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耶非耶菩提心散文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不過他們信仰的佛教與我國流行的佛教略有不同,我國的佛教徒普遍信的是大乘佛教,而泰國信的是小乘佛教。用最通俗簡單的話講,在從現實的此岸到理想的彼岸過程中,大乘佛教講究的是廣濟善緣,普渡眾生,小乘佛教講究的是內心修煉,自我解脫。大小乘佛教的分殊是佛教從印度往外傳播時就形成的,當佛教在印度盛行時,北傳通過尼泊爾往中國的西藏、中原傳播為大乘佛教,南傳通過斯里蘭卡往緬甸、泰國傳播,直至我國的云南為小乘佛教。我們無意來評判佛教內部流派的對錯優劣,但可以從宗教立國的所產生的現象來領略一些新鮮的東西,或許可以開拓一種新思維。
泰國的廟宇建筑和我國的寺廟一樣很有民族特色,多層翹檐中間是雕刻細致的尖長塔頂,墻面不是金色就是白色,很是別致。廟堂內只供奉一個偶像,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們只承認釋迦牟尼是佛,不像我國觀音、彌勒一大堆偶像。但是泰國人很崇敬在廟里修煉得道的大師,將他們坐化后的肉身用特殊的方法保留下來,在其身上貼上金箔,也供奉在廟堂里,并且不像木乃伊那樣萎縮干癟。在一個熱帶地區,不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能達到這樣水平,真是大有訣竅。
泰國人拜佛,哪里有佛都可以拜,只要虔誠就行。在廟堂里沒有和尚盯著,因而也無中國式的威嚴肅穆,而有些溫馨和隨意,當然,也不能亂來,因為都是敬佛的人,靠的是自覺。在一個廟宇里面,看到一個方丈講經的場面。在一個開放式的大廳里,一位老僧對著麥克風講經,旁邊并排坐著好幾位和尚。聽眾是普通老百姓,有的人還邊聽邊吃東西,就像聽一個普通講座一樣。可惜語言不通,取不了泰國的真經。我想,如果我國央視中的《百家講壇》請一位佛學大師生動地講講佛法,說不定也有不少人聽。
在民間,一般家庭也常供奉一尊佛,也稱“四面佛”,即在一個有頂的佛龕上供一個四面都有頭像的佛,可以保佑平安、健康、婚姻等等,特別是出門在外或做生意的家庭尤不可缺。這有些象我國供奉的福祿壽牌位了。可見佛這樣一個脫離世俗的偶像卻離不開世俗。
泰國人信佛,卻并不齋戒,魚、肉照吃不誤。他們的不殺生表現在對野生動物上,本來也算是一種傳統而進步的`理念,只是這個概念大的令人吃驚。一位同行者的胳膊被蚊子咬了個大包,賓館房間發現蟑螂,于是要導游弄點殺蟲劑,誰知導游說,泰國不殺生,所以這里不用殺蟲劑的,你把蚊子趕走就行了。大家面面相覷,倒不知說什么好了。
泰國的狗也是有福氣的。只要不是繁華地帶,幾乎隨處可見。泰國人不吃狗肉,也不讓打狗,但對狗也不像中國愛狗族那樣當寵物,關懷備至。他們與狗的關系是遵守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等五項基本原則的關系,所以到處都是流浪狗。不過,這些狗們對人沒有什么敵意,也沒有什么親密感,一般愛理不理的。我們所看到的狗,都是臟不拉嘰的土狗,甚至還有癩皮狗,想起來都有點惡心。我佛慈悲,竟至于此。
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泰人也是一個溫和的民族。他與世無爭,慢慢地改變自己的面貌,如果世界對他有耐心的話。他與中國、美國包括日本都保持較好的關系,在歷史上只和緬甸發生過戰爭,只恨過緬甸人,現在也是淡然處之了。在二戰期間,日本進攻東南亞,泰國聞風而降,并把本土提供給日軍作為進攻緬甸和中國的基地。所以泰國沒有遭到日軍的殺戮和破壞,連修筑泰緬戰略鐵路日本人都是用戰俘而沒有征用泰國人。在全球處于戰爭狀態中,小小泰國竟獲一時偏安,泰國此舉應作如何評價?在美國打越南的戰爭中,泰國美麗的芭堤雅就成了美國的海軍基地,它得到的回報是戰爭一結束,芭堤雅就成為旅游勝地而名揚四海了。
從泰國現實出發對佛教理念是否作一點通俗的反思:如果說大乘佛教的“普渡眾生”是大而不當,有些強迫人的味道,那么小乘佛教的“獨善其身”是不是太自私了一點呢
【是耶非耶菩提心散文】相關文章:
《入若耶溪》崔顥唐詩鑒賞01-26
孟浩然《耶溪泛舟》唐詩翻譯及鑒賞01-09
提心吊膽造句集錦03-31
今夕是何年散文05-01
掠是搬非的反義詞11-22
有關提心吊膽的反義詞01-17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是它,重拾友誼散文11-07
俯身,是一種境界散文11-07
博愛之心是宇宙意識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