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絳珠草林黛玉的散文

時間:2021-05-12 16:22:3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絳珠草林黛玉的散文

  這株絳珠草注定要用短促卻美麗的一生來償還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情,她償還的方式是用自己的眼淚。作者曹雪芹寫出了一個脫俗而高傲的林黛玉,這一縷芳魂也注定是脆弱而寂寞的。多愁善感、睹花落而傷春盡,見殘紅而悲淚灑,是她的主要性格特征。就其生命的短促過程而言,刻骨銘心地愛戀,清靈曼麗的詩作,深孕于心的悲愁,無時不在的清淚,是全部的內容。除此,她幾乎一無所有。

絳珠草林黛玉的散文

  情趣未妨高雅,而生存卻是極其實際和繁瑣的。林黛玉求靈性之雅,而痛生活之俗,這無疑是她生命過早凋謝的重要原因。

  黛玉葬花,幾乎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然而這個美麗而凄切的行為加速了她的毀滅。花開花落兩由之,這本是自然現象,正如同四季交替,聰明的林黛玉在這方面卻陷入了一種偏執、一種絕望,她的生命核心是一個情字,正應了“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的千年浩嘆。魯迅先生在其唯一的愛情作品《傷逝》中闡述了一個道理,人只有生存著,愛才有所附麗,愛可以讓人生死予之,然而這終究是太過于浪漫和酷烈了。沒有生命的延續,愛注定要隨生命殞滅而消失。曹雪芹試圖寫一個純感性且近乎神話的愛情悲劇。這個悲劇的主角只能是為愛而生、因愛而亡的林黛玉。如王熙鳳、薛寶釵是絕對不會在這個悲劇中承受過多苦痛的。因為于她們來講,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薛寶釵嫁給賈寶玉,當然有愛情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實現生命的轉型、身份的轉型。當然她不可能預料到賈家已經大廈將頃,剎那間由盛而敗,只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而林黛玉于賈寶玉,是純粹的,甚至是靈魂高度的摯愛。她甚至可以忽略賈寶玉的所有背景和他這個家族的所有榮光。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倘若非要把愛情視做生命的全部,走下去,結局必然相當悲慘的。林黛玉早喪,是一個悲劇,然而倘若她真的嫁給賈寶玉,也許還會有更大的悲劇,是她柔弱的生命更難以承受的。

  世人皆愛林黛玉,認為她用全部的生命提煉出來的愛許給自己最愛的人。然而,真正要接受這份愛,也許不是幸福,而是災難,須知愛并不是一切,只有愛而沒有生存的各種條件,這份愛會讓生命中充滿了苦痛。畢竟生活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現實社會中,而不是離世的太虛幻境,不是避秦的世外桃源。

  黛玉生命中最閃光的地方,大約除了她愛的執著和真摯外,就是對詩的鐘愛和其詩作的靈秀。這是她短暫生命中唯一的行為方式。在人才匯集的大觀園,林瀟湘的才名絕非浪得,詩心卓然超逸,才思沛若春水。如果林黛玉未寄身賈府,飽嘗籬下之苦,當然這種苦完全是心理感應的,而是成長于父母膝下,受盡百般呵護與疼愛,那么,她也許會成為一代才女,甚至可以步李易安的后塵。然而,現實是她只是賈府的白飯食客,在這種處境下,敏感的她,日夜嚴防風刀霜劍的凌厲之氣,讀書作詩成了她聊以明心隱志的唯一選擇。她執著地以詩的形式存活著,于自己的未來仿佛根本沒有規劃,她的潛意識中的最大理想,大約是與賈寶玉做一對遠離世俗隱逸紅塵之外的神仙眷侶,這個理想說到底是虛幻和脆弱的。當賈寶玉另娶她人,她的理想徹底破滅,生命便因此而無意義、而終結。她可以看出世情的冷暖和炎涼,可以品味人生的種種苦痛與不幸,卻沒有真正思考過生命理性層面的價值與意義的命題,沒有想過如何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更沒有力氣進行改變。賈府已是風雨滿樓,岌岌可危,她也許已經看破,然而看破是一回事,而如何尋找新生,她是束手無策、消極以對的。這一點上,薛寶釵明顯要比她深沉許多,考慮的周全得許多,而且也嘗試著予以扭轉。活在詩意中的林黛玉,靈性是自然而單純的,然而于生命價值的錯誤定位和對生存方式的漠視,對一切俗務的排斥,讓她的生命沒有根基,如同一只風箏,當線斷之后,美麗高潔的芳魂即渺渺而去。由是言之,林黛玉的悲劇,并非僅限于命運悲劇、愛情悲劇,還涵蓋著深沉的生存悲劇。對林黛玉可以贊美、可以同情,在贊美之余,在同情之中,我們不能不對她的生存能力提出質疑,對她們高潔和脫俗產生困惑。

  林黛玉只應存活于寂寞廣寒宮,那里沒有是非,沒有人群,可以寬容她孤傲的性格,可以保全她散淡的人生。不善于與人打交道,甚至拒絕與人相處,個性過于張揚,是林黛玉難以容身于賈府這個大染缸的主要原因。人難免在人群中周旋、難免要學會適應生活、適應他人。物競無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性格的弱點,在人的命運中往往起決定作用,性格決定命運,斯言不妄。賈府的是非更甚,是一個可比喻為洪水猛獸的大漩渦。在這種環境中求生,如果不匡正自己的性格,不做好人情練達的文章,沒有掌握世事洞明的學問,注定要黯然殞落。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才情的女子,本來可以有能力周旋于險惡的環境中,并且活得很好。然而林黛玉偏偏不屑為之,雖有意遠離是非,卻又處于是非之中,雖有心疏離人群,卻又難以與之絕決。許多人喜歡黛玉,把她的孤傲也視作美的神韻,事實上,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這樣的女子,喜歡會大打折扣,有心機、會做人、善周旋,不是缺點,而是一個人在萬丈紅塵中打拼的最根本的憑恃和本能,如果喪失這一點,悲劇就是完全由自己制造的。聰明如冰雪的林黛玉,對此卻是不甚了然的。一味孤傲、一味脫俗,卻不能不食人間煙火,不能不保全生命,當發展到極致,悲劇由此產生。應該看到,林黛玉和薛寶釵在開始時是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甚至還要優于寶釵,然而由于這種孤傲的性格,不善周旋、不會變通的行為,漸漸地失去了主動,越來越被動,愛情最終成了海市蜃樓,離她越來越遠,心理也越來越壓抑,愁思纏滿全身心,生命也因之斷送,斂入東逝之水。

  林黛玉多愁善感,動轍飲淚,無一日不淚眼朦朧。這淚流得有些時候是有理由的,有些時候則有些小兒女狀了,這既說明她的軟弱和凄涼,也表明了她的性格中是缺少應有的放達和剛毅的。用絳珠草來形容她,是不合適的,草雖柔弱,卻有韌性,從黛玉身上何處可以看得見韌性,與寶釵比,她缺少寬容,與同樣寄食賈府的史湘云相比,她又缺少剛健。這無疑雖楚楚動人,卻異常憔悴。從心理學角度講,她是個不會自我進行心理療養和調解的人,其心理是不健全,不完整的。這雖然由其自身處境所致,但是性格的柔弱也不能不起到重要作用。一個人有多少眼淚可以流淌,有多少愁郁可以熬煉,更何況她是淚珠兒由冬流到夏,愁情始終縈懷。女人的最強大的武器,并不是眼淚,而是微笑,而是寬豁,這也是林黛玉所欠缺的一門功課。淚流干了,愁堆砌了,弱不禁風的林妹妹必然魂赴幽冥。《紅樓夢》注定是不朽的,而林黛玉的芳魂寄于書中,也必將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然而,這個藝術典型,歸根結底只會在這本曹雪芹嘔盡心血的作品中,只會在少不經事或者厭世寂寞的人夢里。我們無法想象出林黛玉如果生在現實世界里,會怎樣的生存和結局歸宿。如果可以做這樣的假設,她大約會有三種生存方式和結局歸宿。其一,林黛玉仍是林黛玉,但她注定要做匆匆過客,即使與賈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會因賈寶玉的逐漸成長和變化而對那份愛情產生質疑,對婚姻生活生出絕望,即使不會病歿,也會自絕于紅塵。其二,林黛玉變為妙玉,她的理想與現實格格不入,她的情懷與俗世勢同水火,理想終于冷卻,情懷終于遠逝,她的方向只有那一座荒庵,那一尊古佛,那一卷經書。其三,林黛玉變為王熙鳳。林黛玉的聰明才干不遜于王熙鳳,而性格又多有相近之處,當她恍然領悟到人生的真正含義,看透這世事的滄桑,而她不想過早離開滾滾紅塵,必然會用于心機,周旋于大家庭內。然而,后兩者都不再是林黛玉,而前者又歸于既有宿命,這充分說明她要么以自己的形態絕于塵世,要么以他人的形態茍延于塵世。林黛玉本真的形態,便不會存在。生存是一門學問,活著是一種能力,而且在熙熙攘攘的塵世間,面對眾多的是非與磨難,這門學問做得不夠,這種能力學得不強,必然是脆弱易逝的。

  《紅樓夢》人物眾多,作為主要人物,林黛玉確實深入人心,曾經在許多讀者心中形成了傷痛,引下了淚水。然而,我卻認為,林黛玉大約只令二十左右歲的年輕人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人們越來越不會信服這個形象。林黛玉這個形象發展的到現在,就成了瓊瑤式言情小說不食人間煙火,虛無縹緲的人物。

  木石前盟終于敗給金玉良緣,海外仙姝寂寞林,終于芳魂為流水落花斂去流走。

【絳珠草林黛玉的散文】相關文章:

四葉草之緣散文05-01

珠村乞巧節07-14

探玄珠的成語故事10-21

廣州珠村乞巧文化的發展07-14

綴玉聯珠近義詞11-11

剖腹藏珠近義詞01-15

宋詞賞析:《點絳唇》06-03

點絳唇宋詞精選05-01

《點絳唇》宋詞原文04-04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09-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