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下住著童年散文
一個人在外地時,總有一些晚上會因為窗外的月亮而睡不好覺。月亮長著一副很圓很甜的模樣,像一位有著深沉思念的少女,彳亍徘徊在飄飄帶風的簾子后面,她忠誠地守護著那雙雙不眠的眼眸。在這個時候,我總感覺有一種細微的力量在莫名撞開某些夢中反復出現的場景,那是鄉下的月亮以及月亮下我們的童年。
月亮在文人的世界里是一個兼顧了愛和思念,極富古典氣質和象征意味的事物,它首先是屬于詩人的,但我想,它也應該屬于鄉下的孩子。孩子在月亮底下跑得那么歡暢、從月亮底下一直跑進了我的夢里。
八月,山河慷慨獻禮,成熟的稻谷被整齊地碼進糧倉時,待到秋風微涼,正是月亮悄然浮起來的時候。就像是為了舉行一個必須舉行的神秘儀式,大人們開始在月亮底下聚集,孩子自然也一樣。
對于月亮,也許源自于某種神秘而古老的傳說,習慣農事的孩子天生就帶有一種既敬畏又迷戀的感情,尤其在談論的時候,是不可以用手指著它的,那是對月亮粑粑的大不敬,觸怒了月亮粑粑是要被割耳朵的。
清晰的記得,小時候的我在看見月亮時難掩激越之情,扯著別人的袖子,又蹦又跳地歡呼:“看,月亮粑粑好大!”
說完,我才意識到自己用手指了月亮,我一邊忍受著砰砰的心跳聲,一邊捂著自己的耳朵露出驚慌的神色,我甚至也像別的孩子一樣嚇得大哭起來。
伙伴們在旁邊幸災樂禍的喊:“月亮粑粑要來割她耳朵啰!月亮粑粑要來割她耳朵啰!”
也有大些的孩子在同情而好心地提醒:“趕快給月亮粑粑作個揖,讓它原諒你吧!
于是,指了月亮的我趕緊放下捂著耳朵的手,雙手合上,朝著明月遙遙膜拜,同時嘴里叨叨有詞:“月亮粑粑是我嘎嘎”(嘎嘎即湘西人對外婆的一種稱呼,音同于嘎嘎)
做好這一套賠罪動作,我那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鎮定下來,繼續像一只活潑的小兔子一般在銀光里蹦跶。
也有的孩子因為瘋玩忘記了給月亮賠罪,等到半夜回家睡覺時,看著徘徊在床邊不走的亮白月色,驚得一邊摸自己的耳朵,一邊害怕地大哭起來,直到把甜夢中的大人驚醒,暈暈乎乎弄明白怎么一回事并且安慰保證后,孩子才能安心睡覺。
月亮底下最適合玩的游戲不是常見的丟手帕、捉小雞一類的,而是兩軍對壘。被農人們摘去了果實的稻田,只留下一茬一茬的稻草根,銀汪汪地飲著一丘一丘的月色,靜靜地我們的來臨。我們站在稻田里,銀汪汪的臉也飲著月色,就像是為了完成一個儀式一般,我們即將用自己的呼吸同這片土地進行碰撞,來一次笑聲跟汗水,靈與肉的交融。詩意在月色底下的土地里正一本正經的排練上演著,最后成就一個個童年,那是所有在月亮底下成長的我們的故夢。
田里的蹈茬是平整的,新收的谷子進了谷倉,田坎上是碼放的整整齊齊的草垛,還有那揮舞著紅布條,氣焰一如既往囂張怪異的稻草人,我們靜靜地看著,然后像覓食的麻雀一樣迅速散落在稻田里。
一堆腦袋湊在月亮底下唧唧喳喳地密謀一會,已經劃分好敵我人數,以一條田坎為界限,雙方就像水珠子揉碎在大海里一般,悄無聲息地就融入了月色當中,再也找不見了。這時候,一方帶頭的氣勢如虹地喊了聲:“開槍”!
對方首領以同樣的`氣勢不甘示弱地接了句“架炮”!
這一方接著喊“開始”!
另一方喊:“打”!
等這個“打”字一出口,余音遙遙地在月色下散開時,我們卻已經個個屏住了呼吸,藏匿在田里看不見身影了。除了風聲、蛙聲,蛐蛐聲,空氣中再也聽不到任何一個孩子發出的聲音了,為了更好的隱蔽自己,我們甚至有辦法在月亮底下隱藏了自己的呼吸。每個人都盡量把自己藏好,包括自己的聲音,因為聲音會暴露你的具體位置。每個人都恨不得藏在月亮的背陰處去,藏在一個連月亮也照不到找不到的地方去。田坎下面,草垛里面,土疙瘩旁,甚至是老鼠洞里……
一個孩子在這個時候會發揮超常的能量,很神奇地把自己藏在一個任何人都想不到都發現不了的地方。躲藏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對方看見自己的同時又能讓自己發現對方。當你看見對方的人時,馬上叫出他的名字并說出他的位置證明你是真的看見他了,這意味著被叫的某一個孩子已經中槍陣亡了。在游戲規則的約束下,中槍的孩子盡管神色沮喪無比,但還是會乖乖走到月亮底下來,剩下的人繼續進行這場高明的戰爭游戲。
在月亮底下,我們的眼睛都特別明特別亮,撐得特別大,像饑餓的小田鼠,發出灼灼的光來,不放過任何地方,甚至包括在空氣中悠哉樂哉散步的小飛蟲,在我們的心里,也許這只小飛蟲就是某個伙伴效仿孫猴子而變成的。
任何一個孩子都會根據對方那一閃而過的身影,衣服樣式以及頭發或者鞋子什么的判斷出對方是誰,然后迅速叫出他的名字。有時候,被叫的人如果不服氣,就要求指出具體位置來,喊名字的人便會說你在老三家土坎下那里,或者你在二豬家的草垛邊……如果的確沒說錯,被叫的孩子便會自動站出來,因為這意味著他已經中槍身亡了。但有時候也會判斷錯誤,當你對著某某地方喊某個人名字時,被喊名字的那個人也許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回答,于是喊名字的人在遭受一陣嘲笑后會迅速奔跑,因為出聲已經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不馬上離開會立刻被眼尖的孩子看見而中槍。
我常常在對方首領喊“打”的時候,發足沿著白色的田坎疾走或者飛奔,我想通過繞遠路繞到對方的背后去,來一個偷襲。鬼魅般的身影在月亮底下宛若一只黑色的大鵬,翩翩若驚鴻。等到對方發現有影子一閃而過時,我已經繞過長長的田坎遠去了。也有的時候,我不像剛才那樣激進,作戰方式變得保守起來,游戲一開始,我就絞盡腦汁把自己藏在一個任何人都找不到的地方。我是最能沉得住氣的,這是一種守株待兔的辦法,而我等的便是最后那一刻。在我的同伴都陣亡后,在敵方大搖大擺跑到我的跟前來搜查時,以一己之力反敗為勝力挽狂瀾。但有時候我的運氣實在不太好,我剛剛為自己藏了一個絕妙的好地方而得意洋洋時,我的同伴已經把對方全部消滅掉了。于是我只好怏怏不樂地從好地方里爬出來。
但在所有的孩子中我并不是藏得最好的那一個,藏得最好的孩子是秋紅,她是我們當中最笨拙最憨厚的一個,但她藏得實在太好了,不光別人找不到她,最后連她自己都找不到自己了,在藏的地方睡著了。甚至到游戲結束時我們也找不到她,這讓我們又嫉妒又仇恨。
等到家里的大人做了夢醒來,看見月光下對面的床還是空的,于是咒罵著起床找我們。大一點的孩子會遭到呵斥,因為明天還要早起上學。最開始是村東頭的五花嫂在喊老二,一會兒功夫,整個村子的大人都醒來了,一整個村子都有了呼喚聲,這個聲音就像會傳染似的,月亮下所有村子的大人都開始喊起自家的孩子來了,最后連雞、鴨、狗都忙碌起來喊我們回家了,就連剛出生不久還沉浸在母愛中的小牛也開始從母親的腹下抬起頭來“哞、哞”地叫著幫忙找我們。
狡猾的我們一下子都安靜了下來,誰也不打算去找不知道在哪個角落里睡覺的秋紅,大家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唱著歌兒吆喝著回家去了。誰都知道秋紅的爸媽是很粗心的人兒,他們可不會像別的爸媽那樣在半夜里尋找自己未歸家的孩子。
秋紅在銀白色的稻田里完好無損的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哭喊著回了家。我猜想,那個晚上的夜色應該格外溫柔,月亮一定比我們更加戀戀不舍。所以,當我們回家時,它不忍心去叫醒秋紅,而是用自己的羽裳輕輕地包裹著秋紅,甚至還低聲唱著歌兒,秋紅的夢一定做得甜極了,在月亮的守護下,沾滿靈氣的她長大后成了我們當中最好看最聰明伶俐的人。
我們跟月亮一起玩游戲,我們玩得那么投入,我們甚至忘記了離開忘記了長大,除了田里的稻子一季季地成熟,玩游戲的我們跟月亮都忘記了成長,我們浸泡在童年時光里,連帶著月亮下所有的蟲兒、蛙兒都停止了浸泡在童年時光里,是不是麻雀因為貪戀游戲而忘記來偷嘴兒?就連那些永遠都精神奕奕的稻草人也忘記了該是打哈欠迷糊眼睛的時候了。
山村的孩子是幸運的,月光里住著我們的童年。
月亮下可玩的游戲有很多,月亮是一劑良藥,月色,化解了一切傷悲,它存在這個世界上也存在我們的眼里,更存在我們的心里。仿佛什么游戲一在月亮下進行就能格外使人產生一種清越、美麗、積極而又傷感的情懷。
月亮也許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使在月亮底下的我們延緩生長,它賜予的那種快樂是一種新生的力量,能讓我們忘記白天世界里的一切苦痛和淚水,一切貧窮帶來的艱辛和一切不幸。
月亮下的童年是一次美麗的童話之旅,我們在夢幻般地成長著,被大人叫回家的我們仿佛還在月亮底下享受著我們的童年。不管生活如何變遷,不管歲月如何滄桑老去,村莊上空永遠住著一個陪著我們過童年的月亮。月光下的游戲永遠也玩不完,月亮跟著我們玩游戲,我們永遠不會累它也永遠不會累。它照看著一代一代孩子的童年,最后,它也變成了一個孩童在星空下玩游戲,守護自己的童年。玩游戲的孩子在月亮底下過著童年,成群的孩子在月亮底下過著自己的童年,成群的孩子在月亮底下成長著。
【月亮下住著童年散文】相關文章:
捉月亮散文04-29
星星和月亮散文11-06
她只是個月亮散文12-01
童年滑過我的指尖散文11-06
夕陽下的南溪古寨散文03-25
小學語文一下《月亮和云彩》說課稿05-19
蘇教版一下《月亮和云彩》評課04-24
蘇教版一下《月亮和云彩》教學反思04-16
蘇教版一下《月亮和云彩》課后評價04-04
蘇教版一下《月亮和云彩》教案設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