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稍微慈愛一點散文
如果上帝稍微慈愛一點,距離下一站——北京——準確點說,是北大,是cctv——就要近多了。然而上帝始終冰冷著臉,看著這個農村小姑娘一步一步蹣跚地朝著她夢想的地方走去。實際上走進北大,走進cctv也不是一件難事,花幾張車票,用幾天時間,每個人都可以走進去——以過客的身份。龍陽的意思是,她要像一滴水滴入大海一樣,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誰都知道九·一班有個龍陽。龍陽之所以成為校園名人,并不全是因為學校的展板上有她的照片,照片下有她豪壯的誓言——走進北大,走進cctv。對于農村孩子,要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學習成績好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龍陽很明白這一點,因此她絕不會在學習上開玩笑。拿第一是渴望的,但不一定能保證,而保持最好的狀態,進入最優秀的行列,則是可以保證的。兩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學生的主要工作是學習,學習好了什么都好,社會、家長和老師幾乎都是這么認為的。龍陽的不同之處,是她不滿足于只是學習優秀,而是要全面發展。班主任不在的時候,只要龍陽在,班上就有了靈魂。小喇叭開始廣播了,校園里滿是龍陽清脆的聲音,就像鮮花開滿了校園,沁人肺腑的芳香無處不在。更讓人吃驚的是,印象中少年穩重的龍陽還會跳舞,而且一跳就和伙伴們抱回了一個一等獎,在全校引起了轟動。事情是這樣的,今年春天,全區中小學藝術節將在四月底在市藝術宮舉行,各學校要送節目參加。這是一場高水平的較量,為了展示我們示范級學校的水平,學校里請來了專業舞蹈老師,在全校選了二十多個漂亮的女生,其中就有龍陽。她們的舞蹈叫《舉手發言》,集體舞,排得很艱難,一個月來,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跳舞上。更要命的是,載譽歸來之后,先是在學校作匯報演出,又是在鎮上的好家長表彰會上作壓軸戲,時間是期末考試第一天,剛下考場就上舞臺。我有點擔心她的學習,結果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她還是考到了全班第一。
她有一雙動人的眼睛,明亮而純凈,隨時都像會說話似的。但她一般不說話,只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有一天中午,我在食堂吃過飯后,隨意走進教室,加入了他們說話的行列。當談到看書的話題時,我說起了我在暑假里看的《閱盡滄桑》。這是季羨林近期出的一本散文集。一位95歲的老人、學者、北大教授、老校長,突然間喜歡上了散文,并繞有興趣地出了兩本高水平的書(閱歷所限,我只看到兩本,另一本是《月是故鄉明》),感動自己,激勵后人。且不說一個人活到90多歲已屬不易,90多歲還能文思敏捷地寫作就更是奇跡。龍陽睜大眼睛聽著,隨即在周記中寫下了感慨。一個90多歲的老人,還有理想,還在奮斗,而我們呢?才十多歲,有的人整天渾渾噩噩,沒有精神,沒有理想,不知道生為何為?和季老相比,簡直是無地自容。在校園的花園里,有兩句校園緘言:“理想丟失,青春之花因此凋零;精神頹喪,生命之火隨之熄滅。”季老的高壽并在高壽取得新的成就,只兩點:精神、理想。
認識龍陽的老師都說,龍陽不簡單。她善于運用祖國優美的文字,超乎同齡,和同輩不是一個檔次。我多次被她的作文感動,也作了一些摘錄永久地感動自己——
“你的路程也許比我的更為艱辛。”
“其實你奮斗的那一段曲折的過程才是你最值得留戀的。”
“你要學會干一些小事情,更要逐步干一些大事情。”
“你要懂得制造機會去鍛煉自己。”
“你唯一需要的是將你的每一天都當作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來過。”
哎,你瞧,如果真的有上帝,其實上帝也夠公平了,給予了她這么多優秀的品質。人生而在世,誰沒有苦難的經歷?生活在農村,不是富有的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是苦難嗎?上帝微笑地祝福著那些把苦難當作寶貴財富的人們。
【如果上帝稍微慈愛一點散文】相關文章:
如果那時散文11-03
如果你愛我散文11-09
如果你問我散文04-29
如果不曾遇見你散文11-07
如果你不放棄上帝定會來救你勵志文章01-27
如果眼淚可以倒回眼眶散文11-19
如果,愛不曾有傷痕散文11-17
分一點愛給“他們”初中散文04-30
如果你懂得,我依然還在你身邊散文11-11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散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