壯樹干上平視過去的中村,卻是絕對讓我心靈上為之震蕩了的。我甚至不想走進村里去完成必不可少的又一次人情往來,只在這距目的地僅幾百步的石龍橋頭滿足自已的感官。生怕記憶中中村往昔那些豬圈牛欄壞了鏤刻在我腦海完美圖卷。然而,我卻無法擯棄身為凡人者對情禮的遵從,不得不邁入村子。
依然還是這條石板路,依然還是那列娉婷的檉柳。但越往里走,心頭的擔憂越輕,早時村頭村尾的.簡易茅舍不見了,牛欄豬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清爽和井然。往素時沿這條憑河而筑的石徑走過時,總隱隱嗅的河風夾雜著的豬牛廄肥的騷腥,如今,這風仍然是那股清風,但不知何時起突然就純凈了,或猶含蘊著一絲別味,但那卻是搖曳柳枝和近山松叢婆娑而溢出的清香。河沿柳底這時有村姑浣衣,一襲睡衣,一條油亮的粗辮,一雙裸露在外如粉藕般的玉臂,將翠玉似的清流不時蕩起一蓬飛露。而村姑在抬頭拋給河對岸水田里偃草的情郎那嫣然的一笑,更是癡迷了看景人的心田。這景致,又豈是畫者一張宣紙數管彩色和幾枝羊毫能描摹出的?依稀記得這兒早時屢屢有朝陽鋪灑的晨暉,倘此時也隨意揮灑些,則恐怕會讓我因沉醉而失足墮入這蠕玉般的小河哩。
“莫羨天堂多好景,攜酒夢游黃柏村。”記不得這是哪位篁碧先賢吟哦出的詩句了。篁碧最先名為“黃柏村”,而黃柏村的地名也是由于盛產黃柏而來,更要緊的是,黃柏最盛處恰是腳下的這方凈土。據地方史料載,最早,篁碧的中心地帶應是中村而非現在篁碧畬族鄉文化經濟和政治中心地篁碧畬族村。這點,不僅從中村這個中字顯露出了端倪,而且,中村的這一片盡顯蒼桑的古民宅建筑群更能印證出中村古時的中心地位。篁碧成村可追溯到隋唐。歷時千余年,隋唐建筑自是不復成焉了,然而,今天的仍保留完好的這片明清古民宅建筑群就很好地見證了中村那段曾經的輝煌。川房上栩栩的雕鏤,讓歲月刻蝕成了漆黑的柱梁,被蒼桑漂染的變色了的青石朝門框架……活生生地彰顯出遠遁喧囂的篁碧先人的智慧和勤勞。是的,歲月的消融終于讓這些見證稍稍顯現出了少許破敗,但這破敗卻無意中更襯出了這些古宅的古樸與莊重。看吧,雕梁上的燕雀猶在振翅,畫壁上的糜鹿猶然呦鳴。即便是被塵埃蒙掩了的花果,也猶自在奮力地掙脫包裹畢剝出永不汩沒的綠意。
在這,我且不去對這里是否果真是最早的篁碧中心,這并不重要,況且,我也不敢去妄加揣度。我只要知道:這里是古樸的、是純潔的、是清凈的,是不染塵埃的,這就足夠了!我不明白眼前這些曾經看過無數次的東西而今何以會讓我如此的心醉。是近來所讀的唐宋八家的那些游品散文揭開了我眼上的霜翳?還是新近結交的許些文友的啟迪鼓勵,激蕩了那顆蟄伏多年的審美之心?但我卻隱約覺出,美,是需要用心來感悟的。景由心生。不錯,心境和胸襟影響人對美的感知。或許,中村本就美,所以之前我竟沒發現是因為我本來愚鈍而欣賞不出;又或,中村并不十分美,但在撥開了心中的陰霾后,再用心看來,這兒就成了無邊的美景!
【中村散記散文】相關文章:
寒夜散記散文11-19
春寒散文11-14
差距散文11-14
自救散文11-13
心靈散文11-12
無題散文11-12
心醉散文11-12
胡子散文11-11
寒冰散文11-11
憶散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