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和母親一起度過的日子散文
自從2004年到南方工作后,回家的時間就集中在暑假。學校事忙,回家總是匆匆忙忙,因而和母親相處的日子總覺甚少,內心頗覺歉疚。
今年暑假,難得有一個月之久的休假時間。于是,我便打電話告知母親,我7月23日回到家,母親非常高興,充滿了喜悅期待之情。
“回家餃子離家面”,是我每年回家或者出門的時候,母親一定要親手給我們做的飯。23號一大早,母親就催促妹妹買好菜和肉,然后,和兩個妹妹一起精心地準備我們的午飯。幾個小時的等待里,只要聽到有車從樓下經過,母親都會急促地爬到窗口張望,如此反復幾十次,母親不相信妹妹看手機而告訴她的時間!我們剛在小區樓前下車,遠遠抬頭就看到母親在窗口笑盈盈地向我們打招呼,而妹妹則早已在單元門口等候幫我們提行李!
端上餐桌的餃子散發著誘人的濃濃的香味,進門的感覺總是那么溫馨!圍在一起吃餃子,其樂融融。
從第一天包餃子開始,母親就按照自己的計劃做著不重樣的飯菜:紙卷、麻食、涼皮、涼面、包子、餛鈍、涼粉、烙餅、油餅、甚至紅薯面剁面、玉米面攪團等等,只要母親能想到的,她就不厭其煩逐一地把各種我們喜歡吃的東西齊齊做一遍。
母親非常勤快。她有起床很早的習慣。幾十年如一日,農忙農閑,她都在我們起床之前把家里的院庭里里外外打掃的干干凈凈,東西收拾的妥妥當當。然后下地勞作,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燒水做飯,起早貪黑,總是忙個不停。前幾年,即便是患有高血壓,腿腳有點不方便,她依然固執地下地鋤草,摘花椒,回到家剝花生,剝豆子,剝玉米,手里從來不肯停下干著的活兒。兩年前,她已78高齡,小侄子上學需要在縣城,母親便隨孩子一起入住縣里的單元房。
在縣里生活了兩年,她勤快的習慣一直不曾改變。有一天早上,我試圖早點起床,準備親自做好早餐,可等我走進廚房,她已經給鍋里添好了水,在用微火煮豆湯了。我責備她起得太早了,她溫和地笑了笑,滿心內疚地問我是否是她吵醒了我。我真的不知道她什么時候起床的!我本想回家好好陪伴她,能圍著灶臺給她親手做一些她喜歡吃的易于嚼動的東西,母親每次都不肯。她總是說:“你們經常在外不容易,回家好好休息,我閑在家里,就只能給你們做做飯,洗洗衣服,拖拖地,還能有點用!不常動了,身子骨就硬了,人就再也沒有用了!”
我抵不過母親的`執拗,只好順著母親的脾氣,在一旁幫她干點活。
我真驚詫于母親的愛心和耐心。假期里,不僅僅是我們夫婦在家吃飯,而且還有小侄子和外甥女及妹夫妹妹們。小侄子每天學習武術,外甥女學習舞蹈,一日五餐或者六餐都是常有的事。八,九個人的飯食,母親從來沒有半句怨言,一句嘮叨,也更樂此不疲。我們都不忍心看著她忙碌和勞累,住在附近的妹妹們便各自回家做飯吃,以便減輕母親的負擔。母親心里有點不悅,因為她很喜歡熱鬧,更喜歡大家庭生活的氛圍。她覺得能和孩子們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樂。
母親最拿手的飯是合陽人喜愛的蒸肉。(其實是一種蒸面)。做蒸肉的工序很復雜:首先要用手工壓面機將和的很硬的面塊壓成面條,(以前母親都是用手工搟面),然后將面條下入開水鍋里煮一煎后撈出,放在案板上等待完全涼好;接下來,是將大肉切成約1寸長、8寸寬、0.2厘米厚的小方片,入開水鍋焯一遍撈出,等肉片涼涼后,再加入切成段的大蔥、芹菜、油、鹽、椒面等調料一起拌勻,最后再給涼好的面條里加入油和干玉米面粉,把拌好了調料的菜和拌好了的面條混在一起攪勻。還有最后一道工序是,搟好和蒸籠一樣大小的面皮,鋪在蒸籠里的篦子上面,然后再層與層相間鋪上拌好的面條和拌好的芹菜肉片等上鍋去蒸。30分鐘左右,撲鼻的味道襲來,滿屋飄香,嗅覺被激活了,禁不住讓人多吸幾口香味。再20分鐘的慢火后,熱氣騰騰香氣噴噴的蒸肉就出鍋了。母親抄好一碗一碗的面,我們加好早已和好的油辣子蒜水,色味俱佳,肉肥而不膩,面軟香而勁道,口感飽滿,回味悠長!這是特有的媽媽味,是我們遠在千里之外常常念想的味道,是玉盤珍饈,饕餮大餐無法比擬的家鄉味。我們邊吃邊贊嘆,母親布滿皺紋的眼笑得瞇成一條線,手里不住地給我和老公往碗里夾肉片。
母親做了兩頓蒸肉,還不忘要妹妹帶滿滿一大碗回家給她的婆婆,也不忘帶一大盆給在村里的弟弟和其他孩子分著吃。
母親天天如此勞累,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占領不了灶臺,便提出外出吃飯,母親一口回絕了,她嫌外面吃不好,更覺得外面的東西太貴。經歷過饑荒年代辛苦大半輩子的母親,看著我們花錢她心疼。
除了做飯的樂趣外,母親最開心的是和我一起散步。吃完晚飯后,我牽著她的手,或漫步于小區外,或和兩個妹妹一起陪母親去九龍公園走走。每逢遇到熟人夸獎我們孝順時,母親總是笑呵呵喜盈盈地說道:“是的,我的女兒都很孝順,我兒子和媳婦也很乖!”我暗自覺得母親愛炫耀,但見她笑容燦爛的樣子,我的心總是暖暖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母親總會跟我聊起我們小時候的事,聊起過去日子的艱辛,聊起左鄰右舍婚喪嫁娶之事,聊起每一個孫子孫女的未來生活……在靜謐的夜晚,辛苦了一天的母親總是早早地入夢了。
離家的時候,母親親自為我們做了手工面,碗里飄滿了油油香香的蔥花。我知道面條類似繩子,意思是長長遠遠有牽有絆。母親分明是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我們,她在家里拽著這面條的一端,希望能把我們流浪的心收回來,牢牢地系在她的心田。
今年暑假,是我從工作以來在家里和母親待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次。將近一個月,我為母親洗過一次頭發,剪過兩次指甲,僅此而已。回想幾十年來母親終日辛苦勞累,但卻默默無聞毫無所求地為自己的子女付出的日日夜夜,我覺得心里有絲絲酸楚、內疚和不安。
母愛往往是從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的,它不需要什么感人的言語來粉飾。母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私無怨地把自己的愛奉獻給子孫后代,把自己的寸草之心凝聚在孩子們的一粥一飯里。母親的愛像一條永不止息的長河,跨越千山萬水,跨越歲月的經緯,永遠流淌在我的心窩!
我感慨于自己的無知,不清楚母親需要什么;即便是知道,但卻很少給過!
【暑假里和母親一起度過的日子散文】相關文章:
一起走過的日子作文05-21
在困難的日子里作文05-11
沒有你的日子散文11-21
那些日子里心情日記01-25
閑日子散文欣賞05-02
一起走過的日子初三作文12-19
一起走過的日子記敘文02-07
一起走過的日子(友誼篇)作文03-07
一起走過的日子作文(15篇)05-22
一起走過的日子作文1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