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山村兩兄弟挑戰命運散文

時間:2021-05-12 18:04:27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山村兩兄弟挑戰命運散文

  紅桃十

山村兩兄弟挑戰命運散文

  題記:福建省大田縣文江鄉聯盟村陳高權家四個兒子相繼長大成人,正當老三陳占銀和老四陳占祖即將成為山村致富能手的時候,厄運悄然而至。于是,一場曠日持久的人與病魔的拉鋸戰,成為兩位飽受磨難的同胞兄弟生命中莊嚴而凝重的主題。

  兄弟倆磕磕碰碰地行進在致富路上

  盡管整個文江鄉地處偏遠的大山深處,被人們戲稱為大田的“西伯利亞”,但聯盟村的交通還算說得過去。陳占銀、陳占祖兩位苦命兄弟的家就住在向陽的山坡上。從他們的家越過一道深深的溝壑,可以看到三百米開外的一條柏油路以及路上往來穿梭的車輛……倘若老三、老四沒生這種怪病,陳高權一家的日子還是可以的。當老大、老二相繼成家頂門過日子后,這個老的老,病的病五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年逾半百的老陳身上。

  老三陳占銀是讀五年級時發現自己腿腳不靈便的。那一年的夏天他十一歲,跟著鄉親去割稻子,在搬運稻穗垛子時,他雙腳打顫,怎么也跨不上田旮旯,一賭氣就逃回家,結果被母親一頓暴打。每每憶起這段往事,陳占銀的母親就相當內疚。老四陳占祖發病比三個遲一些,大致是上初中以后,不過那時他常常被調皮的男同學譏笑,說他是八字腳,走路搖搖擺擺的像鴨子……盡管有所征兆,但兄弟倆根本不當回事,父母以為兩個孩子骨骼發育不好,多吃幾碗干飯走路就穩當了……然而事與愿違,老三、老四不但患病,而且是一種極為可怖的怪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只是這病發展緩慢,一時難于察覺罷了。

  兩兄弟做學生時相當優秀。特別是陳占銀,他的志向是考上大學跳出農門,做公務員孝敬勞苦一輩子的父母。陳占銀在大田二中讀高中時,不但作文獲獎,而且演講比賽還拿過第一名。可是陳占銀最終沒有實現大學夢,高三沒讀完,就因渾身乏力和常常摔得鼻青臉腫,他不得不告別菁菁校園結束學業。

  兩兄弟相繼回家務農,做為盛年的農村小伙子,本應成為棒勞力,可是因為患上了莫名的.“富貴病”,他們無法下田勞作。陳占祖死不服輸,有一年春他非得跟父親到田里去插秧,結果雙腳陷在泥田里拔不出來,是父親像拔蘿卜似的將他從泥田里拔出,抱到田埂上……面對幾乎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虛弱身體,兄弟倆并沒有唉聲嘆氣。兄弟倆掂量來掂量去,決定做一些不費多少體力的手藝活兒。主意拿定,陳占銀和陳占祖分別到尤溪縣和建設鎮拜師學藝,陳占銀學裁縫,陳占祖學理發。只消一年功夫,就雙雙出師了。陳占銀買了一架舊縫紉機,在家里給鄉親們縫縫補補;陳占祖買了一套簡單的理發工具,走村串戶為村民理發……一來二去,兄弟倆的生意日漸紅火。雖未賺幾個錢,但他們還是嘗到了自立的甜頭。可是好景不長,陳占銀漸漸感到雙腿疲軟,坐久了難于站起;陳占祖涯愕提不動工具袋了,就是在家給別人理發,電推剪有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從手中脫落……

  出于無奈,兩兄弟不得不改弦更張。1992年春,陳占銀到聯盟小學任代課教師。盡管每個月工資只有一百元,但他認真備課,勤于鉆研,他教的的班在文江學區期末考時時常名列前茅。這給陳占銀以極大的鼓舞。正當他準備在講臺上大顯身手時,校長說下學期不用代課教師了。就這樣,陳占銀再次回到了自己灰暗的房間。他開始追問自己: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正當三哥茫然無措時,陳占祖倒搞得熱火朝天。陳占祖從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了一本《農業科技》,大受啟發。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村青年,開始在家里養蛋鴨,由于飼養得當,他的鴨隊不斷壯大,1990年只有幾十只,到1995年發展到二百多只,而且每月產蛋量高達5000余枚。陳占祖一心潛心鉆研養鴨技術,一邊琢磨著有了錢到外地大醫院看病。

  逆境中的突圍,泣血的旅程荊棘叢生

  陳氏兄弟是1996年夏獲悉雙雙患的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這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目前尚未找到治愈的良策,但有藥物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得知這一結論,陳占銀驚呆了,他百思不得其解,經過再三對母親的詢問,才知道自己的一個親舅舅患的就是這種怪病,活了不到四十歲……這在醫學上叫著隔代遺傳。面對命運無情的捉弄,陳氏兄弟起初感到格外絕望。但對生存的渴望和對人生的憧憬,最終激起了他們挑戰命運的無畏勇氣。

  在知曉醫生判決之前的1994年秋,被疾病折磨的身心俱疲的陳占銀,突然午夜出走,他似乎知道,這將是他最后一次用雙腳去親近故鄉的土地。他每挪動一步都必須使出全身的力氣,即使如此,陳占銀還是多次摔倒,鮮紅的血從摔破的膝蓋流出,悲傷的淚水從他蒼涼的眼角悄然滑下……他看到了滿天的星斗和傾斜的天空,僅僅15公里,他走了將近一天一夜!他用堅韌的生命力再次證明自己是擊不跨的贏家!

  陳占銀是第三天下午由同學陪護乘車回到家里的,他的父母急得像火燒了房子,以為苦命的兒子尋了短見。陳老漢追問病怏怏的兒子出去干什么?陳占銀一聲不吭,一任酸楚的淚水從劃傷的臉上滑下……從此舉步艱難的他再也沒有出過村子。因病情加劇,這位三十歲的小伙子,幾乎被軟禁在那間昏暗的木房里,偶爾到院子里曬太陽,也是手腳并用,若不是非凡的勇氣和對陽光的渴望,他早已臥床不起了。

  憑著父母和陳占祖的勤勞,兩兄弟治病的計劃終于付諸行動。在1996年夏天,陳家的老四在大哥陳占水的攙扶下,懷揣數千元賣鴨蛋的錢,踏上了開往福州的列車。

  陳占水帶著四弟到福建省立醫院做身體檢查,然后住進一家收費低廉的小旅社等待結果。兄弟倆第一次出遠門,當晚出去游玩乘車回來時,才發現皮包被割,數千元不翼而飛。大哥陳占水又氣又惱,在自責中夜不成眠。第二天上午,他們拿到了檢驗報告,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本來他們是準備開點藥回去的,現在錢沒了,兄弟倆只能給家中的陳占銀帶去一張蒼白的診斷書……

  根據癥狀,陳占銀患的是假性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身體將日益浮腫;而陳占祖患的是肢帶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身體將日益消瘦……在家中經濟陷入窘境的情況下,同床而居的兩兄弟心中的悲涼是可想而知的。在似乎永遠無法改變的日子里,陳占銀寄情書海,并先后在報刊上發表了十幾篇作品;而陳占祖盡管瘦成了電線桿子,但依舊早出晚歸放鴨子,早坎坷的山坡上,他的身影孤單而又執著……

  溫暖的陽光灑在他們蒼白的臉上,盡管前路蒼茫又凝重,但兩兄弟從未放棄過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兩兄弟相依為命,共住一室。陳占銀大多數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有時寫作,也只能在書桌前坐兩個小時,他坐下很難站起,因肌肉僵硬,整個身子想一部散了架的機器。因為長期居住在只有一扇小窗的昏暗的房間里,他視力很差。弟弟陳占祖的身體狀況稍好些,但他舉步艱難,只能蹲在地板上掃地。同病相憐的兄弟倆,相互勉勵,艱難的送走生命中的每一天。

  自1995年后,陳占銀沒有上過飯桌,是母親和弟弟將飯菜送到床邊,望著頭發花白的母親給他細心喂飯,他感受著溫暖親情,有時陳占銀在房間悶了,想到村里去看看,是年過半百的父親背著他東走走西看看。盡管大哥和二哥分開另過,但還是經常過來看望兩個落難的弟弟,兩個嫂子過來不是洗衣服,就是清理房間,有時還背老三到院子里坐坐……而正是這一縷縷溫暖的親情陽光,給兄弟倆灰暗的心靈以極大的慰藉。

  疾病無情人有情。伴隨著陳占銀作品的屢屢見報,不少熱心人開始關注身在小山村里的兩位苦命的兄弟。自1995年起,福州一中的康強老師經常給陳占銀去信,除了鼓勵兄弟倆自強不息外,還寄來大量的書刊、郵票和信封;福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劉端淑女士和兩兄弟同患此癥,自己臥床不起,卻慷慨捐助陳氏兄弟300元。今年(2000)夏天,大田縣殘聯干部冒著酷暑,專程趕到聯盟村噓寒問暖,并送來了慰問金;文江鄉黨委和政府領導也特別關注這對不幸而自強的兩兄弟,并責成聯盟村領導免去他們的農業稅和教育附加費,派民政辦干部前去探視;今年剛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陳其榮和村主任陳占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到陳老漢的家,各捐贈20元,錢不多,卻凝聚著父母官深切的體恤之情。陳書記得知兩兄弟沒錢訂報,當即決定由村委會出錢,給他們訂一份2001年的《三明日報》……

  做為山村的“秀才”,陳占銀常給鄉親們寫家信、打報告、寫訴狀,村領導找他寫材料,他都樂意幫忙,并因此成為聯盟村義務的“文書”。盡管兩兄弟病魔纏身,甚至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他們依舊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蛋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將鴨子賣掉,在公路邊開個店,除了賺錢買藥治病外,行動也會方便些,也可以由家人幫助到三明看看。

  大田兩兄弟,你們什么時候才會走出人生的困境,用健康的明朗的微笑,去面對厄運殘酷的襲擊呢?相信會有更多的關注的陽光,注入兩位i孤苦但堅強的同胞兄弟歷經滄桑的心野里。3400字

【山村兩兄弟挑戰命運散文】相關文章:

兩兄弟01-19

記紅山村瀑布散文11-19

鄉戀之——山村如畫散文11-11

兩兄弟的故事03-26

《向命運挑戰》讀后感750字08-14

兩兄弟中國寓言故事11-03

轉山包之山村貧得令人窒息散文11-19

安徒生童話故事《兩兄弟》12-23

第二十四章-兩兄弟對陣01-19

散文性格決定命運好的習慣很重要11-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亚洲另类日本欧美专区 |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