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憶散文
十年回憶散文1
十年沒有見面、聯(lián)系的同學,今天竟然碰到了。在沒有遇見我的時候,她說:她心里就在想今天可能會碰到同學。也不知她說的是真是假。但確實是一種緣份。她變了,長得胖胖的。如果她不叫我,根本就沒認出她來,因為在學校時,她是我們寢室里最瘦的一個,那時我們都很羨慕她,而且怎么吃都長不胖。看到她現(xiàn)在的樣子,簡直認不出來了。但我一直認為長得胖的女人比較有福氣的。是呀!她現(xiàn)在過得很好,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老公對她也好。夠幸福的,一說起她就滿臉推笑。
看見她就讓我想起了以前讀書的事情,說實話在我們那學校在我心里根本沒有留下什么值得回憶的事,平時也不會去想,可不知道為什么見到她就想起學校的很多事。也因為看到她,我突然覺得自已應該老了,我一直覺得自已還比較年輕的,不想把自已納入婦女隊伍里,是呀!也有人跟我說過:你怎么不穿成熟點的衣服呢?畢竟都不小了這個年齡了。是我思想不成熟嗎?還是不想承認自己確實該老了?
畢業(yè)出來十年了,在十年里社會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每個人也都變化了,成家的成家,有事業(yè)的有事業(yè)。就我現(xiàn)在還在折騰。而且不知道自已還要折騰多久,以后的生活會是什么樣?記得有人說過自已的生活自已掌握著。可我不知道怎么掌握自已的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時間已流逝,不再回來,還有多少時光可以浪費。生活真的是不可以重來的,要對所有的人說:珍惜眼前的生活吧!!
十年回憶散文2
今年元旦前夕,小方同學來電,告訴我他已接到了同學會的通知,說今年是我們高中畢業(yè)30年之際,組委會擬定于壬辰年的正月初三去溫州的泰順活動,且以后也已很難再組織了,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同學會。
我知道他不想參加。因為參加第一次同學會時,他曾與我說起過與幾個同學的不快往事。我的想法稍不同,雖然自第一次同學會后那種迫切、醇厚的思念之情已淡之不少,但組委會組織這樣一個大型活動本就很難,何況又是畢業(yè)后各奔東西,大多信息不通的同學,更何況又可能是最后一次,我想如果以前比較要好的同學都參加了,我是一定要參加的,一是也想見見同學們,二也是對組委會的尊重。當然,如果都是些比較疏遠的同學,我自然也不參加了,沒有意義。
我們的第一次同學會召開于乙酉年的正月初三,那時離我們畢業(yè)已經23年了。據說促成這次同學會的召開,王賽珍老師功不可沒。聽同學介紹,當時有兩個同學分別為子女學習的事去找已調書生中學任教的王賽珍老師,兩個同屆同學同站在王賽珍老師面前,卻相互已并不認識了,老師和兩位同學均頗多感慨,尤其是熱心的王賽珍老師,奔波疾呼,后在組委會同學們的努力下,終于促成了第一次同學會的圓滿召開。
雖然我長期背井離鄉(xiāng),根本不知道籌辦同學會的事,但對于同學會的期盼,我可不亞于其他任何同學。記得是1992年,那時椒江還是縣級市,當時廣播電臺有個點播的專欄。高中畢業(yè)10年了,同學們絕大部分各奔東西,杳無音訊,作為通訊員的我特別思念同窗好友,那股醇厚、無邪的.同學情激烈地在我的腦海里回旋,久久難以平息。于是我投書電臺,為同學們點播了一首學生時特別流行的臺灣校園歌曲《綠島小夜曲》,當時引起了同齡人編輯胡韶光老師的共鳴,專門加了編者按。可惜點播后石沉大海,沒有任何一個同學問過此事。我想,我的同學們肯定沒有一個人聽到我的點播。
有人說不愿參加同學會的大概有兩類,一類是混得最好的,另一類是混得最差的。我在同學中自然是混得最差的,本也該在不愿參加同學會的序列,可當管冬蓮同學通知時,我卻欣然答應,原因當然也是特別地思念同學。那種思念之情,就好像一壇封存了10年的清香型美酒,再經10余年封存后那樣的醇厚、那樣的清香撲鼻!后來又接到了最要好同學——友勝的電話,僅為一個電話,我也激動了好久好久。友勝可是我最要好的同學之一,也是我聯(lián)系最多的同學之一,可正因為我的長期背井離鄉(xiāng),就是這樣一位最要好的同學也已經10余年沒有音訊了,能不激動嗎?!
等了23年的第一次同學會終于在鳳凰山莊如期召開,同學們感嘆最多的就是“老了”。云英同學一見我就直呼:“管金定同學,老了!”是呀,我們的這位漂亮、幸福的班花也已青春不再,何況背井離鄉(xiāng)、顛沛流離的我呢!
然而,這次同學會上個別同學的言行,某個老師的出現(xiàn),卻突然沖淡了我對同學會的期盼,當初思念同學的那種醇厚、清香,也好像開啟的酒壇,瞬間散發(fā)得蕩然無存。
同學會同學們議論最多的當然是同學、老師的情況,例如家庭、事業(yè)、婚姻,當然也有人品、人格。幾個同學同時議論某某同學見利忘義,目無同窗之情。其實這些同學在學校時給我的印象就不好,而過了這20多年后幾乎淡忘了的往事卻恰恰又被同學們的議論極不情愿地勾起,怎不淡化同學間無邪的情義。
議論某個老師的就更多了,而且是恨,甚至是痛恨。我歷來不愿議論人,讀書時那樣,工作后還是那樣,所以我不知道哪些人恨,也不知道為什么恨,反正據后來同學傳聞,不僅有好多好多的同學恨,而且有人是痛恨的,以至于同學會上竟當面罵了老師(傳聞而已,并未親見)。我也是恨這位老師的,我非好學生,但我也絕非壞學生,可他當初卻差點開除了我。與這位老師的往事,我是記憶猶新,沒齒難忘呀。
我非壞學生是有據可查的。我雖性格內向,生性懶散,但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大膽發(fā)言,成績優(yōu)異,并一直擔任班干部和少先隊委。初一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寫了一篇《靠“問”字長知識,靠“鉆”字攻難關》的演講稿,向全校同學介紹。講稿的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一生一世學不了。’”后來很有一陣子,同學一見我就說:“活到老,學到老,一生一世學不了”。初二時不僅是班干部、少先隊委,還加入了共青團組織。初三時一人參加全區(qū)的三門課的競賽,當時還是班主任心目中最有希望考上“海中”(現(xiàn)一中)的學生。讀高一時,我自然也是組長,而且還是課代表。可是,這位多才多藝的年輕老師卻覺得班干部過于陽剛,非得補充女性同學,通過一而再、再而三地選舉,終于如愿,我和其他幾位同學就這樣莫明地被“就地免職”了,當然心里不服,從此我就不再是好學生,每逢這位老師上課時我就看課外書,越批評越看,這就是性格內向而好強的我與老師的無言的抗爭。于是我的成績一落千丈,后來高中差點沒有畢業(yè)。
高中畢業(yè)后常有同學與我議論起這位老師,他們大多訴說的是自己深受其害,而有兩位同學卻同時為我惋惜的。一位同學常說,你們石柱的幾個同學當時可都是成績優(yōu)異呀,就是某某某改寫了你們的歷史。另一位同學更直截了當,他告訴我說我初中考高中時的語文成績是全區(qū)第三,要不是某某某老師,你何至于如此地步。我雖然無法所知這個同學說的是不是真的,但我當時的成績不錯肯定是真的。
未能升學,我不能只怪這位老師,我的生性懶散,好強叛逆,加之出身低微,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斗的農民,也不知道對我們學習的教育,應該是我不能升學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后來反反復地教育子女,就怕子女重蹈覆轍。
我說的“自第一次同學會后那種迫切、醇厚的思念之情已淡之不少”,其實就是這些不愿回憶卻又沒齒難忘的記憶。
第二次同學會是戊子年的正月初三,可能是憋了20多年的話都在第一次的同學會上說盡了,憋了20多年的氣也都在第一次的同學會上出盡了,第二次的同學會就顯得輕松了不少,那種本以為特別的醇厚、清香,而卻在第一次同學會上差點散發(fā)怡盡的同窗之情,又慢慢地如美酒般地越釀越醇了。后來,當我得知好多原來比較要好的同學都已報名參加本次的同學會時,我也就欣然參加了。
知道同學會安排在泰順,我就在網上簡單地查閱了一下。雖然泰順就是我們的鄰市溫州,但對于這個浙江最南端的溫州泰順我以前竟是一無所知,原來,寓意“國泰民安,人心歸順”的泰順,還有“全國生態(tài)示范區(qū)”、“中國古廊橋之鄉(xiāng)”、“中國茶葉之鄉(xiāng)的美譽。還擁有號稱“生物種源基庫”、“綠色生態(tài)博物館”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天下第一氡”的承天氡泉。泰順出名茶,現(xiàn)以“三杯香”、“雪龍”享譽。
今年的春節(jié),可能是臺州最近幾年較冷的一年之一,臘月二十九(除夕)下午4點就下起了不小的雪,直至晚上11點左右才停。年初一太陽露了一下臉,初二凌晨又悄悄地下起了雪,上午更大。正當我擔心明日無法出游時,雪卻晴了,而且年初三是陽光明媚。
我們是乘坐旅行社的旅游車走的。因通知出了點問題,等了幾十分鐘才從椒江出發(fā),加之正值春節(jié),可能都沒休息好,故而一開車大家都昏昏欲睡了。
到泰順已經是下午1點多了,用餐的地方應該是叫泗溪鎮(zhèn)的一家農家樂,具體地方我沒記清。農家樂規(guī)模雖不大,檔次也不高,但卻也頗有古村落的味道。雖是導游早就電話訂餐,但因規(guī)模不大,上菜還是太慢。好在離景區(qū)較近了,盡管餓了,大家還多興奮,嚷著只要能填填肚子,吃什么都行,快點就好。就在等上菜的空隙間,同學們一邊喝茶,一邊開始紛紛地問長問短,慢慢地開始了對往事的回憶,也開始了在記憶中尋找兒時的形象。看到此時此景,我學填《憶江南》一闕:
烏巖嶺旁叨往昔
寒風烈,
枝冷粉紅妍。
烏巖嶺旁叨往昔,
三杯香里憶兒顏。
回首不堪看!
因初三乃20xx年的1月26日,離2月4日的立春尚有10余天,仍是寒冬,且頭天泰順還下了大雪,我們到時還到處可見白雪皚皚,故有此開頭。
用餐后,我們是步行去的廊橋景點。聽著同學們相互叫喚的小名或綽號,看著同學們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兒時的點點滴滴瞬間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這時,不知哪位同學突然提到了老師,幾位老師的身影也傾刻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因為本次同學會是外出活動,且還要到福鼎住宿,組委會考慮大多老師年事已高,所以沒請。
朱家土老師常年鍛練太極拳,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是極為少見的;政治老師盛土清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至今記憶猶新;周祖本老師擅長指書,“指”走龍蛇,龍飛鳳舞,指紋與書法藝術美妙結合,堪稱一奇,雖只國慶展覽上一瞥,沒齒難忘。同學中泮慧彬同學(綽號“老慧”)有著百靈鳥般的歌喉;徐正直同學說評書聲情并茂,有聲有色,五枚師太就是正直同學常說的《方世玉》中的一個人物;陳日康同學的長發(fā)、羅偉斌同學的板刷頭都是當年同學中的一個亮點;特別深刻的是畢業(yè)前夕,學校在三甲電影院舉辦歌詠比賽,唱的就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于時我即興作打油詩兩首:
三十年后憶往昔
其一、憶老師
強國不忘先健體,
三九三伏練太極。
政治掛帥最要緊,
得瓜得豆記猶新。
指書一絕世間奇,
何人敢與比高低?
闊別母校三十年,
老師身影在眼前。
其二、憶同學
老慧歌聲滿園飛,
正直拍案說五枚。
加富力開八百弓,
冬蓮跑步快如風。
康爾長發(fā)臉更瘦,
偉斌常留板刷頭。
當年飆歌再相會,
回首往事可有悔?
我們游覽的廊橋有兩座,即有泗溪姐妹橋之稱的“北澗橋”和溪東橋。廊橋也叫虹橋,就是在橋的上面建有屋檐,整個橋面位于屋檐下,猶若檐廊,我想,廊橋應該是這樣得名的吧。據說泰順至今保留下來的廊橋有幾百座,而泗溪姐妹橋就是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橋之一,尤其是北澗橋,建在雙溪匯合口,溪水清澈見底,橋頭兩棵千年古樹生機勃勃,郁郁蔥蔥,環(huán)境十分幽美,人稱猶如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再現(xiàn)。北澗橋頭的另一條溪水上修有長長的碇步,看上去應該是現(xiàn)代新修的,但卻與北澗橋相映成趣。
據查,碇步是橋梁的原始形態(tài),學術上叫堤橋梁。碇步共高低兩排,遠遠看去,猶若琴鍵,整齊美觀。泰順當地流傳一首順口溜:“遠看一條線,近看像拉鏈,細看是琴鍵,好像樓梯浮水面。”說的就是碇步。泰順碇步以仕水碇步最為出名,在泗溪游覽北澗橋的同時即可瀏覽碇步,更是一件美事。選擇游玩地點是由導游決定的,我想導游既然決定游覽泗溪姐妹橋,可是有一定道理的。
游覽泰順后我們直接驅車福鼎,同學會宴設金九龍酒店,屬龍同學代表致詞,席間冬蓮同學頌不才游泰順即興所得打油詩兩首,供同學取樂,并囑余以此景再湊幾句。聽同學們感慨歲月,我們竟回憶起了學生時代的一些怪象,我們小學讀的是五年半(有一冊叫“過渡班”),初中第一屆自我們起三年畢業(yè)(上屆還是兩年制),高中則是兩年制的最后一屆,故而同學中大多屬蛇,但長者竟有兔、龍,少者有馬。于是在睡覺前湊了幾句歪詩,次日早晨尚未用餐即發(fā)短信給冬蓮,但不知其收到否。
龍年初三聚九龍,
我是蛇來你是龍。
三十年前皆學友,
龍蛇馬兔情意濃。
第二天,我們又瀏覽了太姥山牛郎崗景區(qū),并在牛郎崗景區(qū)門口合了影,中午在福鼎用餐后返回椒江。晚餐時,經部分同學提議,下次同學會擬定于20xx年再開。至此,本次同學會圓滿結束。
【十年回憶散文】相關文章:
那段回憶散文欣賞05-02
庫倫的回憶散文05-01
走錯門的回憶散文11-15
即使回憶都蒼老散文11-05
十年的散文11-07
高三的那些回憶散文11-03
在回憶里感謝你散文05-02
等待回憶的日子散文欣賞04-30
回憶過去的咸菜缸散文04-29
回憶在江南的歲月散文04-29