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還是奔波散文
五一長假,我們結伴去旅游。搭乘南下的列車到達南京,從南京一路驅車到達上海,途經蘇州、杭州、無錫,然后又輾轉至北京,換乘西去的列車連夜到達大同市,第二天奔波抵達太原,利用一天時間游覽了五臺山后,連夜乘長途臥鋪客車,于夜半時分回到家中。
第二天上班,同事們紛紛讓我談談所見所聞,我竟覺大腦一片空白,游覽之地如過眼煙云,一時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有什么辦法呢?時間實在是太緊張了,十天時間,車上呆了四天,其余時間一個城市一天。幾乎還未弄清城市方向便又開始啟程。每到一處景點,都有時間限制,你想多停留一分,多駐足一會,都會面臨被丟掉的危險。
一路走來,最大的感受是“疲憊”,本來想利用節假日好好放松放松,體驗一下當今時髦的“休閑”生活,可結果卻是更加勞累。現在看來,要想真正的休閑,必須有充足的時間。而作為工薪階層,時間簡直是稀缺資源。特別是我們這樣的行政單位,每年除了五一、十一兩個長假之外,平時是沒有連續幾天的假期的。我清楚地記得,為了此次旅游能夠成行,我加班加點處理手頭未盡的事務,安排走后相關的事宜,這才得到領導的應允,提前請了兩天假與同事們一同南下。
享受休閑,除了時間之外,還要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條件,那便是消費能力。雖然我們的工資一調再調,卻仍然沒有物價上漲的快,手中的鈔票數似乎比以前厚了,但生活水平卻依然沒有提高。而“休閑”二字卻經過經濟學家的和風細雨,政府的頷首應允,借助的媒體的大力宣揚,弄得人皆向往。
而且有錢和有時間又很難統一到一起,快速的生活節奏讓走在現代都市街道上的人行色匆匆,忙得沒有時間與家人共進晚餐,沒有時間訪親探友,打個電話也是三言兩語。為了能抽出點時間享受休閑,人們拼命地去工作、掙錢,在生活中疲于奔命,在仕途中拼命向上爬。于是人們常說: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為了獲得休閑資格,我們不得不成為工作狂人、掙錢機器,另一方面,為了使那有限的'休閑時間增加含金量,我們又不得不加快腳步,睜大雙眼。
我還記得,到達杭州時,我們甚至無暇觀看美麗的市區,便直達西湖。到了那里,隨導游健步如飛,在人群中穿梭,而后一擁而上乘船在湖中航行。船速不算太快,導游也在一路講解,但眼前的西湖卻變得寡然無味,與書所述,夢中所想的西湖無法統一,休閑的意境全無。
無獨有偶,水鄉烏鎮,曲折的小河,古老的木屋,淳樸的民風,令我大開眼界,導游說我們可以自由活動半小時,原以為這回可以盡情看一看了。可偏偏接到單位來的電話,向我詢問一些已經模糊不清的數據,不得不搜羅記憶、牽腸掛肚,由于心中有事變得心急如焚而一下子情趣寡然。
怪不得社會學家王小波說,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正面是休閑,背面是匆忙,對于不是金錢的主人,卻是時間的奴隸的我們來說,想得到真正的休閑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或許正因為有了這種向往,這種目標,這種誘惑,才使得我們有了壓力和動力,不住地向前,匆忙地趕路。
【休閑還是奔波散文】相關文章:
夢回休閑島散文05-01
我還是很想你散文11-03
奔波的近義詞|反義詞及造句12-28
休閑勵志書籍推薦10-20
關于形容休閑慢生活的句子03-15
不管還是總是造句03-09
是珍惜還是浪費?01-19
娛樂和休閑方面的歇后語12-25
形容休閑慢生活的句子的詩句03-15
不管還是總是的造句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